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回八零,小保姆发家日常(233)+番外
现在大家对生活质量的要求都慢慢在提高,下意识认为国外的东西就是好,抓住这一点,自然会成功。”
现在的主流就是这样。
其实说的挺好,等真正筹备起来,杭景书还真是有点迷茫。
她是真没干过啊。
严爷爷沉默了一阵:“这行发展前景不小,小杭,你是真打算干是吧。”
“当然了!”杭景书回答的斩钉截铁。
“我们在粤城那些天,顾大哥和我哥几乎跑遍了深城内所有的工厂,我整理了许多资料,做足了市场调研的准备,不是随便说说的。”
最后严爷爷拍板:“嗯,过两天你把资料拿来我看看。”
这是?
顾正国朝杭景书眨眼,示意等出去再说。
听严爷爷这么说,杭景书哪里还坐得住,一门心思的想要回去拿资料。
顾正国笑嘻嘻地送她出门:“小杭,咋样,哥靠谱吧?”
之前,因为和鹏达合作不顺的事,杭景书还真有几分焦头烂额。
但现在,好像一切都莫名好起来了。
“顾大哥,你也太厉害了”,杭景书狂吹彩虹屁。
她根本没想过能拉严家入伙。
但顾正国却和她是另外一种想法:“小杭,要搞就搞个大的,你计划做的挺好,但就有一点,拉不下脸皮。”
杭景书微微一晒:“顾大哥,是我没考虑周全。”
俩人慢慢走在大院里,顾正国摇头:“不是你没考虑周全,而是你不愿意。”
为什么不愿意,因为不想浪费了和严家的这点情谊。
她一直把这个当做后手。
可现在看来,事情好像并不是这样的。
顾正国从小在严家二老身边混,自然知道他俩的性格:“爷爷奶奶都是能接受新事物的人,而且,你也没有滥用彼此之间的那点情分。”
杭景书对于严家是什么?
是一个曾经很认真干活的保姆,如果她不知轻重的事事都找严家帮忙,估计现在连大院都进不来了。
人和人之间的情分是越用越浅的,尤其是在双方关系不对等的情况下。
顾正国说的也很有道理,她现在筹办的这个事,不管落在哪个单位头上都是大好事。
创产增收,是开会说过,要未来重点扶持的。
有这种好项目,当然是跟信任的人合作更靠谱啊。
杭景书也想明白了,顾正国这是点她呢,她很郑重的跟顾正国道谢:“顾大哥,谢谢你提点我。”
顾正国连连摆手:“这事可不是提点两句就能成的,我跟你合作,也是因为这项目确实足够好。”
在他看来,小杭哪都好,就是有点倔。
不过,也正是因为这点倔,才会让严家二老那么喜欢。
严家从严老爷子退下来之后就很低调,两个儿子虽然现在成绩都不错,但明显后继无力。
如今孙子辈只有严承安一个长了起来,他们也确实需要一个好项目来给自家后辈增添底气。
两方碰一块,也能算是共赢。
第194章 按就要按死
严家这几年是明显不如之前的,严老爷子退下来之后,两个儿子虽然还活跃在场面上,但孙子辈明显是后劲乏力。
儿子的姻亲都是战友的女儿,甚至还有托孤的,严老爷子本来是想拉人一把,结果却差点把自已家越拉越下。
严家不靠关系,自然就会那些带姻亲连襟的比下去。
在官场浮沉,有时候实力算不上最重要的。
所以,在孙子辈,严老爷子格外的小心谨慎,不管是孙子还是儿子,都想挑门当户对又合适的。
之前孙女也想拉严老入伙,但那两个年轻人明显不靠谱,上下嘴皮子一碰就想拉人去做人情。
做生意哪里是那么简单的事?
本来严家的身份就特殊,要是因为这些事搞得名声不好,那才是真的晚节不保。
也不怪严老心狠,主要是孙女和她那对象都不靠谱。
这不在深城折腾了一年多的时间,最近还不是灰溜溜的跑回来了。
严老爷子岁数已经不小了,早年打仗,浑身落下的都是病痛。
如今虽然看着好像还不错,但身体怎么样,大家心里都清楚。
大外孙子严承安是严老最看重的,几乎就是当孙子养大的,人家也的确是争气。
就连杭景书这生意,严老爷子也是让严承安掌过眼的。
光靠顾正国那张嘴皮子,估计严老根本不会动心。
如果这事真能办成了,没准二儿子还能往上走一走。
杭景书倒不在乎这些。
严家伸出橄榄枝,必然是为了得到些什么。
她拿到了她想要的,严家也能得到他们想要的,这叫合作共赢。
如果有人莫名其妙的只把好处送给你,那可就需要警惕了。
这世界上没有永远的敌人,只有永远的利益。
回到家里,杭景书专门誊抄了一遍市场调研的材料。
等她揉着脖子抬起头来的时候,天都已经黑了。
王四兰骑着自行车才回到家,就看到自家闺女晕晕乎乎的出来了。
“这是咋了?”
杭景书拿自来水冲了把脸:“没事,整理材料着太入迷了,现在有点晕。”
王四兰拎起水壶倒了两杯白开水:“喝点水缓缓,你爸和你哥也该回来了。”
“嗯”,杭景书捧着杯子发呆。
王四兰看她没说话,就问了问:“妮,你准备啥时候返校?哦,对了,前段时间王家那小子还找你来着呢。”
王家那小子,王冲云?
杭景书放下杯子:“他还来找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