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回八零,小保姆发家日常(225)+番外
“您找我?”
杭景书才跑完步回来,到包子铺门口还在微微大喘气。
老板娘人生的丰腴好看,做面食生意的,都有一把子力气,太瘦的肯定不行。
她热情招呼杭景书:“昨天你在这定了两屉牛肉包子,姨这就给你装啊。拿饭盒了没?”
牛肉包子?
杭景书云里雾里:“姨,我昨天没订包子啊。”
老板娘赶紧比划:“一个长得挺高大小伙子,说是收你所托定两屉包子,钱都给了。”
杭景书瞬间反应过来了,是肖然啊。
牛肉包子一屉10个,各个胖乎乎的暄软,静静的躺在笼屉里散发着香味。
突然就有了种被人真切惦记着的真实感。
两屉包子杭景书自然是吃不完,拿回去跟全家一块分享。
王四兰起来就熬上了豆粥,配着包子吃完,早上忙活也不会觉得晕。
王四兰看杭景书不说话,就先问:“妮,吃饭完去严家啊?”
杭景书放下手中的包子,打算和爸妈说自已的另外一个计划:“先不去呢,宝柱哥这两天来吗,我找他有点事。”
“啊?”杭仁山疑惑出声:“妮,你找他干啥?”
现在杭仁山是真的有点替闺女着急,但又着急不到点子上。
7月底8月初,正是收了麦子种玉米的时间,杭景书打算干一件大事。
“回家支大棚?!!”
王四兰两眼犯晕。
“闺女呀,你这玩具的事还没弄明白的,咋又去搞啥大棚了?”
杭景书挠挠头:“我这不是,想提前完成毕业作业吗呵呵。”
主要是得学以致用啊。
杭仁山也特别不赞同,他难得皱起眉头:“你这东一榔头西一杠子的,到时候啥也办不完可咋整?”
就算大学9月份才开学,一间玩具厂的事就够她折腾了,何必再去搞什么蔬菜大棚?
这孩子,咋有得时候成熟的可怕,有得时候又这么孩子气呢。
不仅父母不支持,就连杭成刚都觉得莫名其妙:“小妹,家里的事不够你忙活吗?”
还有空搞这些有的没的。
现在两处店铺都走上了正轨,王四兰好不容易有了些清闲时间,闺女又开始准备办厂。
办厂的事还没搞出眉头来呢,又要去鼓捣啥大棚。
这大棚到底是啥啊?
看王四兰额角青筋直冒,杭景书赶紧安抚:“妈,就是个毕业作品。我不想现在鼓捣啥。”
还不想鼓捣啥呢?!
那种地是随便能鼓捣的吗?
别以为学了一年的农业就行了,在田地方面,王四兰根本信不过自已的闺女!
年轻人能会种什么地!
都是跟着家里干活的。
现在家里的地随着王福琴他们一家种粮食,每年还能顺带交公粮,家里还能留下粮食吃。
夫妻俩都吃惯了这一口,冷不丁要自已买粮食吃,根本不习惯。
搞那啥大棚,不就是土温大棚吗,村里也不是没想搞过,但它不赚钱呀。
咱们王总虽然深耕了小商品渠道,但对于闺女学农业这件事,其实心里也是不支持的。
只不过她知道闺女有主意,这些事不一定她说了就会听。
她现在对于闺女上大学就是觉得她在镀金,闺女家家的找一个稳妥的铁饭碗也不错!
反正家里也不愁钱花!
稳定的铁饭碗,还是老一辈心里最好最合适的工作。
但杭景书是谁?
对自已未来每一年都有精准规划的人。
如果她不是自已闺女,王四兰都会怀疑,这丫头是不是背后有人给她下达什么任务,不然咋就这么闲不下来呢?
杭景书微微一笑,二十来岁正是拼搏的年纪。
休息什么休息,全都给我起来干活!
没听说那个富豪是莫名其妙就富起来的。
不管咋地,先把活干完再说。
别看王四兰嘴上说着干这些没用,但还是很疼闺女的。
下午杭景书就在大厦看到了许久没看到的宝柱哥。
宝柱有些不好意思的挠挠头:“小杭妹妹,你找我有啥事?”
杭景书笑眯眯的打招呼:“宝柱哥,最近忙不忙?”
王福琴和王四兰俩人住隔壁,小时候,杭景书还真是总跟在宝柱哥后面玩着长大的。
只是后来,杭景书学越上越好,倒是跟宝柱哥渐渐不在一块玩了。
小时候的情谊很奇妙,即使记不清楚一起玩耍的细节,也会天然的多一分信任感。
林宝柱生的很壮实,现在是机械厂的工人,接到电话的时候也挺惊讶,没想到小杭妹妹还有专门找自已的一天。
林宝柱憨厚地挠挠头:“家里不忙,你们家的留下的地,我们也捎带手的都种上了,这个你放心。”
虽然王四兰和王福琴都姓王,但两家现在唯一的联系,也就是杭家在村里留下的那点地了。
林宝柱虽然曾经特别喜欢小杭妹妹,但他也不是自恋选手,不会认为人家找他肯定是看上他了。
肯定是有别的事。
现在机械厂是真的不忙。
甚至可以说是很闲。
不然林宝柱还真不一定有时间。
最近几年,各种国营厂子的效益愈发不好,到处都是三角债,员工工资都是捏着鼻子才能发出来的。
工厂朝银行贷款才能继续运行,这是明显走下坡路的征兆。
林宝柱也不是不着急。
但也没啥好办法。
那可是铁饭碗,签了合同的。
总不能说不干就不干了吧?
杭景书不绕弯子:“宝柱哥,我对家里地有点新安排,你能不能帮我个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