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权臣九千岁(146)

作者: 山水一半 阅读记录

花芜看着扫尾子消失的方向。

凝眉道:“那头连着的是打石山。”

花芜眼中含着隐忧。

萧野:“那我们回去看看。”

“嗯。”

他们没有走铁索桥,而是原路返回,从山路翻去打石山。

因为铁索连着的是打石山的背面,打石山的背面是亦是悬崖绝壁,花芜从来没去过那里。

纵然是花流,也从未提过山那边的情景。

既然如此,那这座铁索桥连着那头的意义又是什么?

第93章 快来快跑

这些日子算是跟石盘县的这些山脉打上了交道。

花芜和萧野快速翻越,不过小半个时辰便到了打石山。

回到花流的小木屋中,两人都是气喘吁吁,脸色微红。

小桌案上已换了个崭新的大水壶,花芜用手一摸,里头大约还有半壶温水。

还有她上次拿出来使用的碗也还在桌面倒扣着,没被花流重新收回柜子里。

花芜先是倒了一杯递给萧野,萧野只是沾了一口,又将大半碗水送到花芜唇边。

两人坐着无事,萧野便提起那日花流说起花芜名字的由来,还有在案上写过的那个“无”字。

他一边说,一边顺手沾了点水,亦在桌上写了个“芜”字。

“蕪”字最后的那一点因水渍洇得过多,而没有收笔之势。

花芜侧转身来看,忽地想起在赵学颖书房里看到的那幅画。

画中的工笔自不必提,只是画作落款中的“水”字,那最后的一捺,笔力遒劲,收笔不提,绵长拖曳如扫尾,是十分独特而有辨识度的一笔。

在杜莞棠的花厅里不过是浅浅一瞥,可后来在赵学颖的书房中,她盯着纸面看了许久,只觉得山水先生的字,竟有种似曾相识之感。

那时她没提,只因实在想不出这种朦胧的感觉究竟从何而来。

这两日她一直在琢磨。

直到这一幕出现,她才想起,儿时曾有一次,她嫌自己练字的笔墨纸砚不如父亲书房里的,便偷偷溜进了父亲的书房,趁无人之时,从父亲书案的小屉中取出上好的信笺,研起方于鲁所制的摽有梅墨,而后又发现空白的信笺下压着一叠诗集,她那时候还不怎么能够读懂诗中的含义,只觉得上头的字体飘逸隽永,和她之前所见的字帖大有不同。

于是她便开始对着诗集描摹。

对着,那本诗集叫什么秋诗集来着?

《千秋诗集》!

花芜脑中精光一现,那上头的“秋”字的那一捺正和“山水先生”的水字一捺有着异曲同工之妙。

如今想起来,崔淼的字中精髓倒是和那本诗集里的文字如出一辙。

-

这一次,比他们从春见村回来的时候要晚得许多。

小坐了一会儿,缓了缓心神,花芜抬眼看了看天光,又觉得坐不住,干脆走到外头,花流很少在这个时候还不回来。

想到“鬼军”的大本营或许就在打石山的另一面,还有上次回来跟花流说了那么多关于“鬼军”和人口失踪之事。

花芜的一颗心克制不住地狂跳起来。

萧野也跟着走了出去,他搂过花芜的肩膀,予以宽慰,随后又往她手心里塞了个东西。

是她上次和花流联络的骨哨。

真是关心则乱。

一开始她只以为这个案子的源头在潭阳村,毕竟那里是白骨填坑案的案发地,又有大量人口外流。

更重要的是,还有张爷爷的证言,说明“鬼军”曾在西罗岩出现过。

可今日她才发现,原来西罗岩和打石山之间还跨着一条铁索桥。

花芜举起骨哨,吹了两长一短。

意思是:快来。

若非亲眼看着花芜含哨吹响,只会当那哨声是飞鸟入林。

过了须臾,小木屋四周仍是没有动静,花芜正试图走远一些再吹动骨哨,却听到林中隐隐约约地也传拉了两长一短的哨声。

“是花流,他叫我们过去。”

得到花流的回应,花芜一面心安,一面迫不及待地想要赶过去。

两人没有犹豫,即刻往哨声传来的方向奔去。

两个人,一个像是山林里矫健的豹子,一个像是受了刺激的野鹿,看着无辜柔弱,实则身子里仍是野性占了主导,一点儿也不像表面起来的那般娇弱。

跑着跑着,约莫就在距离哨子传来的声响还有一般距离时。

林中不远处又传来和之前不太一样的哨声。

奔跑中的花芜脸色赫然一变,收住脚步,扶着身旁的树干,大张着嘴重重地喘气。

萧野也跟着停了下来,退回几步。

“怎么了?”

萧野只两次吐纳便平息了体内翻滚的气息。

他来到花芜身边,轻轻捏起她的下巴,仔细观察着她的脸色。

只见她两眼泛着嫣红,眼中蓄着湿气。

萧野眉头跟着一皱,“刚才那哨声是什么意思?”

他自然也意识到了这一次的暗号和之前不同,一声长鸣之后,跟着的是三声短而急促的哨声。

花芜脸上的神色极差,平日秀美姣好的五官像是正在经历着一场五马分尸的剧痛,双唇颤着说不出话来。

两长一短是快来,一长三短是……

她一手扶着树干,一手揪着心口,眼里蓄起的眼泪终于汇成豆子大小,从眼眶滑落。

“是快跑!”

说完,花芜像是失去了所有支点一样,趴在萧野身上失声痛哭起来。

“我不能、我不能……”

萧野紧紧抱着她,大手顺着她的脊背。

他心中亦有动摇,只是……

上一篇: 听银 下一篇: 公主新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