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臣九千岁(231)
“噢……”
这时,临窗望去的楼下不远处,驶过一辆皂顶马车,来到花芜身边。
花芜有一瞬的惊喜,对着马车里的人笑了笑,而后便被接到了马车里。
“真有意思,早就说过他们俩的关系不简单。”
宋承旭居高临下,他一直记得,当日花芜上错马车时,萧野眼里的执拗和霸道。
虽然这很像他平日的作风,但又不全是。
像是,野兽护食,绝不允许他人染指。
宋承旭转身,坐下的时候随手打翻了花芜方才用过的杯子。
时疫,封宫,桂月宫,秋水居,长乐宫,死了人……
唯独长乐宫没有消息。
宋承旭轻叹一声,这些信息已足够让他推断出宫中如今的形势。
难道母妃真的下手了?
如果真是母妃,她的处境岂不十分危险?
还有,第一次见父亲这般大阵仗,能是为了谁?
难道他也出了事?
听宫里的线人所报,余御医这阵子可是经常出入乾清宫。
宋承旭露出一抹冷笑。
那么,他接下来该如何做才好呢?
一颗原本就躁动的心,愈发蠢蠢欲动。
宋承旭向后仰着,交叉着手指搭在小腹上,两只拇指互相绕着圈。
他连父亲的这个动作都学得这么像。
为何不能效仿父亲当年做的事呢?
“愁眠,你回一趟梅林镇吧。”
少年眸中一闪,“是。”
“待我坐上了那个位置,答应你的事定可做到。”
第153章 正在热锅
花芜刚从茶楼下来,转瞬便遇上了萧野的马车。
这时她已买好了糖炒板栗,一手拿着卤味,一手提着板栗,一上马车,便熏得马车里喷香喷香的。
萧野从宫里出来的时候,便听暗卫说了,花芜在京中闲逛,在一茶楼中被人请进了楼上隔间。
如今京都形势风云暗涌,他实在不放心,便着人悄悄摸了一遍,得知是魏王,就在楼下马车里等着。
而今看见她的模样,哑然失笑,今日在宫里生出的不豫顿时一扫而光,他伸手接过她手里的东西,“你这是做什么?”
“吃的啊,一觉醒来真是让我饿极了。”
话一脱口,两颊忽地升温。
花芜摸了摸耳朵,坐下,萧野已剥好一颗板栗递到她嘴边。
颀长的指节白皙而匀称,花芜一向很喜欢看他的手。
花芜吃着板栗,对萧野道:“你猜我适才在茶楼遇见谁了?”
萧野笑容淡淡,又剥了一颗板栗,装作不知,“谁?”
“魏王,他向我打听宫里的事,长乐宫。”
“是吗?”萧野依旧淡淡的。
“你怎么不问我是怎么答的?”
萧野又笑,“那你是怎么回答的?”
花芜一脸邀功的神色,“我自然是不知道长乐宫的情况啊,但是秋水居和桂月宫的情况倒是知晓一二。”
萧野反应了一瞬,“嗯,很好。”
他拿适才剥板栗的手揩了揩她的面颊。
板栗是热的,剥过板栗的手也是温热的,指尖还留着糖炒过的板栗香。
花芜面颊上留下了一块红痕,“你觉得他会吗?”
两人都明白这句话的意思,萧野语气幽幽,仿佛事不关己般,“我觉得会。”
本是平平常常的一日,却像是将所有的事情都凑到了一起。
仿佛是伙夫刚刚备完食材,正在热锅,接下来要等的便是下料的那一刻。
回到庆和宫时,竟已是日暮。
花芜毫无疑问被萧野带到了紫来阁,却是在一楼的书案上停了下来。
“给你看两样东西。”
萧野拉开小屉,将两份封着玉翎卫专属火漆抽了出来。
“打开看看。”
花芜认得,这是玉翎卫调查案情相关人物的专用密函。
可最近,除了宫里的鸳鸯毒一案,难道萧野还调查了别的案子吗?
花芜不解,拆开较厚的那一封,仔细看了起来。
第一眼,便叫她吃了一惊。
竟是熟人。
读完密调花芜表情一派凝肃,“他们,他们是……?”
“嗯,之前,建州散布鬼军谣言时,其实你已有过猜测。”
花芜心神一定,不错,当时的确想过,这么骇人听闻又精彩的故事,的确很像他们的手笔。
其实,刚看的时候有所意外,可如今心绪沉淀下来,却也觉得冥冥之中,其实都曾有过蛛丝马迹。
再拆第二封密调的时候便淡定许多,上头所载的那个人物她并不认识,但四年的宫中巡夜击更,让她有个大概的认知,依稀记得这个人是长乐宫里的人。
花芜再往下看,果然密调中也跟着提到了长乐宫。
看完这两封密调,花芜又有了进一步的认知,更加感慨自己聪明机智,竟然能在魏王面前答得滴水不漏,更甚者,或许对于整个事件还起到了推动的作用。
“你是怎么想到这些的?”她问。
小屉里并没有别的密调,说明萧野十分精准地只调查了他们。
“小雪,只要一盘棋下得够久,自然能够对全局掌握得更加透彻,也会谋得更深远。仅此而已。”
“仅此而已”……
萧野淡淡的一句话,却仿佛让花芜看到了那个七月出生的婴儿,脆弱不堪;也看到孩提时期的他被天台山上的师父一次次丢入陡坡悬崖,灰头土脸地爬上来的样子;最后是少年的他,带着一丝懵懂和敬畏,跟着萧鸣山回到侯府。
所以这盘棋,他下多久了?
“野之。”她忍不住轻唤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