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臣九千岁(240)
“李大人,有人在寺丞面前告了您一状,请您即刻回去解释一二。”
李成蹊脸色有一瞬的茫然,随即脑中浮起那张贪玩又捣蛋的脸。
原来如此。
“我现在有急事,可否……”
“李大人,实话不瞒您说,那位告的是您渎职,您还是快回吧,别叫小人难做。”
传话的人身后还跟着两名武夫,手中握着提棍,显然是有备而来。
李成蹊无法反抗,只能跟着他们走。
豆花摊那边,花芜弯腰捏了捏孩子的脸,随后抬头,看到的是李成蹊被迫离去的落寞背影。
“还有呢,还给我。”花芜伸出手,摆在孩子面前。
孩子这才依依不舍地从怀中掏出一块糖黄色的玉牌。
花芜又从身上摸出了几文钱,放到孩子小小的手心里,“去玩吧。”
花芜凛了凛心神,这才朝长盛街的方向行去。
-
疫区前线,一个个支起的隔离帐篷中,不时传来号泣之声。
每天都有人死去。
穆然已连着三天三夜不曾合眼。
附近赶来支援的医者以伤寒论治此次疫情,却是难以取效。
这些天,他已经意识到此次瘟疫,根本不是医典上的伤寒论能阐释的。
于是他放弃了药典古方,不仅研究患者,并开始在牛棚、猪圈、鸡圈蹲守观察,在最危险的地方捕捉此次疫情的特性。
连着五日,他已调配了近二十种中药配方,制成汤剂,让患者腹下,并认真记录他们的每日变化。
这一日,他在视察患者时,发现了一点端倪。
穆然的脸上露出久违的笑容。
他奔去了萧野的帐子。
“找到了!我找到了!”
这是穆然第一次失态。
萧野抬了抬眼皮,像是已料到他接下来要说什么,也跟着露出轻松的笑容。
“对症的方子,我找到了!”
“你可确定?”
“这是第三个好转的病患了!我确定!”
“好。”萧野气息一沉,站了起来。
穆然脸上又生了郁色,“只是,不知要如何说服他们饮用这个方子。”
“无碍,交给寺庙和道观,让他们先行施放。”
萧野松开眉头之后,留下两道浅浅的八字纹。
这几日他一方面被疫区的事务困扰,另一方面心里还想着临出发前和花芜有过的那一番争论。
他必须要早些回京才是,那边的事,他放心不下。
-
花芜已经走到了长盛街,喜乐巷。
长盛街中央便是长盛赌坊。
巷子里还算热闹,她稍一打听,便得知了卓路的住所。
“你找卓郎君啊,喏,再往里走,第三间庐舍便是。只是……这两日依稀都没见过他呀,你还是进去看看吧。”
“多谢。”
庐舍门扉轻掩盖,花芜轻轻推开,穿过小院,喊了几声无人应答。
她原也只是想在廊下等候,可甫一走近,却见主屋的门上挂了把锁头,锁头一高一低地悬着,并不扣紧。
花芜没有犹豫,直接抽开锁头,推门而入。
“吱呀”一声。
喜乐巷藏在沿街商铺里头,京都之地寸土寸金,能做商铺的地方都是两至三层的楼房,将巷子里的光遮去了大半。
庐舍里暗极了,只看到从门处透进来的一块光区中,似有烟尘滚滚。
花芜刚要往里走,却蓦地觉得身后有个厚重的影子向她压了过来。
第160章 请君入瓮
花芜猛地回头,背光让她短暂地看不清那个人的脸。
可他的身材,却没有一点点悬念。
居然是他?!
来人看见她,也露出了一脸温慈的笑容。
“是我先来的,看见你进屋,我才跟了进来。”那人道。
花芜转身,看了一眼空荡荡的庐舍,又想起邻居的话,问:“这是你的房子?卓路离开了?”
“当朝九千岁身边的人,果然有一手。”
花芜“呵呵”笑了两声,似揶揄道:
“没想到京都首富也有如此不起眼的房产。”
詹葱笑着摆了摆手,“没想到吧,我发家之前,就是住在这儿呢,一开始只是觉得前面的那座楼挡住了我这屋里的光,就想着若能住到外面的楼里该有多好啊。就是这般简单朴素的一个信念,让我赚到了第一桶金。”
詹葱又往里走了几步。
“如今一看,可真是块风水宝地。现在整条巷子的地产终于都在我名下,可看来看去,还是这地儿好呀。”
他似是怀念地伸手,摸过厅中的四方案。
“卓路呢?”
“回北地了。”
“不等朝廷授职了?”
“嗐,大渝人才辈出,今年又是殿试年,今年的进士及第也都没安排满呢,人只会越来越多,朝廷哪还能记得三年前的一个没落士族?”
“所以你花了多少银子,才叫他舍得离开?”
“啧……年纪轻轻的,怎地比我这一届商贾还要市侩呢!”
“卓家没落士族,近三代人皆以振兴家族荣耀为使命,所以,你们不但给了银子,还许了他一个美好前程,让他暂时先躲了起来?”
他若不愿为此冒险,或许这一辈子都要躲在这个暗不见光的庐舍中,有家不得归。
“啧、啧啧。”詹葱玩味地看了花芜一眼,忽地皱了下眉,“就是可惜了。”
“可惜?”
语气中浮着一丝危险的味道。
“放心放心,我这心宽体胖的,能耐你何?”
“什么意思?”
“没,没什么意思,我只是来传个口信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