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重回八零,小保姆发家日常(51)+番外

作者: 不吃燕麦 阅读记录

至于杭景书描述的小挂饰倒是没见到,但王四兰批发了不少钥匙挂钩,还额外进了二十个圆环挂钩。

那些毛线碎布头,可以用来织新的小挂饰,还能用来做娃娃。

这回去稠州,王四兰不仅买东西,还专门去看了商场里的贵东西,原来娃娃能卖好几十块。

还有各种金属的车玩具,真是让人眼花缭乱大开眼界。

有了这些东西,就可以做最新的小挂饰,还能用纽扣当眼睛做娃娃。

一大包碎布头算是捡漏,王四兰到了外面脑袋活跃的过分,竟然找到了周边的制衣厂,花两毛钱收了许多边角料回来。

边角料拼一块能做沙包,还能拼成小挂饰,总归不会不浪费。

王四兰越想越觉得心情澎湃,这些东西如果能都卖出去,自家的存款保守估计最少能翻一番。

杭景书本来想中午请假带爸妈去国营饭店吃饭的,王四兰坚决不同意。

眼看要到了中午做饭的时间,王四兰赶紧催闺女回去,顺带还从身上掏出两袋海鸥牌洗头膏塞到杭景书手里。

“我听他们说城里的姑娘都用这个,咱闺女也得有!”

说完带着杭爸头也不回的去赶车回家了,留下站在原地哭笑不得的杭景书。

唉,这亲妈,真是雷厉风行啊!

估计过两天就得带着新挂饰去找刘康媛了!

听见门口有动静,于丽红从客厅出来,就看到杭景书拎着菜进门,“小杭,你咋回来了?”

不是说去火车站接爸妈么,这么快就回来了。

杭景书十分无奈回答:“爸妈不肯跟我去吃饭,我只能买点菜回来做饭了。”

于丽红轻笑,轻拍杭景书肩膀安慰:“爸妈是这样的,一听说去国营饭店保准舍不得,但平时还总嘱咐咱们吃好点。”

谁说不是呢。

正好时间还来得及,杭景书进厨房把木耳泡上。

刚才在农贸市场买了蒜黄,准备中午做蒜黄木耳炒鸡蛋。

炖东西时间不够,杭景书就准备中午多做几个炒菜,然后上锅再蒸些两掺馒头,掐着时间还做了碗肉沫水蒸蛋。

下午杭景书照例来到客厅看书,却发现严奶奶在客厅朝自已招手。“小杭,你过来,奶奶有话和你说。”

第48章 适当接受别人的善意

杭景书拿着书听话的靠近。

严奶奶轻拍身边的为主招呼她:“过来,坐在这。”

这是要和自已谈心啊。

杭景书先把手里的书本放在一边,然后才坐到严奶奶身边。

严奶奶是个和蔼的老人,握着杭景书的语重心长的说:“小杭,我知道你是个要强的孩子,但上学的事是大事,不能因为赚钱,就不去学校上学。”

可自已的情况,杭景书咬唇,严奶奶这是要辞退自已吗?

想到这种可能,杭景书就觉得有些舍不得。

两位老人慈爱和蔼,平时根本不挑剔,相处起来就好像自已的长辈一般。

杭景书忐忑地问严奶奶:“您是要辞退我吗?”

严奶奶没想到女孩会这么问自已。

看她眼神里满是忐忑,就知道她想岔了:“奶奶的意思是,你白天安心去上学,然后晚上再回来做饭,这样既学到了知识,还能赚钱,不是更好吗?”

这样自已就成了占便宜的了,杭景书想都没想就要拒绝,“不行,严奶奶这样……”

严奶奶止住杭景书的话头:“好孩子,人遇到有人相助的时候,要知道借势而起,况且奶奶也喜欢你做的饭,咱们这样两不耽误,等寒暑假的时候,你再多做些好吃的。”

杭景书还是觉得这样不好。

最后两个人来回商量许久,终于决定下来。

杭景书每天负责做早饭和晚饭,现在的工资是60块,酌情减少到40块。

即使这样,也比杭景书去饭店打工好多了。

她从心底里感激严奶奶。

对于明天去市一中考试,杭景书心里没什么负担。

不过是再考一次罢了,只要实力在,真金不怕火炼。

相较于杭景书的坦然,漆主任和蔡老师却迎来了一个失眠的夜晚。

第二天顶着黑眼圈出现,还把在办公室的孙老师吓一跳:“主任,蔡老师,你俩这是昨天干啥去了?”

这话说得非常有歧义,办公室其他人瞬间看过来。

漆主任今年四十多,见状摆摆手:“还不是为了那个插班生。”

今年的高考, 县二中出来个杭成刚,余下还有6个考生都上了本科。

市一中本来就是凤城招牌,又是省重点,才出了10个本科。

尤其今年的考试第一次列入英语,数学试卷又那么难,可以说让许多考生叫苦连天。

好不容易出现个稳扎稳打的苗子,漆主任当然不想放过。

整晚翻来覆去惦记的,就是想说服杭景书好好来学校上学。

蔡老师也是因为这个。

不过想到在严家时杭景书坚决的态度,俩人又觉得很难,双手托腮齐齐叹气:“唉~”

上次提出异议的周老师见状安慰道:“没事,也许孩子到这看到咱们的教学环境后, 就改变主意了呢。”

蔡老师无奈抬头看了周老师一眼,心想你不懂,那孩子,看着就知道是要强的。

哦不,应该说是十分要强。

周老师还想说什么,就听见有人敲门,打开门发现是一班班长王冲云,身后跟着的正是今天要来考试的杭景书。

蔡老师早自习就安排了王冲云到点去门口接人,接到杭景书的时候也很惊讶。

他们班要来插班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