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千金太娇气?种田经商卷起来!(130)+番外
于是很快,琴声继续响起。
她在心中暗叹,幸亏选了古筝。
筝声比古琴音色亮一些,不至于被这热闹的场合给压住,也不会显得混乱嘈杂。
午时刚过,说书先生到了。
第114章 卧虎藏龙
“小琴师,你辛苦了!”说书先生一脸和蔼地开口。
说书先生姓秦,是一个中年秀才,人称说书人秦先生。
是柳君逸从清阳县请过来的,在决定开这么一家酒楼时,柳君逸就在找说书先生了。
这位秦先生本是考科举的读书人,只是……
如顾佳琪以前说过的有一种读书人,平日里才情卓著,就是一进考场就犯病,看着试卷就犯晕。
秦先生明明读书有天赋,却从十五岁考到二十五岁,才总算考上了个秀才。
之后又两次乡试却全部名落孙山,还差点因怯考而病重死掉。
家里人哭着求他不要再考了。
他看两个儿子都启蒙读书了,就放弃了科举,也让家人安心。
他原本想去私塾做夫子,但……
一听他科举那般艰难,掌塾夫子就有些害怕。
学童的父母也觉得他不吉,怕误了自家儿郎的科举路,不愿意他做自家儿郎的夫子。
他在清阳县连夫子都做不了,最后在同窗的建议下写起了话本。
偶尔还去酒楼茶楼做一回说书先生,赚上几两。
一个月再写一册话本子,赚上十五两银子,家境竟是宽裕了不少。
之前柳君逸去清阳县游学,认识了秦先生。
柳君逸原计划在清阳县开一家顺心酒楼,继续寄卖话本,想请秦先生来说书,且与秦先生提过写话本子的事情。
当初顾佳琪出了十套话本细纲,类型还都不同。
《射雕》给了同窗周子良在写,还有其他九个类型,或是像顾北亭这样的探案类型。
都可以让秦先生选一个或是两个来写。
价钱单册十两。
自己想的故事,一个月能出一册就很不错了,毕竟不是谁的脑子里都装满了无数奇怪新鲜故事的。
顾佳琪是个例外。
只不过写这样的故事,就不能再用自己的名号而已。
柳君逸只与秦先生喝了一回酒,谈过了这件事。
秦先生没答应写人家的话本,却想做个常驻稳定的说书先生。
一个月就有十两银子,自己再写出一册话本赚上十五两,那就是一个月能有二十五两的进帐了。
就在秦先生等着柳君逸在清阳县开起酒楼时,柳君逸亲自跑了一趟,希望秦先生能到府城说书。
又说了皓月楼的经营构想,秦先生一听就心动了。
开了府城有名的墨风书院对面的酒楼,书香气很足的酒楼。
还可以挂上自己的字画诗词供人品评,每十天就可选出前三来拍卖。
哪怕拍卖要与酒楼平分利益,可拍卖又不是街头买卖,那是价高者得呀。
只要有真才实学定不会被读书人看漏去,再低的价也会比街头买卖多,分一半所得也还是多。
于是秦先生没有犹豫,当场收拾了行李,就坐着柳君逸的马车一同回了府城。
这些日子秦先生一直住在柳君逸的小院中,看着柳君逸给他的手稿,正在排队等印刷的《红楼梦》第一册 。
不是一般深入浅出的话本故事。
这书中诗词歌赋、人文世情皆深刻而通透,又带着沧海桑田的落寞,命运的无奈和哀愁。
秦先生恨不能将每一个字都背下来,十分着迷。
这些天,皓月楼的筹备工作紧急忙碌地进行着。
秦先生则是两耳不闻窗外事,将书通读了三遍,不说倒背如流,真就能随口说来。
且按自己的口头之言也只会让精致深刻的文字,变得更加精彩纷呈。
昨夜,秦先生已经在皓月楼预演中,将第一场说书演练了一遍,酒楼里的人和顾家人全当了客人。
只不过,酒楼毕竟开张,一切都是新鲜开场,时间的把控不太好拿捏。
就如大家的兴致全在文友墙那些字画和书法时,你强行上台说书,人家只会觉得吵。
琴声能助兴,说书就真会分心了。
也因此,顾佳琪坐在那里哪怕中途小歇了会儿,也没有停止抚琴,没有下台离开。
生生地将时间拉长了一倍。
其中三曲间隔地又重奏了一遍,自己能想到的曲子,也都即兴弹奏了一遍。
看到说书先生总算来了,她心中大松了一口气,停下了琴声,起身抱拳一揖。
“秦先生,接下来辛苦你了。”顾佳琪压着声音道。
她知道这位秦先生是有真才学的,秀才功名本不该是他的顶点,自然也不能将他当作寻常秀才看待。
他,也是柳君逸亲自去清阳县请来的。
柳君逸还允诺,半年之内,定会在清阳县开同样的皓月楼。
介时再请秦先生回清阳县坐镇,也与家人团聚。
而秦先生现在再写话本,柳君逸以二十两的价钱收,随写随收随结帐。
甚至,按顾佳琪的意思,柳君逸与秦先生谈过话本子的思路和类型。
不提供细纲的前提下,帮助秦先生打开思路,提升话本构思的灵感。
秦先生喜欢《红楼梦》,柳君逸提议让他有空按这种类型也写写。
秦先生觉得,认识柳君逸之后,自己一直在走好运。
连带着读书人都认识得多了,还都是府城的名师和仕子。
秦先生是知道顾佳琪真实身份是顾家小女,因此,只唤她小琴师。
顾佳琪的琴艺,刚才他站在往后院的穿堂口,也听了好一会儿了,暗叹柳君逸是真君子,这皓月楼卧虎藏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