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生活在别处(48)

作者: 江渔白 阅读记录

文箬嘴里喊着冰沙,口齿不甚清晰地说,“唐小宝…暑期…靠着你发财了。”

李牧辩解说,“这次是意外。林扬哥做的午饭杀伤力太大,晚上想吃点不一样的。再说,他们不一定能捉到几只呢。”

文箬闻言挖了一大勺冰,递到李牧嘴边,“嗯。那一口咸的,你居然吃完了。吃点冰压压?”

李牧怔住了,没有第一时间张口,主要是他以前没有与人共用一只勺子分享食物的习惯。文箬的手悬在半空中有一会儿,因为李牧的停顿,她有点不自在,进退两难。

李牧清了清嗓子,慌忙中找了借口,“午饭弄得嗓子一直不舒服,不想吃甜的。”

文箬顺势收回手,低头将冰沙送自己嘴里,嘟囔着说,“嗓子不舒服,多喝水。”

李牧扭头听话地拿起杯子倒了凉水喝起来,等待着耳朵尖的那一抹红褪去。

俩人在院子里磨蹭耽误了一会儿功夫,四个小朋友已经等不及了。原本在街上等待的他们一股脑儿都涌进后院。小朋友们一人手里拿着一节竹棍,敲着大门,咣咣响。

“走,现在就走。”文箬抓住自己的竹棍。小朋友们开路,大朋友们紧随其后。叮叮咣,咣咣响,五根竹棍合在一起的杀伤力快要捅破清水村的天了。

小朋友们对于赚零花钱的热情是高涨的,吵闹奔跑的劲头也是认真的。更何况选的是一条没有汽车的小路。疯跑的尽头是河堤,李牧分配完塑料袋子和驱蚊贴之后,小朋友们很快跑进了附近的树林子。李牧扭头扶着蹒跚着的文箬,将她放在半米高河岸上。自己一个翻身也坐了上来,摇晃着双腿,欣赏着夕阳的余晖。

文箬问他,“你真不去?树林子里不一定有蛇。”

李牧摇头,“万一呢。我怵一切爬行类动物,尤其讨厌蛇。”

“壁虎怕吗?”她这么问是因为下午刚醒来那会儿,躺在床上见到屋里天花板上有只一动不动的壁虎。

“起初有点,看久了也习惯了。”他显然与西厢房的室友已经打过照面,还不止一次。

文箬歪了歪脑袋,“你适合住城市。如果跑野外的话,适合去气温低的地方,比如东北。”

“我老家就是东北的。”

文箬瞪圆眼睛,这人平时说话没有一丝东北口音,浑身上下一点东北喜剧人的气质都没有。她疑心地问道,“真的假的?”

李牧坦白,“我爸是燕城人,我妈是在冰城出生长大的。你呢?”

文箬说自己是江城人,文家的族谱向上数三代,不,数五代都是江城人。她想了想又说了一个西南小城的名字。“我爸是那儿的人。”

“我跟姥姥姥爷去旅游路过那里,不过没在小城停留。”李牧如是说。他在这里呆了快两周,已经远远超出一开始的打算。他想了想,问道,“下周要不要一起去那里?”

文箬许久后才回答,“李牧,你让我想一下。”她的声音不大,轻飘飘的,不似承诺。

第24章

那天傍晚,四个小朋友一共抓了近一百只知了猴。吃过喜宴回家的林奶奶,接过灶台的管理权,炸了一盆色香味俱全的椒盐知了猴。他们吃不完,端着盘子,给左邻右里送了不少。

唐小朋友接过盘子,双手一伸,抓了八只。他一边大吃特吃,一边真心希望李哥哥和文姐姐能在林奶奶家一直住下去。

这天结束前,文箬只接到了文笠发来的消息。

新的一天开始,文箬一早便围着鸟窝用手机记录下来自己一窝燕子本能地挥动翅膀。鉴于三只燕子表现都很棒,她又改变了主意,决定让它们在正式离巢之前,吃些好的。

李牧和她带着罐子,去了菜园子。他们俩人意外地在菜园子见到在啃茄子的大花猫。村子里的家猫跟野猫没多大区别,大都是散养。大花猫应该是家养的,通身干净,并不怕人,觉察到人类的气息,轻飘地瞥了他们一眼。不过,茄子的诱惑是暂时的,猫咪舔了两口后,转头去田垄上捕起了蝴蝶和蜻蜓。

文箬先前看猫咪踮着脚抱着胖胖的茄子,很是可爱。不料一转眼,小可爱去捕捉更可爱的蝴蝶,她转头询问李牧,“猫咪吃蝴蝶吗?”

李牧十分肯定告诉她,家猫和野猫都不吃。他说话的时候,举着手机,抓拍了几张颇有野趣的照片。

两个清晨一静一动的照片,李牧除了发给文箬,也发到了自家的家庭群里。

他的姥姥和姥爷在他爸妈的安排下,回冰城小住。他爷爷因为腿脚不便,留守在家。三位老人不管是回乡避暑还在留下看家,在收到照片后,不约而同地惊觉孙子长大了,独立了,他的这个假期其实挺开心的。

开始长大而已,本质上还是爱玩儿的大小孩儿。尤其是当两个大小孩儿凑在一起的时候。

李牧捡了两颗扁平的鹅卵石,一个递给文箬,一个自己拿手里。

“我教你,不然我们离开清水村就没机会学了。”他稍微侧身赋予了手中鹅卵石一个巧妙的自旋角速度,石块在水里跳了十下,消失在远处。

文箬捏着手里的石块,既没为精彩的十连跳跃鼓掌,也没有学着他的姿势打水漂。她喉头一紧,问道,“李牧,假如我不去西南,你是要走了吗?”

李牧问道,“决定了?不去?”

文箬用沉默代替了回答。

李牧从她手掌拿走了那块鹅卵石,又是一丢,还是无比漂亮的跳跃。“我说过要和你一起等待吉他手的。假期结束前,我不离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