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重回八零,小保姆发家日常(157)+番外

作者: 不吃燕麦 阅读记录

两道身影一开始打的不分伯仲,但很快比较瘦弱的一方就占了下风。

脸虽然看不清,但是黑暗中的肌肉线条是真好看,打赢的那个腿也是真长。

“妈呀,这个人……”崔艳阳连声赞叹:“这身板子,不干农业可惜了。”

掰玉米都得比别人干得快。

杭景书很是纳罕,欣赏肌肉线条也能扯到专业上来,不愧是学霸。

学校的生活平淡中透着有趣,短短一个星期的时间,杭景书就和班上的同学都熟悉了。

大家对于省状元光环还是很在意的,课堂上杭景书也属于经常被点名的那个。

入学前老师都会看成绩,谁什么水平大家心里都有数。

学习成绩好的学生,天然就会受到更多关注。

周四上大课的时候,宋越也看到了隔壁班的校草,她本来就是心直口快型人物,见到人先是惊艳的“哇”了一声。

然后就拉着杭景书低声商量:“你说我去认识认识他怎么样?”

杭景书正琢磨书上的内容,抬头时发着懵:“啊?谁?”

宋越脸颊泛着浅浅的粉,示意杭景书往后看,本来大咧咧的人瞬间变得有几分娇羞。

杭景书装作不经意的转头瞟一眼。

嚯,果然帅。

这个说不了,真人比照片还帅。

这年头的帅哥不用做发型,也不化妆,就穿了件简单的长袖衫,全靠五官撑着,硬是帅出一条血路来。

青春就是要轰轰烈烈。

杭景书果断低下头去和宋越咬耳朵:“挺好!我看行。”

不管哪个年头,帅哥美女都是受人追捧的。

谁不喜欢好看的东西啊。

206寝室的人坐在前三排,这年头不流行逃课,大学学习氛围也很浓。

这位置每次都要靠抢。

崔艳阳看她俩低声嘀嘀咕咕,眼神看着黑板,身体却平移过来,压低声音加入讨论大军:“你俩又叨咕什么呢。”

察觉到一股冷风扫过,杭景书瞬间端正坐姿,眼神坚定地看向黑板目不斜视。

然后趁着老师写板书的空,飞快地写了张纸条塞到崔艳阳手里。

崔艳阳好奇打开:知慕少艾,越要行动。

都上大学了,才有空传小纸条,杭景书觉得也挺有意思。

206寝室四个人关系相处的都很不错,集体生活过着就是多姿多彩。

温城也听见两个人说的话,她人平时话不多,但观察人很细致。

面对宋越的蠢蠢欲动,她适时泼冷水:“越姐,冷静啊,那天打架的就有他。”

她声音不大不小,正好能让其他仨人都听见。

课堂上于老师正说到蓝莓,就看到第三排有三个女生齐刷刷转头看向另一边。

他没忍住用黑板擦敲桌子:“有什么话题下课再说。”

四个人立刻乖巧端坐如小学生。

看到她们都老实了,于老师才点点头继续讲课。

蓝莓……

83年才从国外引进了些优良品,因为气候问题,目前只在北方开始研究和种植。

目前还没取得什么关键性成果。

现在国外流行的东西都值得学习,从各种水果的引进,还有各种蔬菜种子等等。

杭景书听着听着,就想起了之前自已在严家种的蓝莓。

第141章 难道天生就适合种地?

办公室内。

于老师兴奋地站起来,目光紧紧盯着杭景书:“你再说说,你是怎么种出来蓝莓的?”

先是用打湿的卫生纸育苗,然后再分苗、定苗。

杭景书用的方法其实挺基础的,喜欢种花种菜的都会。

但蓝莓这个品种, 目前一般人接触不到。

当时引进的时候,只有吉农大和南京农大拿到了种子。

现在还在基础培育阶段。

外来的种子很容易有水土不服的问题,需要经过几年的驯化才能适应本土化条件。

而国内比较适合蓝莓生长的地方,就在长白山产区。

昼夜温差大,光照充足,深林土壤营养丰富,种啥啥好。

人是不是甜妹儿不知道,反正蓝莓是挺甜的。

杭景书的老家在哪?

冀北啊!

那地方的自然土质和东北不同,完全不符合蓝莓的种植条件。

她竟然也能种出来,这是什么。

这个人,她天生就适合种地!

于老师本来还觉得杭景书生的细皮白肉的,没准待不了几天就要转业。

结果,人家趁上学空隙就种出来了蓝莓?

挠了挠略稀疏的脑门,于老师觉得,这事得赶紧和其他老师说说才行。

没准就能从中获得什么突破!

于老师瞬间就坐不住了,他再次跟杭景书确定:“小杭同学,你知道蓝莓长什么样是吧?”

别说的挺好,最后拿出来的是其他乱七八糟的果子,到时候就闹笑话了。

杭景书:……

也理解,毕竟现在蓝莓还挺稀奇的,又不是几十年后,随便哪个超市都能买到蓝莓。

杭景书仔细描述了蓝莓的口感和大小,于老师这才放心喜滋滋地去找自已的导师。

结果在实验室内就被其他师兄师姐嘲笑了。

“小于,你就算愁研究生论文也不能这么乱说呀,蓝莓她一个农村学生去哪里见过?”

“对呀,现在蓝莓都是进口,冀北农村能吃到进口东西吗?”

接二连三的质问搞得于老师也不自信了。

别看他在学生面前还能被叫一句于老师,在这里也就是个小于。

“那我再去问问?”

于老师也摸不准了。

小杭是省状元,也不至于为了这事说谎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