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重回八零,小保姆发家日常(57)+番外

作者: 不吃燕麦 阅读记录

英语这科目本来就是新加上的,不少人看到Abcd就眼晕。

别说写英语作文了,就连跟着读都读的乱七八糟。

这玩意歪七扭八和小蝌蚪似得,甚至有人觉得比上一辈的俄语好难学。

而杭景书之所以英语小作文写的不错,完全是因为上辈子要辅导孩子功课。

现在又回报在自已身上,也算是没白学。

比起县二中艰苦朴素的条件,市一中是当之无愧的财大气粗,录音机直接采购了三台最新款的,供几个班级来回交叉使用。

高三的生活比想象中的要更加富有挑战性,除去不算友善的吴天明外,其他人对杭景书的态度还算温和。

市一中的教学方式比县二中更科学,更专业,不愧是这个年代的省重点。

叮铃铃……

最后一节课的下课铃响起,杭景书收好书包就准备回严家做饭。

她还惦记着家里的芥菜疙瘩呢,得回去看看晒的怎么样了。

秋高气爽,杭景书一路走回严家,心情也好得很,就是不知道爸妈那情况如何了。

还有三哥寄来的钱,杭景书也打算都拿回去,当做王四兰的进货资金。

路过报刊亭,想到严爷爷平时最爱各种报纸,杭景书挑了家里没有的报社买回去,结果正巧在门卫处,碰到了正等在那的王四兰。

“妮!”王四兰还没从买卖成功的亢奋中抽离出来,看到杭景书就朝她兴奋地招手。

杭景书快走几步跑过去,不着痕迹地把布包里的书本藏在身后,才笑着和王四兰说话:“妈,看你笑得这么开心,肯定是生意不错吧?”

面对老闺女,王四兰自然是乐呵:“好得很!趁着周六日人多,我和你爸把这批小商品都卖的差不多了,今天又买好了火车票,明天就去进货!”

看到计划有条不紊的进行,杭景书自然是高兴不已,连连抱着王四兰的胳膊撒娇。

但王四兰很快就发现了不对:“妮,你这是干啥去了,怎么还是从那边过来的?”

第53章 这合理吗?

农贸市场不是那个方向,这个点闺女到底去哪了?

杭景书拿出报纸放到王四兰眼前晃晃,“我去邮局拿三哥给我的信来着,顺便还给严爷爷买了其他报社的报纸。”

杭景书说完,又从上衣自已缝制的内兜里拿出准备好的40块钱塞在王四兰手里。

“又给我钱干啥!上回给了那么多,妈不要!”王四兰看闺女递过来是钱,赶紧往回推。

上次闺女塞过来的钱王四兰还没舍得花,知道再给小闺女肯定不要,王四兰就想着给闺女攒起来当嫁妆。

当父母的,咋能占孩子便宜?

杭景书不由分说,直接用力塞进王四兰手里:“妈,这是三哥寄回来的钱,他说在京市当家教赚钱了,下个月就不用寄钱过去了。”

听到是儿子寄来的钱,王四兰心里也跟着一紧,随后更坚定的拒绝这笔钱:“他在大学哪里还能有空赚钱?妮,你快给刚子写信,让他顾好学习就行,爸妈还能干,用不着你们补贴家用!”

说完,王四兰只觉得眼圈发酸。

俩孩子上学的时候勤工俭学,现在更是有点钱就想给家里拿回来,这都是辛苦钱,当爹妈怎么舍得收下?

王四兰没上过学,不怎么识字,小时候倒是跟着闺女学过点,可写信读信还是不行的,只能让闺女给儿子写信过去。

在外面上学哪哪都要钱, 王四兰从兜里拿出两张大团结来塞给杭景书:“妮,这钱你再帮妈给你哥寄回去,叮嘱他要吃好喝好,别不舍得花钱!妈现在能赚了,咱们都好好努力!”

说完看闺女没露出不满意的神色来,王四兰又赶紧补充:“等妈这回进货回来,给你带最流行的发箍回来!”

“等妈再攒攒钱,你就还去复读,我和你爸供着,咱们家不要孩子的钱,只要你们俩好好的,爸妈就开心!”

王四兰对这个四个孩子要求一样,结了婚就好好过日子,不用惦记着娘家,没结婚就好好学习,家里有钱就努力供。

自已小时候受过的委屈,绝不让儿女再承受一遍。

要不是需要进货,王四兰还想给闺女买件毛呢大衣穿穿,即使不是羊绒混纺的,穿着也好看啊!

但杭景书给钱,是有自已的考量。

“妈,你听我说,这钱你拿着去买辆自行车,别人家二手的也行,买新的也行。”

现在王四兰开始做生意,肯定避免不了到处跑,买个自行车简单还省事。

这年头人的耐性都很强,骑一两个小时的自行车根本不在话下,有了自行车,王四兰来市里也更方便。

上次自已塞的钱,爸妈肯定没舍得用,再加上这回三哥寄回来的钱,买辆自行车基本就够了。

看王四兰还是不想要,杭景书从实际角度出发劝她:“妈,你现在做生意来回跑不方便,做车也需要花钱呢!不如买个自行车,到时候哥放假回来拉行李也能用。”

这倒是说的在理。

王四兰是想买自行车,不过得等手里钱在富裕点。

周六日这两天王四兰把手里的货基本都清空了,还剩下那些碎布头和纽扣,是要做手工用的。

这两天进货来的200个发卡全部售空,因为是带装饰的新花样,每个卖两块,总共是400块钱。

绑丝带的大发卡卖的更贵,虽然进货价就一块多,但能卖到五块钱。

20个绑带发卡就是100块。

还有些两大捆各种颜色的头绳,小镜子,指甲刀,就连圆环挂钩加一块也卖了80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