傀儡皇帝又又又被人背刺了(44)+番外
李幼摇头:“鱼将军能力虽出众,但治事之道不及阿姐。幽州琐事繁多,战火将近,城内上下无一不需要阿姐。阿姐本来春日就可回幽州,只因洛京频发大事,又因我突发昏迷,将阿姐启程的日子一拖再拖,我心有愧意。”
“说什么愧疚不愧疚的。”李微玥嗔怪道:“幽州将士个个都是贤将能人,阿姐哪里需要操心。倒是你啊,我就你这么一个弟弟,我理应多操心些才是。”
“不,你必须回去。”李幼表情倏然严肃起来,“洛京将乱,阿姐继续待下去会有性命之忧。我不能让你处于危险之中,更不能让你无辜丢了性命。”
李微玥神色随之一变,口气认真道:“正是因为如此,我才不能走。洛京水浑,变乱将起,你身边豺狼环绕,我怎么舍下你一人保平安?我与幽州为一体,有我在他们才不敢轻举妄动,可我若走了,你孤身一人,只怕压不住他们。”
李幼低头不语,李微玥继续道:“我从前以为孙家忠心耿耿,会尽心竭力地辅佐你治世。可没想到他们狼子野心!阿姐不会让你再受他们胁迫,阿姐会起兵杀了他,替你肃清贼子。”
她一腔怒火,言之凿凿的模样令李幼心头暖了暖。他嘴巴微张,刚开口头眼泪就掉了下来,吓得李微玥连忙拿出手帕替他拭泪。
他太久没得到这种有人撑腰的温暖了,以至于在李微玥说完这番话后,他的胸腔无端生出许多的委屈。委屈随着血液化作眼泪顺着眼眶流了出来。
若是可以,他真想抱着李微玥大哭一场,然后跟她倾诉这些年的恐慌和迷茫。可是他已经深陷泥潭,命也要没了,他不能为了一己私欲害了她。
李微玥应该远离洛京,直至洛京太平。
李幼依偎在李微玥的怀里,抛出一个惊天大雷。
“阿姐,我想太医应该诊出来了,也应该跟你说了我的时间不多了。”
哄人的话戛然而止,李幼感受到她身体的僵硬,“我已经活不长了。”
李幼仰头,看见李微玥的眼眶慢慢红了。
“怎么一觉醒来就说什么胡话呢?太医说你只是——定还有法子治的。洛京的大夫不行,阿姐便给你寻其他州的大夫,总有大夫能治好你的。”
“毒已经入了骨血,无法医治了。”
“是孙家人给你下毒的?”
“是。”
“阿姐为你杀他们!”
李幼按住她,安抚道:“阿姐,我会杀了他们的。一切我已经谋划好,只差时机了。”
“那阿姐能为你做点什么?”
“有,离开洛京。”李幼道:“阿姐平安无事,我才能专心地对付他们。”
李微玥泪眼婆娑地看着他:“可我放心不下。”
李幼对她一笑,给出肯定的答复:“放心吧,我不会有事的,我一定会活到再见阿姐的那天,说不定那时我的病得上天垂怜,奇迹般好了,是不是?所以阿姐别伤心,也别担心,你笑一笑好吗?让我们分别之前留下最好的印象。”
作者有话要说:
报好意思,本来说争取龙年完成的,结果遇到瓶颈,卡到蛇年了。
第36章 御史大夫1
李幼苏醒的第二日,李微玥启程回了幽州。最牵挂的人已经远离危险中心,李幼这才放下心来面对朝廷的豺狼虎豹。
他叫来了殷霜,问了这些日子发生的事情。
孙党为首的孙珩行告病,朝中奏折由御史大夫楚凉代为处理。但楚凉年事已高,上奏的折子颇多,连日的加急处理,楚凉身子吃不消,强撑十日便倒了下来。太尉诸事缠身,借口推辞,这折子堆了又堆,竟无一人能批。
在发生的所有事情里,最令他意外的是孙珩行卧病在床。他欲追问孙珩行的病因,殷霜却闭口不答,只道这是好事。
李幼心中失望,也不再问。
*
殷霜似有急事,在他醒来的第三日道要离开几日。李幼知道他不可能长期留在宫中,所以没问他去向,简单交代了几句就看起了折子。
臣子上奏的折子数量多,又鉴于身体病弱的状况,李幼只拣了些加急的折子批。
不知是不是中毒已深的缘故,他只是看了半日便觉肺腑发疼,通体无力,好像只要他再劳心劳力一刻钟,便会立马暴毙而亡。
李幼不得不放下折子,躺在床上缓了好久。他捏着草药香囊,心想自己是支撑不了多久了,扳倒孙家的计划也只能提前了。
若要扳倒孙家,必须扶持一个能跟孙党匹敌的对手。他先前选的人是陶嵩,却因为跟陶嵩重提旧事时发现了端倪,故而他有些迟疑了。他害怕陶嵩也像他们一样。
可若不选陶嵩,他将无人可用。
李幼翻了个身,伸手探进床底的暗格,从中取出一张尺素。尺素上的字迹有些晕开的迹象,这是陶嵩未回洛京之前写给他的宽慰信。
四行小字,情真意切,看不见一丝作假。
他将尺素看了又看,心里忍不住再为陶嵩辩驳一番:或许是自己被利用太多年,所以养成了疑神疑鬼的性子。幼时的那些事情可能都是巧合,陶嵩为人清正,怎会屑于做那些腌臜之事?
他一番推想自成逻辑,终于将自己说服。
翌日,陶嵩奉命入宫。这次的见面不是在政清殿,而是在李幼的寝宫。
陶嵩跟着领路的宫女,诸多念头在脑子里转了一圈,直到看见李幼苍白的脸色才放下心来。
“陛下。”
李幼一开始没吭声,他用那双圆润的眼睛盯着跪在地上的人,微微出神。不知为何,他从陶嵩的背影看到了另一个人的影子——那名为他诊脉医治的神医宋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