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臣九千岁(232)
“嗯。”萧野看向她。
花芜这才看清他眼中的一丝疲态和沉闷。
想抱住他,跟他说以后的路我陪你走,可随着两个人越发亲密,花芜反倒说不出这样的话。
只是问:“魏王会有所行动吗?”
他们已经知道了鬼军从属于魏王,如今在这样的节骨眼上,魏王会调鬼军进京吗?
萧野:“你今日同他说的话,大概已让他有了危机感。我想,他应该要开始行动了。”
“鬼军人数应当不少,就算能够顺利抵达京都外郊,要一下子进京恐怕不那么容易,届时,他难道硬闯?”
“或许硬闯,或许买通守卫里应外合。皇宫内禁军一千,驻京都府兵一万。我若要反,势必要囤养两万人军。只有超过这个数量才能制压京都所有兵力,达到震慑和奇袭的效果。而训练一支军队,需要时日,人数若是更多,每日花的银子便也更多,就算有詹葱在背后撑着,也会吃不消。两万人,刚刚好。”
听到萧野说“我若要反……”时,花芜心中莫名怔了一下。
是呀,他才是最有资格的那个人。
“这条没有没有回头路了,不是荣便是死,他有那个胆吗?”
“他若没有,我们借他一个,如何?”
“好啊。”
花芜抓起桌上的卤鸭脖鸭掌鸭架子和糖炒板栗,笑着看萧野,“那我们先吃这些可好?”
萧野失笑,捉住她的指尖,攒着力道捏了一下,“我也有东西要分享。”
“嗯?什么?”
“梅子酱,之前带回来的。”
“噢,可是……”花芜看了看手上的卤味和板栗,“怎么个吃法?”
“先抹后吃。”
“嗯?”
“嗯,我教你。”
萧野捏住花芜手腕,想到梅子酱的味道,身体里不可控地灼起一阵悸动。
花芜被拉着往前走,脑中模模糊糊的,只是在想这吃法怎么有种似曾相识之感呢。
-
另一边,看着他们一路同乘马车离开的,除了魏王,还有一人。
正是茶楼里被讨论得最多的其中一条八卦中的当事者,留香——刘芳韵。
萧野的马车驶过时,她正和永定侯府安排给她的一名丫鬟在绸缎庄里挑喜衣的料子。
老夫人说她既在尚衣局呆过,想必看不上别人的技艺,大渝女子本就有自己做嫁衣的习俗,故而今日便让丫鬟陪着她出来挑选。
偏偏,让她在这个时候撞见萧野和花芜。
没想到啊没想到,她刘芳韵命途如此多舛,在她最是风华正茂、最该嫁人的年纪,萧野出事;送入宫后原也只顾前程,可随后刘家出事;好不容易盼到大渝宫中同萧野再次相遇,也说服了自己后半生不问情爱,只要有个遮风避雨之处,可偏偏萧野身边出现了另一个人。
她到底做错了什么?!
刘芳韵咬紧了下唇。
或许是女人的直觉,她总觉得萧野那样的人物,不会喜欢男人,更不会喜欢一个太监。
那个花芜……
她总觉得有什么蹊跷。
“小娘子,这块料子你到底买不买啊?”
掌柜的走了过来,刘芳韵这才发现手里艳红色的绸缎已被自己抓揉得不成样子。
“买、买!”
一个月,还有一个月。
和庄严的婚期就定在一个月后。
一切尚未定局,她一定还有机会!
她狠了狠心,对身旁的丫鬟道,“你帮我先把这块布带回去,刚刚我见着了一位宫里的故人,待会儿过去和他说说话。”
丫鬟撇了撇嘴,接过布匹,露出不耐烦的神色,原以为这位是侯府未来的女主人,还想着自己攀了个好差事,一朝得势。
没想到,峰回路转,落得了个被人竟相耻笑的境地。
丫鬟没好脸道:“那韵娘早点回吧。”
以免在外落人闲话。
总归也只是个侯府义女罢了。
第154章 查她身份
刘芳韵要见的人,是宫中司礼监里的公公,掌管着宫中所有太监名簿。
当年刘家出事,刘芳韵为了在宫中好过,没少求过司礼监掌印,也给了不少好处,而她现在要去找的,正是当年掌印太监的干儿子刘得。
刘得在京都城中购置了一处小宅,也娶了老婆,领养了一个孩子。
他们之所以相熟,乃是因为刘得那时候天天伺候在掌印太监身边,刘芳韵要递个话什么的,总要通过他。
因此,当年给出去的好处也都有他的一小份。
刘芳韵打发走了丫鬟,便拿着余下不多的银钱,在客来香打包了一道虾饼和一道炸鳗,去寻刘家所在的那条巷子。
来之前她便算过了,今天正巧是刘得不当值的日子。
刘芳韵稍一打听,很快便找到了刘得家。
“刘大哥,嫂子,我来看你们了。”刘芳韵在柴扉外头亲切地喊了声。
-
刘芳韵手里提着礼物,如今又是永定侯府的义女,换种说法还是九千岁萧野的义妹,刘得自然也应对得客气。
刘芳韵胜在一张巧嘴,之前在宫里便能将一群宫女太监唬得团团转。
小坐了一会儿,逗了逗孩子,刘芳韵起身告辞,刘得送到门口时,刘芳韵转过头来,露出两朵梨涡,“大哥,下次下值能否将一个人的载册记录誊一份让我瞧瞧?”
“你……要看谁的?”
“花芜。”
“他?留香你忘了,他年初入了玉翎卫,造册记录早就被庆和宫那边收走了,我这没有。”
刘芳韵其实在来的路上便想到了这一点,只是意识到的时候,她都已走进了刘家的巷子,对此也只能抱着一丝侥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