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回八零,小保姆发家日常(232)+番外
“奶奶,这是鲁城特产的桃子,您有空尝尝。”
严奶奶戴着老花镜,认真的端详杭景书:“瘦了,最近太忙了吧。”
顾正国去粤城的事没瞒着人,严家二老自然也知道小杭在鼓捣什么。
杭景书轻笑:“来回折腾瘦点就瘦点吧,把钱赚到手才是真的。”
看她这么实诚,严奶奶忍俊不禁,拿手指虚点着她:“你呀~你呀。”
于丽红有眼力见儿,俩人聊天的时候,就把桃子洗好切好端了上来:“小杭拿来的桃子真好呢,切的时候厨房都是香味。”
严奶奶睨了于丽红一眼:“嗯,你也去吃吧。”
于丽红笑嘻嘻地到厨房去和小阿姨边吃边聊。
又问了问学习情况,俩人还聊了几句粤城的事,严爷爷就回来了。
老头还是那么精神,虽然比去年看着瘦了点,还精神好得很。
“小杭来了啊!今天安子也回来,他算是有口福了。”
严爷爷大马金刀的坐在沙发上,上过战场的人总是眼神犀利:“嚯,小丫头长大不少啊。”
杭景书笑呵呵的递过去水果:“瞧你说的,长了点经验罢了。”
严爷爷喜欢吃甜的,但平时小阿姨做的拔丝总是不对劲。
今天算是碰上了。
午饭上桌,糖醋排骨、爆炒花甲、木须肉、烩两鸡丝、糖醋里脊、干煸四季豆、葱椒鱼片、最后是仔姜老鸭汤。
南北风味俱有,照顾了家中每个人的口味。
严承安仍然是清瘦沉默,只不过扒饭的速度比平时略快了些。
“小杭这手艺,真是没的说”。
严家热闹,自然少不了顾正国,他捧着碗眉眼带笑调侃杭景书:“看来不管干啥,手艺都没丢。”
杭景书现在跟顾正国更熟悉,闻言也不让着他:“看来我还得回来经常锻炼锻炼手艺呀,不然有些人可是会挑刺的。”
饭桌上你来我往,除了聊天,还有顾正国插科打诨,一顿饭吃的大家都眉开眼笑。
这回杭景书不用跟着去刷碗了,就坐在沙发上和大家一块聊天。
严爷爷轻啜了一口茶:“行了,聊聊你们鼓捣的事情吧。”
今天来还有这节目?
杭景书不明所以的看向顾正国。
他们之间的股权已经确定的差不多了,彼此占比都已经规定好,这时候严家下场,恐怕不好处理吧。
杭景书虽然有些惊讶,但也立刻反应过来了严爷爷的意思。
“我们这次去深城,是为了去看看那里玩具厂的运行模式,想在这边也开一个。”
杭景书边说边看顾正国的脸色。
见他神色如常,才继续说下去。
“我是想着,能够和鹏达达成合作是最好的,如果不行,就再想别的办法。”
如果不是暑假快要结束了,杭景书还真想出国去看看。
现在出国没有那么麻烦,尤其她这种大学生身份的。
严爷爷摩挲着手里的杯子:“你是说,想在本地开展一家民企,走和鹏达一样的出口路子?”
杭景书摇头。
那简直是费力不讨好嘛!
鹏达所在的地理位置那么好,景兰想要去竞争同样的海外市场,那简直是不自量力。
即使后世,也是菀城那边造玩具最厉害。
见杭景书摇头,严爷爷就没有再追问,认真听她说起来:“鹏达的运行模式是外资企业模式,咱们内地没办法完全复制。
而且冀北虽然有港口,但远不如粤城那边方便。
我想要的,是国外玩具的直接授权。
和鹏达联系,也只是为了能够更加了解外资企业的运行模式。”
严承安细长的手指轻轻敲击:“所以,你是想筹办一家本土企业。”
野心挺大啊。
怪不得要拉人一块投资呢。
这明显不是杭景书能筹办起来的。
严承安说的是杭景书的最终规划,可谓是一针见血。
她不否认:“没错。”
本土企业,没有外资,但要和外资合作。
每个字都听得听清楚,但连起来就是让人咋舌的野心。
严爷爷更感兴趣了:“你怎么会有这种想法?”
杭景书嘿嘿一笑:“为了赚钱呗,来回倒腾小商品才赚几个钱,要做就从源头做起嘛。”
脑子里有许多东西她都不能说,她的目标也没有多宏大,大佬吃肉,她在旁边能蹭上一块就行。
冀北的地理位置摆在这,孩之宝肯定不会选择和她独家合作,如果想要分一杯羹,就得提前布局才行。
一个月内就能创下百万的销售额,就问谁能不眼红?
80年代的钱多值钱啊,有了这笔启动资金,后续不管做什么都更有底气。
“好!”,严爷爷激动地拍了拍沙发扶手,“年轻人就得有这股拼劲才行!”
杭景书静静的听着严爷爷的下文,他肯定不会突然问起这些。
果不其然,严爷爷停顿了一会,就开口了:“这件事,估计光靠你和小顾是挑不动的,还得市里也跟着插手才行。”
严爷爷早年参加过革命,如今虽然已经退了,但自家的人脉仍然还在。
他有两个儿子,一个就在凤城内当领导,这件事办成了也能算政绩一件。
毕竟脱贫的口号已经喊了出来,地方政策就得跟上。
这些事要做就得趁着市场空白期做起来,不然等别人反应过来,这些好事就都是别人的了。
商业巨鳄之所以能快速崛起,就是因为做了别人没做过的领域。
严奶奶读过书,对国外的情形也有所了解:“玩具这一行当,肯定会越来越有的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