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妃娘娘她摆烂了(清穿(110)
这话也就大公主敢说了,四公主在一旁听着笑了,年婳却不敢接话,只恭敬地低了头。
三人都是豁达自洽的性子,年婳这边好吃好喝的不缺,最适合打开话匣子,三人一同聊到日暮时分,两位公主才恋恋不舍地离开了贝勒府。
蒙古的王孙贵族如今都在京城,四爷这几日忙着招待他们,回来的都挺晚。
今日回来洗漱完,见年婳还未睡,正抱着被子瞪着一双水灵灵的大眼看自己。
“怎么还不睡?”胤禛没忍住用手碰了碰她的脸,也掀开被子在一旁躺下。
年婳熟练地抱住身边人的腰,额头在四爷胸口蹭了蹭:“今日两位公主同我聊了好久。”
“都聊什么了?相处的可融洽?”虽然知道大姐和四妹都不是什么难相处的人,年婳也向来妥帖,但胤禛还是这么问了一句。
“当然融洽!两位公主都是极好的人,大公主温柔包容,像一块让人看了就禁不住微笑的美玉。四公主身上有一股掩不住的生机和锋芒,像把利刃,藏在宝石做成的鞘中。”
胤禛被她逗的笑起来:“你这比喻倒是新奇,但也确实和她们很像。”
胤禛说着就把两位公主的早年经历同她说了一番,末了,忽然好奇道:“那我在你心里是个什么?”
年婳抬头,把人抱得更紧了些:“今日两位公主可跟我说了好些爷小时候的事,您觉得自己该是什么?”
四爷哼了一声,没回她,小时候的事情若不被提及他总会下意识忘记,毕竟那也实在不是什么很好的经历。
年婳非常敏锐地捕捉到了这人的情绪,当即继续自顾自说道:“虽然听了那么多,大公主嘴里的四爷和我认识的却实在不一样,大公主嘴里的爷像块石头,硬邦邦的,不仅暖不热,时不时还要把人磕个大包。”
胤禛闻言看向她,年婳一双眸子在烛火下明媚有神。
“可我心中的四爷却像我前几日给弘旭做的流心糖,外面的壳子咬碎了,里面尽是甜滋滋热乎乎的流心。”
第68章 年羹尧一大早便被传唤到了御书房,康熙打量着眼前这个仪表堂……
年羹尧一大早便被传唤到了御书房, 康熙打量着眼前这个仪表堂堂的小伙子,放下手中的御笔,问道:“你近来的差事可还顺当, 朕这里有一份新的差事要你去干,你可愿意?”
年羹尧哪里敢说不愿,他自从步入仕途以来,每次提拔都是经康熙之手, 这等知遇之恩重比泰山,他若是敢推辞康熙交给他的差事,那岂不是不识好歹?
还未等康熙话落年羹尧立马利索的给康熙行了个跪礼, 恭敬叩首道:“皇上但请吩咐便是, 无论什么差事,臣万死不辞。”
康熙笑道:“倒不是什么危险的差事。今年朝中需要派出一人出使高丽,朕正想着你容貌气度和为人处事都在同龄人中属于佼佼者, 派你去定不会失了天朝的面子。”
代表大清出使周边的附属小国, 这对一个年轻的文官来说,可是至高无上的荣耀。年羹尧当即意识到这又是圣上给予自己的一次机会, 忙跪下又朝康熙行了个大礼:“臣叩谢皇上隆恩, 定当为皇上肝脑涂地,扬我大清国威,永结两邦之好。”
康熙欣慰地笑了笑,又勉励了眼前这个年轻人几句,这才让年羹尧行礼退下。
待从乾清宫出来, 一路走到当值的衙所,年羹尧脑中才恍然有了一个石破天惊的想法。
如今太子明显失势, 明眼人都瞧出来皇上对太子的不满已经积累到了一个爆发点,就等着一个由头好将太子彻底清算。是以朝中大臣对直郡王和八贤王的呼声近来可谓是盖过了其他一切的声音, 皇上他老人家似乎也挺满意这样的局面。
可皇上这般一而再,再而三地提拔自己又是为什么呢?年羹尧并不觉得自己的能力出众到让皇上这般重视在意的程度。
一种可能是,皇上觉得自己不站队,身份干净,用起来得心应手。另一种可能嘛,自己好歹也算四贝勒半个二舅哥的,皇上他该不会是要提拔自己,给四贝勒增加筹码吧......
年羹尧被自己心中这个想法吓了一跳。好在他近两年性子沉稳了不少,虽这般想却也没在面上表露,只装作不知道继续干自己的差事。
妻子说得对,皇上的心思瞬息万变,把自己的差事做好,这才是以不变应万变。
/
年婳也在同一时间知道了自己二哥要出使高丽的消息。
她这胎害喜比头胎严重,最近食欲和精力明显都下降了不少,四爷这几日眉头皱的都能夹死苍蝇了,但除了请刘太医想办法、叮嘱小厨房变着花样给年婳做不同的吃食,一向英明神武的四爷好似也想不出什么高明的法子。
“二哥什么时候动身,高丽的天气冷,他往北走可得预备好过冬的行装。”年婳推开了四爷递过来的碗勺,苍白着脸问道。
四爷的脸色明显比方才难看了些,半是哄半是强制地把粥喂到了年婳嘴边:“这些小事自然会有你额娘和二嫂准备,你现下该考虑怎么让自己多吃点东西。”
“这白粥一点味道都没,闻着就恶心。”年婳皱着眉头,死活吃不下去。
一会儿说粥没有味道,一会儿又说闻着恶心,若是旁人定要笑年婳这话说的奇怪,可偏偏四爷听完又耐心询问道:“那你可是想要吃点味道重些的?辣的酸的?”
年婳思索了片刻,开口道:“麻辣兔头?酸辣鱼片?或者来个辣汤底的锅子也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