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权臣九千岁(239)

作者: 山水一半 阅读记录

“王爷英明。”

“本王英明吗?”宋承旭缓缓转动着手上的玉扳指,绕到刘芳韵身后,如同一尾毒蛇在她后颈吐信,“难道不是你引导本王这般猜测的吗?”

“韵娘不敢。”

宋承旭倒是看着不太在意,“你是刚刚知道,还是早就知道的。”

“刚刚知道。”

“这么说来,你同宫里还有联系?”

刘芳韵咬唇,沉沉地点了两下头。

“很好,”宋承旭走近,牵着她的手,拇指在其手背上揩过,“本王还有另一件事,需要你帮忙。”

“韵娘必当倾尽全力。”刘芳韵终于在进入魏王府后,由心露出一笑。

唇畔的两枚梨涡,煞是好看。

“会有你的位置的。”

魏王许诺。

-

宋承旭亲自将刘芳韵送到了垂花门,看着远去的窈窕背影,兀自喃喃。

“是个女子、呵!原来是个女子……”

宋承旭挥手,一道人影闪了出来,“她找过来了吗?”

“已通过大理寺在打探当晚那三人的消息。”

“那就帮帮她,让她快点找到鱼饵才是。”

“是。”

“愁眠回京都了吗?”

“刚至京郊。”

“让他快点回来,那边的事情,你去处理。”

“属下明白。”

第159章 切割抛弃

不论是之前宫中四年巡夜击更,还是如今伪造身份在玉翎卫当差。

花芜女扮男装都是犯了欺君的死罪。

以宋承旭之敏锐,再加上坊间传言,他一定能发现萧野和花芜之间的隐秘关系。

刘芳韵自然希望萧野和花芜能够受到某种惩治,只不过,如若能踩着他们俩往上爬,看他们后悔莫及的嘴脸,似乎也是一件快事。

刘芳韵对于今日在魏王府的谈判感到满意,接下来她还要去寻刘得。

魏王给了她一个新的任务。

进宫,查探长乐宫的消息,最好还能同惠贵妃说上话。

宋承旭想和长乐宫通气,唯有如此,他才能确定自己的下一步行动。

私军在这三日内便能在京郊集结,可到底,他还是没能下定决心。

宫内外隔绝,将此事罩上了一层迷雾,叫他不敢不小心。

-

大理寺那边,李成蹊应卯之后便寻了个理由溜了出来。

花芜昨日给他的名单里,确实查出了些端倪。

那夜和王冬在客来香喝酒的三人中,有一人是来自北方的没落士族,名叫卓路。

自三年前进京参加殿试,殿前无名,一直租住在京都的长盛街上。

虽有“进士”之功名,却一直未被授予官职,身份有些尴尬,因此拖了三年还一直赖在京都不走,多少有点无言面对北地父老的意思。

“偏巧,这人形貌和王冬有些相似,自庆平十八年起,翰林院对进京参加殿试的贡士都绘了小相,昨日我看过卓路的档案,无论是身量还是面貌,都和王冬有些相像。”李成蹊道。

花芜听着他急切的语气,看他专注的神情,还有眼下的青影,心中滑过些许不忍。

其实这些她早就有所推测,可心中的想法无声无息,她仍是需要李成蹊帮她做出点动静。

“嗯。所以你的意思是,或许当晚是他假扮了王冬,而真正的王冬根本就没有回庆和宫。”

“小……花大人,愚兄一直相信你的判断。再有便是,卓路如今处境尴尬,一边是随着年龄增长授官之希望愈发渺茫,另一边是背负着振兴家族之使命,如此进退两难,他委实很有可能做出极端之事。”

“嗯,那我知道了,卓路租住的地方是?”

花芜知道李成蹊有所疑问,就算是这样一个人,又为什么要抓王冬呢?

就算王冬是玉翎卫,也不过是无足轻重的一人罢了。

卓路能从王冬身上得到什么呢?

花芜自然也不会告诉他这其中原因,这是身为玉翎卫的职责,而职责之外,她更不愿意拖李成蹊下水。

一旁的李成蹊默了半晌,花芜再次发问,“是在何处?”

“我陪你去。”

李成蹊目光坚定。

花芜微微侧身,“玉翎卫办案,不便由大理寺插手。”

这话听着委实令人唏嘘,该利用的时候利用,该抛弃的时候抛弃,真是一点都不含糊。

可花芜此时没空照顾李成蹊的情绪,就到这里,将他推开。

切割,才是最好的办法。

“纵是你不说,我也有办法。”

花芜毅然离去,没有丝毫留恋。

李成蹊喉中一哽,握住了她的衣袖。

“长盛街,喜乐巷。”

“多谢。”

花芜稍用巧劲儿,便挣脱了李成蹊。

李成蹊心里一股酸意泛了上来,这次她找他,说得最多的话便是“多谢。”

-

花芜没有直接去长盛街,而是在东市闲逛,在各色各样的摊贩中走走停停。

最后,她停在一处卖豆花的大娘身旁,和大娘家里的孙子聊了几句,那孩子半信半疑地跑开。

接着她便在豆花摊上要了碗豆花。

吃咸的还是吃甜的,这是个问题。

大娘的摊子上既有白糖,也有葱花和酱油。

最终往碗里放了一勺糖,花芜悠闲地吃了起来。

一碗豆花的功夫,那孩子跑回来了,比手画脚的、得意地和花芜说着什么,花芜拿出一块碎银在他面前晃了晃,随后却是手腕一转,给了卖豆花的大娘。

李成蹊远远地看着这一幕,紧锁的眉头一松,慨然一笑。

他欣喜于终于又从花芜身上看到了南溪雪的样子,贪吃贪玩又捣蛋的……

上一篇: 听银 下一篇: 公主新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