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颐(18)
他向我求婚的时候,紧张得背好的词都说得磕磕巴巴。最后他只好将口袋里的信封掏出来给我,说:「我脑子都一片空白了,陆颐,我就是真的想求你跟我结婚……」
这么多年了啊。
现在他坐在昭仪殿的院子里对月饮酒,眼睛里有沉沉的散不开的迷雾。他对我说:
「原来人并不是什么都能抓住。」
我问:「握有整个天下也不够吗?」
江慎失笑。他说:「不够。」
我没有再接话,他自顾自地饮着,等到星斗西斜,才缓缓起身。
他说:
「陆颐,我想带明熙去接大军回朝。」
自从火器迭代和军改,江慎的帝国版图迅速扩张,这次班师回朝的大军,是第一次出海作战,硕果累累。
「不带其他人。」
这句话的关窍太明显了,我握着茶盏的手一顿。我说:
「江慎,你——」
「明熙是我们的孩子。」
他深深地望着我,我突然庆幸自己在宫里待了这么多年,因为那种感动仅仅持续了一秒。
江琰不争气,其他的孩子还没长成。
他今晚喝了酒。
他是皇帝。
我顺畅地说:「我只想要我们一家人平平安安地在一起。」
他好像松了一口气。他说:「这么多年只有你还没有变……陆颐。如果人人都像你就好了。」
这么多年了啊,陆颐。我扶着他往屋内走,很突然地记起了他那封长信的内容,他说自己遇到我之前仿佛总踩在悬崖边缘,谢谢我向他伸出一只手。他说只要我在他身边,就好像整个世界都在他身边。
我想到这些事的时候总是想到火。火要燃烧起来也很旺盛,可惜只要没有氧气,就轻易熄灭了。
第25章
明熙十三岁时第一次见到海。大海无边无际,她的侍女觉得有些可怖。
「怕什么呢?」明熙指着远洋归来的将士,「凭它再大,我们的人也走得到呀。」
明熙在她繁重的课业里学习过世界的形状。先生告诉她浑天如鸡子,地如鸡子中黄,天大而地小。后一句很好理解,因为天肯定是最大,就像父皇是所有人中最崇高的一样。
但天地怎么会是浑浑然呢?另一边的人会不会掉下来?她无论如何想不通。父皇说,等到能建造远洋的轮船,人就可以绕行一圈,验证这个知识。
母妃则让人为她做了一个小球,又拿了一把木尺。
母妃用木尺贴住球面,说她脑子里的上下左右,是根据木尺而言的,而不是球本身。
明熙一下子清楚了。她说:「这就是我在几何课上学的切平面!」
母妃眼睛亮了:「明熙真聪明。」
明熙得意起来了。书上说切平面与球只有一个公共点,她突然想到什么,问:「所以我们就只是在那一个小点上吗?」
母妃点点头。世界的广大一下子夺去了明熙的心神,身为一个公主,她头一次觉得自己十分渺小。
她在见到大海的时候第二次这样想。
但是下一刻,从那么遥远的地方归来的将士们,齐刷刷跪下向她行礼。上万具铠甲落在地上,将大地都震动了。
明熙一下子又不这么觉得了。
第26章
这一年卫琼英抱病,定远将军府将她接了回去静养。
明熙忧心忡忡:「这样成吗?」
我说:「你父皇已经拨了两个太医过去了,都说没有大碍。」
「说是这样说,」明熙叹气,「可是卫姐姐一向都住在这里,那家里哪能有这里贴心周到?」
「孩子话,」我说,「琼英本来就是个守礼的孩子,你叫她在这养病,她顾忌太多,哪能养好?」
卫琼英和昭仪殿关系再近,毕竟不是皇室中人,按照规矩,必须移出去养病的,不至于给主子们过了病气。
明熙才不管规矩不规矩。虽然卫琼英给她带口信,要她安心等自己回宫,她还是在沐休日骑上了快马,怕佳期拘着她,只带了几个小宫女就跑到了卫府。
守门的家丁一时都没认出她,明熙说:「我要找你们大小姐。」
「大小姐不在府上。不知您是……」
宫女说:「这是永嘉公主。」
家丁扑通一声跪在地上,脸色煞白。
明熙紧紧地皱起眉头,问:「卫姐姐为什么不在府上?」
家丁说不出话,自己掌起嘴来。明熙喝止了他,心下烦躁,就要往门里闯,眼看无人敢拦,门忽然从里面打开,闪出一个与明熙年纪相仿的男孩。
明熙顿了顿:「小舅舅?」
她在宫外跑,常去外家看望外祖父母,自然是认得陆颉的。陆颉朝她一拱手,没行大礼,说:「殿下恕罪,卫小姐目下不能见客。」
明熙指着仍然颤抖的家丁,问:「那他为什么说卫姐姐不在府上?」
陆颉还是坚持说:「卫小姐不能见客。」
饶是明熙再想对着长辈保持礼貌,她也无法忍耐了。她抽出自己的剑来,冷声说:「卫姐姐到底在哪?」
永嘉公主惊讶地发现,对方眼中闪过她不常看见的情绪,不是恐惧,反而像得意,还有……怜悯。
陆颉说:「在京郊的庄子上。」
「卫家的庄子?为什么把她送到庄子上去?」
明熙一面问,一面就要翻身上马,陆颉说:「是皇庄。」
又补了一句:「您常去的那个。」
明熙手中的马缰一紧,马儿吃痛叫了起来。这次她看清了,陆颉眼中的怜悯化为实质。
「她去皇庄干什么?为什么不告诉我?」明熙迷茫地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