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重回八零,小保姆发家日常(11)+番外

作者: 不吃燕麦 阅读记录

自此杭景书养成了早起先去军区食堂转一圈的习惯,走着还能锻炼身体。

老两口吃好吃的满意了,杭景书和家里的小于保姆于丽红,也能跟着吃点自已喜欢的。

比如豆浆,杭景书和于丽红就都喜欢甜豆浆,再吃一张葱花饼,或者昨天的剩饭,就很好了。

中午的饭通常都比较丰盛,老夫妻口味略有不同,但能求同存异,杭景书斟酌着做,目前还没出过大差错。

十天之后,杭景书回家送哥哥杭成刚去车站,杭家人惊喜的发现,自家小闺女当保姆不仅没累瘦,还胖了点白了点。

王四兰看着闺女儿子不住的抹眼泪,送走杭成刚,又拉着杭景书嘱咐:“你在那好好做活,下午能休息了,我就去看你。”

这大姑娘二姑娘嫁了人,儿子小闺女又各自有前程,王四兰一下觉得家里空落落的,自然更舍不得杭景书。

杭景书颇为哭笑不得,转过来还得安慰王四兰。

这人到了岁数,得了点新鲜东西就喜欢炫耀。

杭景书送完哥哥回到严家,就看到了客厅坐着几个小老头。

各个神采奕奕,眼睛放光的看着杭景书。

“严爷爷,严奶奶,这是……”杭景书被这眼神看的有点不自在,自已好像是被家里大黄盯上的肉包子。

“那个小杭呀”,严爷爷清嗓子和杭景书说话,“我们这几个老战友都是一块过来的,现在就爱吃家乡的那一口儿饭。”

杭景书眨眨眼,表示自已在听。

“我们想着,月底聚聚,还得你掌勺,行不?”悬着的心放下来,杭景书还以为是什么大事。

“这当然没问题呀”,小丫头笑着说话,模样乖巧可爱,看着一群老领导心软软,都是刀山火海里拼杀出来的,对小辈的爱护几乎都刻在了骨子里。

见杭景书答应了,余下几个老头都开始点菜,什么塌锅豆腐啦,把子肉,爆炒腰花,都是经典鲁菜。

还有焖肉、四喜丸子、侉炖鱼甚至最后还出现了糊汤面,都是杭景书会做或者看过的。

最后还每个人都掏出了红包,杭景书一个劲的推脱不要。

严爷爷目光柔和面容严肃:“长者赐不可辞,再说这群老家伙有钱,你就拿着吧!”

杭景书摸着红包的厚度,暗暗咋舌。

这拿人手短,更何况是分量很足的红包,杭景书自然不会亏待这些老战土们。

沏了两壶好茶,还有之前买来的酥皮点心,配上现在时令的大桃子,就是完美的下午茶。

在聊天的时候,杭景书发现,这些老人身上或多或少都有残缺,一个缺了小腿的,一个缺了左胳膊的,还有两个手指都模糊不清。

可精神头比起严爷爷来,那是一点不差。

说起早年参加革命的事,更是意气风发,杭景书回来的时间正是下午,这时候也不急,索性搬个小凳子听这些人说话。

老家伙们平时候和小辈说,总是被嫌烦。

难得碰到一个乖巧听话又爱听故事的小姑娘,这话匣子更是止不住。

说起现在的大领导,也吐槽的头头是道。

而在欢声笑语中,杭景书却注意到了一直安静的严奶奶。

“老严,过两天该下雨,你身上的弹片又不舒服了吧!”周老头挤眉弄眼打趣。

“呦,你这腿比天气预报还管用呢!”严爷爷面对打趣,也不遑多让的怼回去。

一群老战土,下午的时光好像回到了年少时。

几个人说着笑着,话题也渐渐落到了严奶奶身上。

“明芝早年也是巾帼不让须眉的女英雄,我这胳膊要是没有你,可就废啦!”,陈爷爷朝严奶奶抱拳,“多亏咱们沈大医生!”

在众人的谈笑间,杭景书拼凑出了严奶奶的年轻时候。

出国读书家中富贵,回来后以军医的身份奋斗在一线。

沈明芝,好美的名字。

严奶奶眉目温和,“说这些打打杀杀的做什么,现在国家政策好了,咱们这群老骨头才有清闲日子,否则还肉呢,肉渣都吃不着。”

一群人哈哈大笑,“咱们沈大军医的脾气还是没改!”

气氛安静几瞬,周爷爷好像想起来什么似得开口:“明芝,现在交通发达,你怎么不回去看看?”

杭景书也跟着大家目光看向严奶奶。

她却仍旧慢悠悠品了口茶才开口:“家里没人了,没什么看头。”

周爷爷也知道自已提了不该提的,连连拍大腿,“是我冒犯,是我冒犯了!”

严奶奶神色淡然,“这有运动就会有人牺牲,咱们都是战友,不用介怀。”

说到这,陈爷爷才感叹般开口,“是啊,你两个哥哥都是第一批飞行员,就连两个姐姐都曾参与飞行,实乃满门忠烈啊!”

严奶奶眸光微动,好像想到了什么,声音低低的说道:“时间太久,已经记不清他们的脸了。”

那时候,不只是普通人拿起了武器,冲在前面的还有归国华侨,名门望族子弟,满腔热血,只为守护祖国。

杭景书眼圈微微泛红,觉得自已选择来当保姆的决定十分正确,在这群正能量的人身边,人自然而然也会抬头向前看。

晦涩往事浮云过,大步向前光明灿烂。

第10章 新来的不好惹

“小杭,你收拾完厨房,就帮我把楼梯扫一下”,早上杭景书手里还拿着抹布,于丽红就凑过来让她干活。

杭景书不明所以的眨眨眼,“红姐,你是让我给你帮忙吗?”

于丽红见状痛苦的捏着自已肩膀,“哎呀,小杭我这两天落枕了,你帮帮姐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