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假千金太娇气?种田经商卷起来!(129)+番外

作者: 燕乐行 阅读记录

也有在古籍上留下了记载的名曲;

也有这世界里人没听过的后面年代的名曲……

顾佳琪目光澄澈,小脸端肃,周身气质静若清溪、稳如松扬。

有几个先生目光炯炯盯着她,觉得这少年是个可造之才,若收为弟子……

早有人向顾北亭和柳君逸打听,抚琴者谁?

看身量模样,最多十岁出头,但那一手琴技和沉稳的气度,却仿佛历经十几年世事沧桑。

总不能是娘胎里就在勤练吧?

对于顾佳琪此时的身份,柳君逸可以随便忽悠。

唯顾北亭不能。

否则将来真相大白时,他要如何面对今日热情的朋友?

因此,这个问题顾北亭和柳君逸早就商量过应对办法。

只说是个从小练琴的亲戚,顾小四。

至于小四是男是女?

他们不可能去强调,别人也没想过这问题,不问不说,正好。

便有人问顾小四大名时,也只得出一个:顾北琪。

如此,很多人便明白了,顾北亭的小弟。

既然是顾家小弟,大家的好奇心便没那么大了。

只是继续听琴。

看文友墙上挂着的四幅梅花图,还有另一边挂着的那幅龙飞凤舞的《将进酒》。

言语之间,大家对溪雪的身份更加好奇。

皓月楼开张一个时辰,前头大堂早就坐满了客人。

后来的客人只能去二楼雅间,二楼还有不少雅间则是早就被订出去了。

前头两层坐不下了,后来的客人只能去主院的雅间。

上房和两边厢房全改成了雅间备用,客人多了正好领那边去。

只是距离前面的主楼太远,已听不太清琴声了。

客人们也就不管前头的热闹,只品尝这家新开的皓月楼的美食和美酒。

酿酒作坊囤了那么多酒,桂花酒是存量最多的。

梅花刚开,梅花酒还要些时日才能拿出来卖,但也囤了不少货,最快也得是年关生意了。

别人的桂花酒已在秋季大卖过,这时候也有旧年囤着的梅花酒上市,卖得极贵。

皓月楼新开张,却是一律推出桂花酒,品质比市面上的更好。

这些读书人向来看重诗酒茶,酒一入口就知道是佳酿。

再不会觉得这么大酒楼只推一种酒有些寒酸了,反而询问可有单坛卖的?

也是刚好桂花酒能出货了。

就连顺心酒楼那边都没上货,大量的囤货全供给到皓月楼来了。

也是为了给皓月楼造势的。

可以单坛卖给客人,却比在酒楼点了菜再添酒的价钱要贵一些。

跑堂小二早就接受过这个问题的培训了。

一律解释是:在酒楼点了吃食还能有些利润,酒价就便宜了些。

单卖没有吃食利润支撑,打包走的酒价自然要高一些。

之后,客人们是想要高价买酒,还是直接来酒楼点上几个菜慢慢小酌。

哪个更划算,就看各自选择了。

也有那想要带几坛桂花酒回家的,就不在乎这点价钱了,纷纷订货。

两斤装的酒坛子,一坛十两。

若是酒楼的酒壶,一壶大约能装半斤,一壶一两。

酒比菜贵,但是没人嫌贵,喝过的都说好。

至于菜,也是从三钱到三两的种类。

素菜小炒一律三钱,加荤的小炒五钱到一两。

一个鸳鸯大火锅则是五两的主锅,包括汤底、佐料和主菜,主菜有猪肉、羊肉片。

配菜是一份荤菜为一钱银子,一份素菜为五十文。

菜单上目前以火锅、干锅为主,毕竟天冷,吃火锅和干锅热乎美味。

干锅也分荤锅和素锅,荤锅一两、素锅五钱。

如果一桌同伴多,吃火锅划算,豪气的再添一个荤锅再多点些配菜。

一两个朋友同桌的,吃火锅不需要太多配菜,或是点一个荤锅再添两个配菜,也能吃得很美。

这些菜看似不便宜,但也照顾了不同消费实力的客人,连人数和时长、肚量全都考虑了进去。

当然——

喝酒最拼菜。

尤其几个友人凑一块儿谈天说地、品评诗文,不时还要去文友墙欣赏画作和诗文、书法的。

那一顿吃起来一个时辰都不嫌多,中途还会添酒添菜。

甚至还有朋友中途加入进去,始终不会冷场。

酒楼的生意就这般热热闹闹地赚。

只不过苦了跑堂小二和掌柜,要对每一桌客人都及时做个纸面记录才行。

不然客人来来走走,很容易记岔的。

这一点,柳君逸是有经验的。

在酒楼小二和掌柜都还是新手时,安排了一个实习帐房,在柜台一侧专门放了一张桌子。

每一个小二都会及时将每桌的情况反馈到这里。

与掌柜核对内容后,就在实习帐房这里作了记录。

哪一桌客人何时来的,点了什么菜,中途又添了什么菜。

有了这个记录作缓冲,掌柜那边也不容易漏掉帐目。

每个小二负责哪几桌也早有分配,不会混乱。

门口领客的小二不负责点菜,只需要将人领到并吆喝一声,负责该桌的伙计就会立刻上前。

开张期间,还有写话本的少年们在这里帮忙,还有柳君逸和顾北亭、丰明阳在迎客。

许多问题事先考虑过,总算是应对得过来的。

午时,说书先生还没有来。

顾佳琪接过顾北诚送来的一杯热茶浅浅地喝了两口,小声询问情况。

顾北诚小声道:“已经来了,这时候看字画的人多,不合适立刻说书。”

顾佳琪扭头瞄了几眼围在两边文友墙品评字画的客人,点了点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