关灯
护眼
字体:

重来一世,我被国外上流家庭收养/我的国外上流家庭生活日常(29)+番外

作者: 人间有欢喜 阅读记录

张蔚知道他虽然对之前的事还是介意,但是也善意的想提醒她,但是还是想逗逗他。

纳米尔瞪圆了眼睛,仿佛张蔚提出了什么惊世骇俗的条件,一时不知道如何接话,等车子都驶到了大门口,他才吭哧吭哧说道:

“你、你难道不知道我的朋友们都是冰球队的队员吗?要做朋友应该有相同的兴趣才行!”

张蔚故意用沮丧的口吻说道:“我当然不知道了,虽然现在知道了,不过我也知道你确实不想跟我做朋友。”

然后她就提着书包下车跑进了大门,纳米尔尴尬地留在车上,和司机对视了一眼,司机给了他一个爱莫能助的表情。

晚饭结束后,张蔚向艾玛咨询社团课的选择。

“你没有什么想选择的吗?”艾玛问道。

“我选的西班牙语,还可以选择两门,我目前没有什么想法。”

“你可以再选一项运动和一项乐器,如果你觉得精力够的话,运动曼尼选的是马术,纳米尔选了冰球,我觉得你选马术更适合你一些。”

张蔚以前在单位旅游的时候骑过一次马,但是有人在前面牵着,走的很慢,如果能骑上马在草地上驰骋,想想也不错。

“可以的,我也觉得马术不错,那运动就选马术了。”

艾玛点点头道:“你周末可以和曼尼一起去马场训练,我们之前就订了两匹小马,纳米尔一次都不愿意去。”

张蔚对这种土豪安排向来没有什么意见,乐器最后她没有选择艾玛建议的大小提琴,她决定这些需要长久练习的乐器会消耗她大部分的时间,所以选了西洋长笛。

这个听起来像笛子,应该也方便携带,看起来不会很难。

张蔚睡前花了大概一个小时就把白天的作业写完了,虽然老师告诉他们三天之后交就可以了。

她回顾了这一天的课程,课表上的课一共有七节,再加上一个半小时的社团课,这里一年级学生的课业并不算轻松。

好在有之前三个月的突击学习,不然第一天也许就会开始手忙脚乱。

就这样,张蔚的一年级小学生生活渐渐进入正轨,她也能和朵拉、格丽丝的小团体一起讨论小组作业了。

接触了一段时间她才发现,朵拉确实是看过许多书,虽然她可能之前没有看过《三个火枪手》,但是她在任何张蔚提出疑问的时候,都能发表出让张蔚惊讶的看法,比如在一次社会学课上,老师说道关于学校和家庭的关系:

“家庭是孩子成长的基石,学校是辅助成长的手段。”

朵拉把手举高高的,老师让她发表看法:“老师,我承认你有一部分说对了,但是每个孩子的情况是不一样的,威尔萨克州长一出生就在孤儿院,爱迪生8岁就离开了学校。”

老师一时无法反驳,朵拉继续说道:“可见我们自己对自己的成长才是最重要的,您说对吗?”

张蔚想老师估计也很难用普遍性和特殊性向一年级的学生解释,虽然朵拉的认知超出了一年级的范畴,所以她决定帮一把老师。

见到又有学生举手,头顶光秃秃的社会学老师抹了一把头上的汗,虽然他脸色有点僵硬,还是尽量温和地让张蔚发言:

“好,薇拉你先说吧!”

“我认为朵拉说的对,但是并不全对。”张蔚的话一出,大家的目光都集中在了她身上,因为以前并没有同学会驳斥朵拉的观点,因为她懂得最多。

她接着说道:

第27章 关于数学课

“老师说家庭是孩子成长的基石,是指家庭承担提供物质条件、精神条件,你说威尔萨克州长一出生就在孤儿院,并不能否认他享受了孤儿院提供的物质条件和精神条件,”

虽然张蔚并不知道这个州长是谁,但是对于爱迪生她并不陌生,她继续说道:

“爱迪生虽然8岁就离开了学校,但是他的母亲作为他的家庭教师提供了所以学校可以提供的基础教育,所以他的辅助成长虽然没有学校的参与,是她母亲起了替代作用。”

“所以我觉得孩子的成长需要物质基础、精神支持和教育辅助,而这几方面最后都是要通过孩子自己来吸收成长的,朵拉最后总结的那句话并没有说错。”

她说完之后,教室里突然有一阵安静,老师赞同的连连点头,马上带头鼓起了掌。

朵拉也惊讶的看着她,随后跟着马上鼓掌,张蔚觉得她不知道其他人有没有听明白,最起码社会学老师和朵拉都很赞同她的说法。

就是这次的讨论,让朵拉彻底把张蔚划进了自己人的范畴,她终于找到了一个精神同伴,这是她自己的原话。

甚至连格丽丝都惊讶于朵拉的转变速度,好在她是个慢半拍的开朗女孩,很快就接纳了张蔚进入她们的小团体。

听到张蔚选长笛的理由之后,马上抛弃了和格丽丝一起的小提琴,她可不想没日没夜练习。

张蔚渐渐适应了学校课程的节奏,觉得实际课程进度并不快,一个知识点有时候甚至会上一个星期,这样一来她又觉得上课时间对她来说太长了,实际有些时候知识她已经完全掌握了。

像数学课,她已经越来越没有耐心了,一两位数的加减法可能要继续很长的时间……

所以她决定找数学老师去说一说。

这天吃完午餐,张蔚决定就不参与和朵拉她们的聊天时间了,朵拉问她原因,她也爽快的告诉了她。

得知她是因为数学课内容太过简单,想申请做其他的事时,朵拉立刻两眼放光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