衙门对街小饭馆(57)完結
回来的路上,恰巧路过了羊肉摊子,沈雁回便买了一对羊肾,又秤了些杜仲,给沈丽娘炖汤补身子。
羊肾杜仲汤,不仅能温肾补气,壮阳固精,还对胎动与先兆流产的孕妇,有缓解作用。
男女皆可饮。
“本官是要查‘龙阳丹’的案子,本官没有肾虚。本官,十八岁就因文韬武略就被圣上点为探花,请注意,请仔细听好,这儿有个‘武略’二字,本官力能一人打本朝三人大力士者。所以,本官再说一遍......”
“本官没有肾虚!”
谢婴声音之大,一个厨房装不下。
“你们刚刚听见什么了吗?”
明成在院子里头夹着地龙喂来福。
自从谢大人来了青云县,这样的谢大人,他已经不会少见多怪了。
“没听见,小的什么都没听见!”
捕快们个个摇头晃脑,四处看风景。
今个的风儿有些喧嚣,今儿的阳光有些正好。
什么肾虚?没听见啊。
“王婶子不曾学过医理,应不是她制作的‘龙阳丹’。谢大人要是这般大张旗鼓地去查,难免打草惊蛇,叫那兜售之人逃之夭夭。”
沈雁回用筷子戳了戳羊肾,试了试它的软硬程度。
“确实有道理。”
说回案子,谢婴方才因气急而涨红的面色稍稍有些缓和。
“其实谢大人要查这‘龙阳丹’的案子,且将那兜售‘龙阳丹’之人找出来,不难......”
“你有办法?”
谢婴背着手,又瞧见了沈雁回眼神里头闪过的狡黠。
沈雁回尝了尝羊肾杜仲汤的味道,盛了一碗,笑眯眯地递给了谢婴。
“是的,我有一计。”
第30章 酸辣鸡杂,兜售澡豆,竹枝巷
秋风暖, 朝阳好。
“凤姐儿,将底下的柴火捣一捣,再用蒲扇去扇。”
“好。”
沈锦书嘴里叼着半块重阳糕, 手里拿着一把蒲扇,搬着凳子坐在泥炉旁边煎药。只是那泥炉底下“乌烟瘴气”,火没着多少, 反而熏了她一脸灰。
听了沈雁回的话, 沈锦书捡起身旁一根细长的木柴, 戳了戳泥炉底下的火堆。下头一空,火也瞬间蹿了上来。
“雁雁厉害!”
沈锦书擦了擦脸上的汗, 高兴地又扇了扇。
火苗也很给面子, 突突地往上跳。
大夫给沈丽娘开了好大一张药方,抓了两包药, 得吃些时日。
沈锦书也不让其他人煎,等按方子将药放进砂锅中浸泡后,她便自告奋勇地坐在一旁看火。
这样一来, 那药倒也被煎得像模像样。
陈莲一早便出去了,说了要将今日小贩那儿最好的几只母鸡买来,买上两条大鲗鱼,再秤上些好药材......
沈丽娘正怀着孕, 昨日又平白无故地糟了难,叫她心里头难受。
眼下别说是吃几只老母鸡补身子, 即便是鲍参翅肚,她也愿意买的。
太阳照得院子里暖和, 但还有秋风淡淡吹过。
沈丽娘卧躺在藤椅上, 身上盖了一条小被褥。那是沈锦书整日里披来披去的那条,如今已被她将外头洗干净, 也将内里晒得松松软软。
“阿娘,之前陈爷爷给凤姐儿送了一斤山楂,还剩下好多呢。雁雁还给您买了金橘蜜煎,这样阿娘就不会觉得药苦了。”
陈爷爷就是卖糖球儿的陈半瞎,平日里就孤孤单单一个人住着。他的一只眼睛看不见,也不知为何而瞎,但因瞎眼的缘故,显得面目有些可怖,没有孩童敢跟他多说几句话。
即便是买糖球儿,也只是付了钱立马跑开了。
可沈锦书在码头上无聊时,她就会跑去和陈半瞎说话。有时候还会给他带沈雁回做好的梅子酿肉尝。
有这样一个乖巧懂事的女娃娃,还很喜欢吃他卖的糖球儿。陈半瞎心里头欢喜,便将自己种的山楂送给她。
“雁雁,厨房有煨着的重阳糕,你吃些,还有羊乳,你也喝。若是今日得空了,也给谢大人带几块。”
沈丽娘捧着一杯热羊乳,笑意盈盈。
眼下所有的活,沈家人都不让她做,能坐着也绝不让站着。那羊乳,本是为了做重阳糕准备的,如今陈莲准备日日都去买上一罐。
为了养身子,她只能再院子里呆着,光一个时辰的功夫,就已经绣好了一朵娇艳的芍药,针脚精妙,呼之欲出。
陈莲做了不少重阳糕,现下都在窗户旁摆着,能够吃上好些时日。
沈雁回将重阳糕当作朝食,喝完热羊乳,备好了今日的菜,用油纸绑了十块重阳糕,便收拾收拾准备出摊了。
院子里晾着一件月白的衣袍。
沈雁回瞥了一眼,将它收下来叠好,塞进了她的推车里。
沈锦书要在家里陪着沈丽娘,最近这一阵子都不陪她出摊。
今日起还要给翠微楼备好菜,也不全靠家里用的那些,还得去摊子上买。
一大堆菜,搬起来可不容易,沈雁回思量着,也该去找李叔,做一辆拉货板车了。
到了码头,果然又瞧见了谢婴。
他今日穿着是件莲青色的圆领衣袍,革带的香包旁挂着昨日从扁箩里挑走的小狐狸络子。
这是谢婴挑的答谢礼。
狐狸,没什么人会选,那是沈丽娘觉得老虎兔子有趣,单又打了个小狐狸络子。
偏偏谢婴瞧了却欢喜。
他总爱倚着那棵桂花树等沈雁回。
积石如玉,列松如翠。
沈雁回忽然想起了那句乐府诗。
算了,俗气点吧。
好帅。
“谢大人,今日要吃些什么?”
沈雁回将小食摊摆起来,放好泥炉,添好柴火,抬眼问谢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