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重回八零,小保姆发家日常(58)+番外

作者: 不吃燕麦 阅读记录

幸好钥匙挂钩王四兰没拿出去,不然也得被买完。

王四兰很有信心,自已再跑一趟稠州,肯定赚的更多。

“妈当然知道要买自行车,你也知道小商品赚钱,妈哪里还用的着你俩给钱?”王四兰态度很坚决,“明天爸妈还去进货,等回来我们就买自行车,你放心吧!”

见状,杭景书也不再多劝什么,转头开始叮嘱王四兰一路小心。

看着亲妈逐渐走远的身影,杭景书才松下一口气,幸好自已书都装的很严实, 不然被发现了还很不好说。

接下来几天,杭景书来往于学校严家两点一线。

高三的学习任务重,杭景书白天在学校勤恳学习用脑,回到严家就做饭放空,也算适应良好。

10月9号清晨,王四兰和杭仁山再次登上了去往稠州的火车。

比起上一次的忐忑不安,夫妻俩这次则是充满了期待。

赚钱的感觉真好!

开放了就是好啊!

与此同时,杭景书在高三一班逐渐赢得了许多人的尊重。

原因就在于,县二中杭成刚的名字大家都听说过,尤其是复读的同学,自然对这个超常发挥的人记忆深刻。

大家一听说杭景书是杭成刚的妹妹,就对她是关系户这件事变得没有那么抵触了。

人家是大学霸的妹妹,高考失利复读很正常。

就像杭景书第一天入学的时候说的一样,连关系户的成绩都考不过,还有什么脸说人家走关系?

这年头,学习就是用实力说话!

你有实力,别人就尊重你。

除去那天被怼狠了的吴天明外,班级里其他同学对于杭景书的敌对情绪正在逐渐减轻甚至消失。

这几天的相处下来,大家都发现,杭景书不仅课堂上反应速度快,英语口语也是杠杠的好。

杭景书凭借自已的实力,还有不骄不躁的性格赢得了大家初步的认可。

班级内的氛围越来越和谐,蔡老师自然也很满意,她就知道这个学生自已争取的没错。

与之相反的,三班的班主任心情就没有那么美丽了。

学生的成绩直接影响到教师评职称,这年头当老师费心费力不说,工资也不高。

所以,老师们才会为了一个学生抢破头。

等到周六小测验的时候,三班班主任就更不高兴了。

不仅杭景书的英语提升到了80分,以她为中心的王冲云,李平国,周晓丽几个平时及格线水平来回飘的都稳定提高到了65分以上!

这合理吗!

这没有天理呀!

第54章 真实的农村生活

杭景书在市区努力奋斗赚钱学习,王四兰则是带着杭仁山在稠州开疆扩土。

10月13日周六,王四兰夫妻俩办理好托运,踏上了返程火车。

明天正好是周日,也是闺女回家的日子,王四兰打算下车后把手里的货整理好,然后带着闺女去趟二闺女家。

夫妻俩来回跑着在集市摆摊,之前那些小挂饰就没空做了,但布料还在家里放着,不能赚钱就是废品了。

正好现在地里的活都忙得差不多了,王四兰想着和小闺女商量商量,把做小挂饰小玩偶的活计给二姐杭景画。

这样还能给二闺女攒下点私房钱。

大闺女夫妻俩都是造纸厂的工人,平时工资高,不缺这点零花钱,小闺女现在在大院也不少赚。

只有刚生孩子不久的杭景画家里条件不富裕,住在山坡下的兰花村。

等杭景书到家的时候,王四兰就把自已的想法和小闺女说了。

毕竟这些生意都是闺女领头,有啥事都得问问她的意见。

杭景书也正有这种想法,母女俩一拍即合,午饭后就出发去二姐杭景画的家中。

兰花村地势平坦,离县城更近,村子有百来户人家,姐夫赵东来是木匠,平时附近四邻八庄的人都找他做东西。

现在结婚流行打衣柜和镜柜,还有木桌,凳子,椅子之类的物件,收入也还算不错。

和二姐杭景画夫妻俩结婚三年,今年才生了第一个闺女。

上辈子夫妻俩就感情不错,只不过杭景画的婆婆一直不满意二姐生了女孩。

甚至小时候还把孙女弄丢过一回。

是杭二姐发威,直接拿菜刀横在婆婆的脖子上,老婆子直接被吓尿,才找回了自已的宝贝闺女。

杭家这姐几个从小就团结,结婚后更是延续杭爸杭妈的脾气,不仅对孩子包容,还极为护犊子。

母女俩走了大概一个小时才到兰花村,路上王四兰兴奋地的闺女聊稠州见闻,倒也不显得无聊。

稠州现在发展的特别快,比起粤城那边的成衣市场,这边更注重各色小商品。

而且现在批发零售同时进行,不管是1个还是10个,只要有人买就卖。

“听说小市场马上今年年底就要搬到更大的地方去了,到时候不仅做国内的生意,还要做国外的生意呢!”

王四兰说起这些就兴奋,和闺女说话的时候都手舞足蹈的。

杭景书看到王四兰现在的状态, 就知道她是真的高兴。

比起干不完的农活和苦大力,实现自我价值更让人陶醉。

也更能让人有成就感。

事业的芬芳总是如此迷人。

看家里逐渐步入正轨,杭景书也开始琢磨自已闲暇时间能做点什么。

现在市一中的学习进度比较慢,杭景书早就已经预习过,所以还有时间再发展副业。

严家的活计就像是铁饭碗,其他的副业也得赶紧推进才行。

得找一个不用出门,相对自由的活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