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从心不从玉(27)

作者: 江渔白 阅读记录

李豫站稳后对小朋友说,“没事,快去吃饭吧。”

说完用眼神示意唐宋,走吧。

他们向北绕到明园的后面,小路上果然只有寥寥几个行人。

天色尚未暗下去,身后的夕阳把俩人的身影拉得很长,长到从某个角度看身影已重合。

唐宋问,“你和你导师什么时候去的南亚?”

“今年春天,在那边呆了一个月。”李豫回答完,才想起来,他怎么知道自己去过南亚。难道是师母告诉他的?唐宋好像和师母实验室有合作,合作什么研究课题?

她疑惑的问起来,“你怎么知道我去过哪儿的?”

唐宋看着地上的身影,很有趣。他选择再靠近她一点,“看过你和Larry的那篇文章。你刚刚教训我的时候,我才想起来。”

李豫没注意到他的小动作,“噢。原来如此。也不是非要教育你,只是见过粮食短缺的人,很难不被那种场景触动。我们不能因为物质富足,就可以肆意浪费。在家里,我偶尔也教育老李,不要乱囤食物。食物囤久了被丢掉,很可惜的。”

唐宋脸上挂着笑容,说,“教育的很对。以后我做得不对的地方,请随意教训。”

李豫低声说,“我可不敢。”

唐宋说,“给我讲讲那儿吧。”

李豫问道,“南亚吗?”

他点点头。

“我导师他是世界银行的经济顾问之一。今年春天世行和联合国世界粮食计划署有个关于粮食与经济的专项课题,是研究对脆弱体制国家的援助效力。Larry和另一位经济学家Nancy分配到南亚这个国家。临出发前,Larry又争取两个同行名额,我和另一位博士生也有幸参与。可惜,可怜的加拿大人,到达之后就水土不服。在当地待了三天就回三藩。

那个国家去年遭遇历史性的干旱,当地本来以种植经济作物为主,粮食种植很少。天灾导致的居民收入骤降,原本就不足的口食更加紧缺,加上经济制裁并未消除,进口粮食渠道受严格管控。我们去的时候,当地已经经受半年多的粮食短缺。一些非政府组织在城市街头定期发放粮食。然而救助手段微弱,受益民众有限。

我们在的一个月,联合国援助的粮食送达,缓解了部分危机。不过,经济制裁至今尚未解除,世行的经济援助也迟迟没有落下。Larry又要马上启程去西非某个国家做经济制度建设的顾问。这个南亚国家更严重的危机还在后面呢。

你知道的,在国际政治面前,经济学家能做得有限。很无奈,也很无力。

我们国家解决居民温饱也才不过十几年的时间,居安思危嘛,珍惜每一粒粮食,从你我做起。”

唐宋听她说完后,说,“听你的。今儿是我做的不对,晚上回去后给西部学校捐赠一个月的爱心午餐。”他想起另外一件事情,问道,“你是不是怕浪费水果,才给傅从玉送葡萄的?”

李豫惊讶地望着他,“你知道我们给他送过水果?”

唐宋说,“知道呀。我在美国说要给他邮寄,他不要,说你和李叔给他送过。”

李豫想过后,还是如实回答,“不全是怕浪费。我不太爱吃葡萄。”

这次轮到唐宋惊讶,“为啥?”

他们走到体育场北侧的篮球场旁边,李豫听着篮球入网的声音,停下脚步。

她看着篮球场外围的铁丝网,把手指插进网里,说,“就不爱。怕太酸,怕太甜。”

唐宋站在她身旁,看她十指在网口穿来穿去,明明很无聊的一件事情,被她弄得美感十足。或许是因为她的手指很漂亮吧,像是弹琴的手。他一边欣赏着她的手指,一边问道,“什么意思?”

“意思就是我的口味很怪,对葡萄很挑剔。多一份怕酸,少一份怕甜。”漫不经心的回答,也是最真实的答案。

唐宋见过李豫喝葡萄酒,不止一次。虽然不是酒鬼,但她对葡萄酒的喜欢是不言而喻的。他原本以为她也会喜欢葡萄。他继续问,“你爱吃什么水果。”

依旧是漫不经心的答案,“水蜜桃吧,不酸不甜的。”

唐宋被眼前跳动的十指撩拨得心痒痒,他抬起右手,握住了网上的左手,“我的礼物是一不小心送对啦。”

她想要挣脱他的右手,可惜没能成功。

“李豫,我们谈谈,好吗?”

她右手手指握紧铁丝网,耳畔喧嚣消失了,她听到自己低声回复,「好」。

唐宋握住她的左手,牵着她来到体育场西路的路口,指着远处的学三路说,“李豫,我在这个路口见过你至少五次。要么是你去食堂,要么是从食堂出来。我远远地看着你背着大书包的身影,那会儿心想,李叔叔家的小姑娘真是拼命三娘。

后来,在Berkeley校园我还遇到过你两次,还是远远的距离。

也许是,从那时候起,你和你的背包就留在我心里。

我想向你求个机会,求你认识我和了解我的机会。两年后你如果没喜欢上我,我会退回到远远的位置,远远的望着你,可以吗?”

李豫不知所措,她看到他眼睛里喷薄欲出的爱意,看到他坦诚背后的诚意。

她望着西边即将消失在梧桐树后的夕阳,也仿佛有了面对的勇气。“唐宋,你知道我喜欢过傅从玉的,是吗?”

唐宋点点头,“是的。”

她问,“什么时候知道的。”

唐宋顺着她的目光,盯着西边天空的太阳,红彤彤的,像咸蛋黄。他的理工科思维没有浪漫细胞,他的回答也是直来直去,“你们高中附近的小面馆里,明园门前分别的路口,旧金山机场的停车场,我看到过你看向他的眼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