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重回八零,小保姆发家日常(252)+番外

作者: 不吃燕麦 阅读记录

这下也激励了很多农村女娃,也让很多家长看明白了一件事。

以后还得让孩子多读点书啊!

不然以后找工作都不好找。

杭景书明白杭仁山的意思,怕是莫小娟受了刺激,以后不如意了再来找杭家的麻烦。

她倒是不怕这个。

真以为当保姆是什么好干的活计呢?

遇到严家那样的好家主还好说,要是遇上不好说话的人家,还且有的折腾呢。

这些杭景书根本就没有多少闲心去管,自已的事都还忙不过来呢。

做事不能只有一个计划,要多做几个预案,把未知的东西都考虑进去才行。×

眼看就要开学了,杭景书只能把这些事都交给顾正国去办。

反正都入伙了,干活吧你就。

好在顾正国也够给力,人脉不是假的,已经开始着手准备出国的事情了。

兄妹俩都面临开学的事,杭景书攒了一肚子的问题想要回去问小于老师。

如果小于老师不知道,就去再去问岳红梅师姐。

在家里搞蔬菜大棚的事也得人盯着,越临近开学,杭景书越忙的团团转。

杭成刚却有些不乐意开学。

书本上的知识学的太深太晦涩,可他这一个暑假学到的知识,却比两年内学的东西都管用。

书本是有滞后性的。

尤其对于他们这个专业来说。

国外的设备是一直在更新换代的,他们书本上的那些,早已经是别人淘汰过几轮的东西了。

这次去深城,杭成刚才见识到了新世界。

京市,也不是什么都先进。

机械设备这一块,要走的路还很长。

杭成刚从深城回来后,眉头就很少松开。

临近开学,杭景书自然要劝劝:“三哥,最近你在想什么呢?老是不高兴。”

兄妹俩打小就亲,杭成刚自然不会瞒着她:“我在想,还得多久才能追上国外。”

杭景书默然。

兄妹俩齐齐抬头看着四合院内方方正正的天空。

和小山村的天地完全不一样。

盛夏烈阳,蝉鸣阵阵,杭景书笑得很开心:“哥,咱们家从小山村搬到市区,只用了两年。

这是咱们全家的努力。

几个人努力就能过上更好的生活,国家层面的事,是一群天才在努力,肯定能追上,能超越。”

这话还真不是杭景书在画大饼。

使命必达东风快递,北斗系统,31马赫精准打击,这些都是咱们鼓捣出来的。

天才聚一堆,什么搞不出来。

漂亮国搞了一堆概念性东西,以为能逗着咱们玩,结果到最后,咱们还真给搞出来了。

这咋整。

唉咳咳咳,这个领域的第一,我们就先毫不客气拿下了哈。

杭成刚没想到妹妹会这么说。

他有些发愣,细细品味之后瞬间就激动了:“小妹,你说的没错!我一定要好好学习,争取超越!”

杭景书啃着冰棍发呆:这怎么突然励志起来了。

其实她在发愁另一件事。

肖然给送了一筐桃,她可答应人家给带凤城特产了。

可特产是啥?

总不能去国营饭店打包个肘子回去吧。

夏天太热,会不新鲜啊。

凤城是重工业城市,扛袋子化肥回去也不现实。

也没有什么家喻户晓的特产,京市烤鸭,津市狗不理,凤城……

凤城杭景书掰着手指头,也没能找出一样特色能带走的东西来。

最后,小杭愣是跑到点心铺子买了点酥糖拿着走了。

这也勉强能算礼轻情意重吧……

8月底,秋风飒飒,杭景书回来时一身轻松,出发的时候又变成了大包小包。

王四兰再给闺女打扮这方面毫不吝啬。

刘康媛那有什么新鲜的样式,就得买回来让闺女试试。

当然,300块钱的大衣,现在王总也能眼睛都不眨的批发好几件了。

三个闺女都得穿不是。

等杭景书下车的时候,就碰到了等在站台的肖然。

肖然这个暑假似乎黑了点,头发打理的干净板正,不细看的还以为他是当兵的的。

白衬衫穿在他身上显得挺阔有型,明显是特意打扮过的。

“小杭!”

下车就看到肖然笑呵呵地跟自已打招呼。

杭景书眼睛着实也跟着晃了晃。

人还没反应过来,包就已经被肖然拎在手里了。

杭景书发现肖然手里只有自已的行李,难免好奇:“你早来了?”

肖然人高马大半护着杭景书在前面开路,人群中摩肩接踵,杭景书这里却难得是一片净土。

带着杭景书穿过息壤的人流,肖然才停下来跟她说话:“我提前两天到的,猜你应该差不多这时候来,这两天就偶尔来看看。”

担心杭景书不好意思,肖然又赶紧解释:“我在家里待着也没事,趁着桃还有,就正好给老师们带了点。”

杭景书点点头,人家这么说,就是不想让她太往心里去的意思。

早上出发,现在又到了晚上,两个人拿着行李安静的往学校那边赶。

杭景书本来打算坐公交车回去的。

现在肖然来接,俩人就打算骑行车回去。

天色渐晚,面对街边亮起来的招牌,杭景书提议:“肖然同学,我请你吃饭吧,不能拒绝啊。”

听她这么说,肖然反倒笑得更开心了:“行啊,吃什么。”

街边小店招牌暖洋洋的,杭景书视线里出现一家:“牛肉汤吧,来几个烧饼。”

肖然也喜欢这口,闻言也不推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