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重回八零,小保姆发家日常(259)+番外

作者: 不吃燕麦 阅读记录

本以为景兰是跟在后面凑热闹的,怎么现在成了在场上当家做主的了?

德国代表和鹏达曹经理集体懵逼,不是兄弟,你这气势这么足,办事这么怂啊?

其实他们不知道,日资代表是真被唬住了。

今天景兰公司的人已出现,就给每个人都发了一份计划书。

和其他人干巴巴的文字不一样,杭景书深知宣传的力量。

直接把冀北的市场分布图搞成了彩印版本,还有自家的商铺和厂房。

深城的外资购物超市成本才50万,一条生产线也想要这个价格?

想都不要想。

不然就连技术和专利授权一起给。

杭景书的理想价格是20万之间全部拿下,所以在气势这方面,绝对要拉满。

此次合作,是三方牵头,深城政府、凤城城府和民营私企。

深南实业的实力最豪横,景兰的准备最充分。

现在摆在日资、德国和鹏达三方的问题很明显,这俩桃该怎么分。

日资肯定是想要深南这棵大桃子,但态度又不能太强势,否则让另外两个转头去跟景兰合作,也是他们不愿意看到的。

如果可以,日资甚至想全盘吃掉。

但这又要顾及到同行的想法。

一时间,竟然谁也没敢有什么动作。

能让日资企业陷入纠结的原因很简单,景兰的计划书做的太完美了。

如果现在不是在谈判桌上,日资企业甚至直接就想挖人了。

这份计划书不论是从规划前景,还是在重点项目上,都写的条理分明,让人看着就心潮澎湃。

他们耍横,也不过是想试探下这次合作的底线。

显然,如果他们撤出,德国和鹏达就能一人分一个大工程。

有了钱,就能潜心搞研究。

等这俩拿着钱壮大起来,还能有自已什么事?

所以日资代表不能走。

深南此次也只是派了一个部门经理来。

每个人都有自已想要的,都想让别人退步,自已得力。

但博弈显然没有那么简单。

在场的几方,再度陷入了漫长的拉锯战。

不过这次,景兰也站在了谈判桌上。

杭景书笑呵呵地抛下惊天巨雷:“我知道各位的时间紧迫,我们谈判的时间只有七天。

七天之后,这个项目可能就会被无限推迟。

如果你们想要达成合作,就听听我的价格。”

在场的几方面面相觑。

深南的业务经理面上笑呵呵,这次的工作真省事。

室内安静了好半晌,大家都在心里琢磨,就连杨秘书都默默的站在了杭景书身后。

少年壮志凌云,初生牛犊就敢上谈判桌。

曹经理擦擦汗,他这前浪得有点危机感了啊。

杭景书说完,就开始安静看策划书,看样子好像根本不着急。

在场的人都是冲着赚钱来的, 都是打工人又不是老板。

德国企业对此适应的很快,他们看完计划书以后立刻表示:价格有的谈。

骨折价也行。

重要的是合作要达成。

鹏达曹经理更是头如捣蒜:“杭总的魄力让人佩服,价格自然也好说。”

日资翻译擦汗,坏了这波冲我来的。

杭景书报出的价格让日资代表勃然大怒:“你们这是在开玩笑!

你们的政府也这样想吗!”

不过这次他也学聪明了,即使在不愿意,他也只是用拍桌子的方法来表达自已的愤怒。

说走就走,结果还不敢走什么的,实在是有点丢人啦!

谈判从大早上一直坐到晚上,杨经理晚上拖着疲惫地步伐从会议室出来,腿都是软的。

这景兰科技的负责人胆子是真大啊。

平时他们进行招商引资,不说捧着人家外商吧,也是特别的尊敬客气,谁敢这么跟外商说话。

生怕一个不愉快,这门生意就告吹了。

现在国内都在铆足了劲的搞事业,谈判崩盘是政府最不想看到的画面。

偏偏杭景书今天用的这招就好用。

她一点没惯着,日资的企业反倒没脾气了。

杨经理挠挠脑袋,心里暗想难道他们就喜欢这个调调?

又是一天一无所获。

顾正国眉头紧皱:“小杭,咱们这么做,会不会到最后什么都拿不到啊。”

杭景书回答的斩钉截铁:“不会,一定会成功。”

杭成刚难免好奇:“你怎么就这么肯定,万一人家真不跟咱们合作了呢?”

邝娇在几个人身后嘎巴嘎巴的啃饼干,杭成刚听见声音回头看了邝娇一眼。

邝娇把自已的饼干递过去:“你吃吗?”

这副无忧无虑的样子让杭成刚一阵气闷:“不吃。”

都什么时候了,还搁这吃饼干呢。

邝娇无辜眨眼,心想我就是个干活充人数的,这场面她是一点话插不上。

如果让她威胁或者揍人都还行。

杭成刚无奈回头继续看着妹妹等答案。

杭景书指了指已经挂出来的《变形金刚》宣传画:“孩之宝是一定要打开中国市场的。

而我们又有政策,纯外资的企业进入不了内地,必须要合资。

优势在我们。

而且我们的要求一向是,谁提供技术就买谁的产品。

只要价格谈好了,一切都有可能。”

玩具本来就是新兴产业,日资想要分一杯羹,就必须拿出技术和诚意来。

杭景书看看着身边的几个人,转而问起了顾正国另外一个问题:“顾大哥,你车票买好了吗?”

顾正国点头:“买好了,凌晨出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