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回八零,小保姆发家日常(215)+番外
外商和港商都很讲派头,杭景书她们是特意打扮了过来的,自然比另外几个穿汗衫的看起来靠谱点。
尤其是杭成刚和顾正国,俩人不知怎么的,不约而同的戴上了眼镜,看起来专业程度瞬间翻倍,好像什么商务精英。
来谈生意的人先都被引进到会议室,在这里几派人马开始相互打量。
唯独杭景书这组让人看不懂。
按理来说,主要谈业务的应该是男人,可为什么都围在一个小丫头身边?
那小丫头看起来不过二十来岁,难道,伍老板心里猜的越来越歪,莫非是哪个老板的小蜜?
那周围的人又是干嘛的?
保镖?
伍老板手心微微出汗,猜了一圈也猜不明白几个人的关系。
那俩男的如果是保镖还戴什么眼镜。
难道是为了伪装,还是装逼?
其实,除了杭景书她们是第一次来以外,剩下的三家都已经来拜访过好几次。
人来自五湖四海,目标却是统一的。
目的就是为了能和鹏达达成合作。
伍老板因为对这比较熟,就多看了杭景书一眼。
随即就收到了邝娇一个警告的眼神。
他满头问号却不知道从哪里开口搭讪
杭景书笑呵呵地坐在椅子上,随手翻阅着鹏达放在这的宣传册。
身后站着两男两女四员大将。
把伍老板和其他人看的一愣一愣的。
几个人看着挺年轻,但身上穿的衣服,手上戴的手表,都写着三个字——不好惹。
具体是真有钱,还是假装逼都摸不清,有人跟着搭话也被三言两语就糊弄了回来。
坐在这半个小时了,愣是连哪的人都没打听出来。
就知道肯定是北方人,说话都没什么重口音!
在会议室等了一个小时,杭景书才等到了今天来接见他们的人。
Ps.关于各个厂家的名字均为虚构,这里有点难写,今天请假在查资料。
第186章 签个合同看看实力
曹经理有些烦。
每天都要面对一群嚷嚷着要合作的。
等真正问起来,又都是一群小作坊。
鹏达的资质在整个深城都是数一数二的,这些小虾米过来干什么?
不是他看不起,是鹏达真的不缺这两块肉。
有得甚至连公司都没有,穿这个背心戴草帽就进来了。
只是外资企业,来一群土老帽干什么?
每次曹经理都会故意拖延时间,面对层出不穷的特殊情况,他实在是烦。
但今天,他一进门就愣了愣。
这几个西装革履的是谁?
杭景书笑眯眯地站起来打招呼:“你好,我是景兰公司的负责人。”
这个名字,当初杭景书是在电话里和王四兰敲定的。
本来她想直接用亲妈的名字来命名,但王四兰不同意。
俩人商量了半天,最终定下来了这个名字。
鸿景蓝图,寓意也还行。
主要是王四兰的生意越做越大,经营执照上总没个名字自然不行。
现在许多名字都是这样来取的,兰景,景兰,还是第二个叫着顺口些。
杭景书今天穿的也很正式,整套的职业装把人装扮的多了几分精明干练。
齐刘海梳成了侧分,去掉了几分学生气,职业装、手表把人装点的看不出深浅。
主要她身后还有四个,更看不出什么来历。
曹经理难得卡壳了几秒钟,然后就热情的迎了上去:“诶呀呀,失敬失敬,实在是不好意思,最近生意太忙啦!”
带着点出国深造的调调,一看便知不是普通人。
杭景书自然不会怯场。
礼仪法则第一条。
商业场上,如果女土没有主动伸手握手,那男土则不用握手,点头或鞠躬示意即可。
杭景书恶补过许多知识,面对类似国外归来的曹经理,主动伸出了友谊之手。
“你好,曹经理,我是杭景书。”
随后又微微侧身向他介绍了身后的四个人:“这几个分别是我的助手,和保镖。”
生意法则第二条:低位者先自我介绍。
如果说曹经理方才的主动打招呼,是因为她们衣装到位。
那杭景书这一套连招打下来,他的笑容就更真心实意了。
这姑娘,有道道。
主要是一点也不怯场啊。
对比其他来谈生意的,景兰公司倒真成了一股清流。
主要是搞得那一套很到位。
曹经理又象征性的跟其他人打了招呼。
但在场的人都明白,估计他们今天是没戏了。
坐下细谈几句之后,就都推脱有事走了。
什么小蜜嘛!分明是来炸鱼的!
搞洋人那一套倒是搞得阵仗挺大。
偌大的会议室,瞬间变得空荡起来。
杭景书不疾不徐,慢慢回答曹经理的问题。
“我们现在,在整个冀北有自已的营销方式,还租赁了一大片工厂,您也知道,工厂要和村庄相结合,这样才能创造更高的利润。”
让人心动的要点是什么。
这个是杭景书提前要搞清楚的。
杭成刚和顾正国在路上的时候,她可不止只会吃。
还研究和恶补了许多知识。
一说到这,曹经理果然来了兴趣:“哦?整个冀北?”
杭景书轻笑:“我们和稠州那边签订了经销合同,整个冀北都由我们整理发货,可以说都是我们的分销商。”
冀北地处华北地区,围绕北京,临近东北,与其他几兄弟并称为山河四省。
可能在后世不再闪闪发光,但在现在,人数就是消费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