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权臣九千岁(225)

作者: 山水一半 阅读记录

不论萧野要做什么,绝不能牵连侯府。

“母亲,我是萧野,你的儿子,这辈子都不会改变。”

林素芸不解地看了他一眼,能让萧鸣山李代桃僵的,他的真实身份定然不会差。

而如今庆和宫九千岁的名头早就盖过了侯府之子,她不信萧野真的没有半点其他心思。

“这便是你的打算?你要永远?……”

“母亲,这不是孩儿的打算,这是事实。”

萧野转身,并不再解释。

他走到门前,像是突然想起什么,偏回头来,只见林素芸仍抱着木匣子,神情恍然。

“最后那段日子,是我陪着他的,生死,他早已释然。希望母亲不要再对我有所误解,安生过好自己今后的生活。”

林素芸却是突然反应过来,萧野口中的“误解”,应当指的就是“雀占鸠巢”这一说,难道他以为她会认为是他夺走了自己儿子的人生?

“我从来没有误解,甚至厌弃过你。”

“是吗?”萧野漫不经心地抬起眼皮,“您从未正眼看过我。”

林素芸抱着木匣子的双手微微抖动,“那是因为你!……你生得好看、健康,每每见到你,我总会想,要是我的……要是他能如你这般,那该多好!……而你,你扪心自问,这些年,你可主动也主动亲近过我?”

萧野已跨出一步,闻言,又跨出另一步,离开了林素芸的视线。

其实她说得不错,他进京,从未想过要亲近任何人。

或许是因为那场特别的出生,让他从未有过真正的安全感。

可如今,似乎有点不同,他的心不再无依无靠,那片虚无也被人填充着,归于实处。

他被人爱着。

-

萧野还未走出侯府,便得宫中传召,皇帝要见他。

第149章 七只瑞兽

南书房中的龙涎香弥漫这袅袅轻烟。

专属于帝王的熏香仍旧是那般霸道。

想起上次穆然说的,宋贤晔的龙涎香中添加了阿芙蓉,萧野自然而然地放缓了呼吸。

眼皮一撩,看向正在大张书案上临摹《颜勤礼碑》。

真的会令人智昏,会梦见自己想见的人吗?

宋贤晔十分专注,让萧野等了近一刻钟,才收了笔。

“世人推崇二王,朕却钟爱颜鲁公,王右军之书字势雄逸,如龙跳天门,虎卧凤阙,带字欲飞。”

宋贤晔将紫毫搁在砚台上,抬起身,总览临帖,发出一声喟叹。

“可那是神化之所为,非世人之所学。是仙,是圣,非我凡人之所能,而颜鲁公登进士第,历任监察御史、殿中侍御史,官至吏部尚书、太子太师,他的字,更合朕的胃口。颜体于拙重中见挺拔雄肆之气概,他早期的《多宝塔碑》方正谨严,秀丽俊雅,而晚年的《颜勤礼碑》笔势相向而多内蕴,更多了些庄重浑厚之感。”

宋贤晔看向萧野。

“野之,如今你风华正茂,或许不能体会,都说人如其字,颜清臣的字,越品越有味道,《颜勤礼碑》更可能其晚年心境之沉淀。人老了,青年时的张狂,中年时的自信和霸气,到了最后,什么都释然了。朕,也老了。”

“大家……”

“我心里明白,那些冠冕堂皇的话留着让别人说,你就不必了。”宋贤晔摆摆手,打断了萧野。

这一趟去了天台山,挖出那些陈年旧事,萧野心中难免又掀微澜,面对这位同他极其“亲近”的帝王,心中并不愿如以往那般恭维。

他越来越能理解一代帝王的所作所为,却不代表着这样就能谅解。

他也并非一开始就知晓自己的真实身世,甚至在领到禁军副统领一职后,也曾有过忐忑。

一切都在他受伤之后,皇帝执意将他留在宫中养伤,每日都由太医院院首亲自看诊,甚至还有一次夜间出现在他房中,满面担忧。

他问,“你知道你是谁吗?”

这话让萧野心头一凛,他知道自己在侯府是个西贝货,还以为真实身份被拆穿,冒了一身冷汗。

可高高在上的皇帝眼中,分明溢着慈爱和……愧色。

他为什么要有愧色?

难道只因为自己奋不顾身为他挡了一刀?

不对。

萧野已顶着他人的身份在京中活了七年,他很清楚这里的规则,臣子的命是皇帝的,纵然是为了皇帝而死,恐怕也无法得到这样的垂怜。

何况,还是愧疚!

“孩子,朕要补偿你,朕要让你当这大渝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权臣。”

宋贤晔并没有说太多。

是他心中一直记挂着这件事,又从萧鸣山口中套出一些暗示。

通过这些暗示,还有皇帝或多或少的表示,他猜测到自己极有可能是皇帝之子。

再后来,他果真如皇帝所言,执掌庆和宫。

庆和宫与皇宫离得近,他刚接管庆和宫那几年,皇帝时常在天未亮时秘密造访庆和宫,只为看照在紫来阁最上方的那一缕曙光。

偶尔也会看着他,深情地诉说着当年恭王妃是怎样一个人。

恭王妃……?

心中隐隐约约的推测令他震惊。

而如今这样的位置,要查自己的身世,简直容易太多。

从天台山开始,又和大渝皇室有所牵连,他本就有头绪,有线索,差的不过是手段罢了。

玉翎卫之首,真是皇帝递给他的一把利刃。

借着查案之名,萧野没少回天台山亲自查访这些事。

天台山上的七个土包,对上娘娘庙传说中的那七只瑞兽,究竟是什么意思呢?

上一篇: 听银 下一篇: 公主新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