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嫁给未婚夫的兄长(73)+番外

作者: 抱帚忘雪 阅读记录

燕京城也是美的,但她总是贪新鲜。

戚闻渊张了张口,却又意识到,他并不能答应她什么。

就连这次出行都险些被都察院的公事误了时辰。

他只得道:“夫人不用顾及我。”

“往后夫人若是想要出城,记得多带上些侍卫,城外不比燕京城内安全。”

珈宁笑吟吟道:“也成,到时候我把见到的风光画给世子看。”

复又想起戚闻渊之前画的那把纨扇:“世子可不许嫌弃我的画工。”

戚闻渊道:“随心而作之画,悦己悦人,谈何嫌弃?”

珈宁将额头埋入柔软的纱幔之中,低笑了两声:“世子可真会夸人。”

而后又抢在戚闻渊开口前:“我知道,世子不善说谎,这些话都是真心实意的。”

因有纱幔挡在前面,她的声音变得有些闷。

戚闻渊:“……嗯。”

他总是只会说这么几句话,她早已全都记了下来。

会无聊吧。

也难怪她想要去城外转转。

戚闻渊道:“听竹轩中有不少北地的地方志。”

珈宁:“嗯?”

戚闻渊:“夫人若是得闲可以翻翻有什么想去的地方,待到中秋,都察院会有五日的休沐。”

他又在得寸进尺了。

珈宁甩开纱幔,坐正身子:“中秋团圆,世子不留在府上?”

戚闻渊道:“十五那日府上自是会有家宴。”

别的日子却没那么多安排,像三房就常常在家宴结束后出府去。

戚三爷总爱带着陈氏去四处溜达。

以前三房那几个孩子年岁小,不方便跟着,戚三爷便会把他们送去安和堂,拜托侯夫人照顾几日。

戚闻渊去请安时碰到过,侯夫人对那几个小辈慈眉善目的、很是温和。

珈宁“噢”了一声,掰着手指:“还有三个月呢,不急,到时候再说罢。”

指不定到时候戚闻渊就变正常了。

珈宁侧过头去、偷偷瞥了戚闻渊一眼,也不知这人最近怎么这样多的闲情逸致。

他不是得忙着温书做事吗?

他可是新婚第二夜都在温书的人!

罢了罢了,大好的日子不想这些扫兴的事情。

她又偷偷瞄了他一眼。

谁知戚闻渊也侧过头来,正看着她。

纱幔放下之后,马车中的光线暗了不少,橙红色的夕照透过薄薄的纱幔,给戚闻渊那双漆黑的眼笼上了一层琥珀色的影。

戚闻渊哑声唤:“夫人?”

珈宁回过神来:“世子。”

二人一时无话,仍是戚闻渊先败下阵来。

却又听得珈宁笑道:“我先前读《西游记》,里头有一妖怪对着行者道,我且叫你一声你敢应我吗①?”

她应了他的话,可也会像孙行者一般被吸进葫芦里?

哎呀,自己这都是在想些什么!

她摇摇头,赶走满脑子纷乱的思绪。

果真还是太累了,回府之后需得好生歇歇。

戚闻渊未读过珈宁口中所言的《西游记》,更不明白她是在笑些什么,却也不妨碍他学着妻子的模样勾了勾嘴角。

他暗自盘算着,明日去都察院、路过书肆时恰好可以买一套《西游记》。

他只在回府路上的时候随便翻翻,应该也不至于玩物丧志。

总不能每次珈宁说起什么,他都木木地回一句“嗯”。

长此以往,她就算是再能自得其乐,也终是会倦的。

如此……不益于他们夫妻关系。

便是不益于他好生揣摩人道之大伦。

且也对她不公。

珈宁又掀起了纱幔。

一线夕照落在戚闻渊的手背,暖意直攀眉间。

戚闻渊想起了些旧事。

当初学《诗》之时,他跟着夫子念了许多遍“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②”,却始终弄不明白为何要将它放在众篇之首。

如今,他似乎明白了一些。

又似乎仍旧没有。

暮色四合,鸟归残烧。

珈宁打了个哈欠。

戚闻渊又不着痕迹地往她那侧挪了半寸。

夫妻二人回到侯府时已是子时。

珈宁梳洗一番便上床歇下了。

戚闻渊只当她已睡熟,便站在床边、低声道了句:“生辰快乐。”

哪知珈宁其实还醒着。

她懒得睁眼,只张了张嘴:“我今日很开心。”

“世子别去偏院自省了,枕冷衾寒,我不习惯。”

她怕戚闻渊这个呆子真跑去偏院了。

她这个生辰过得欢喜,若是累得他去自省,她谢三着实是有些过意不去。

言罢,也不等戚闻渊回答,便翻了个身,沉沉睡去。

戚闻渊盯着锦被上戏水的鸳鸯,久久未能入眠。

他在回想这两日的事情。

今岁他算是讨了巧,待来年她生辰之时,他应当再安排妥善些。

他已二十有二,读过那样多的书、行过那样多的路、见过那样多的人,却连夫人的生辰都安排不好,只能靠着夫人的善解人意为自己莽撞且无趣的安排解围。

着实不该。

他目光一凝,落在珈宁的发顶。

被他手指梳过的发顶。

他今日沐浴的时候,也用了蔷薇香露。

和夫人一样的蔷薇香露。

昨日他们夫妻二人并未宿在熏风院中,帐中的木香已散尽了,只余下两股相似的蔷薇香。

甜润清新,让人一夜好眠。

-

第二日的熏风院很是热闹。

先是陈氏打着送生辰礼的名号来转了一圈,话里话外都在好奇戚闻渊向都察院告假之事。

上一篇:夫人她“贤良淑德” 下一篇:李代桃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