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假千金太娇气?种田经商卷起来!(133)+番外

作者: 燕乐行 阅读记录

夏天或许能挤十个人,但在冬天能坐到八个人就算满了。

别的酒楼常见的八仙桌恰是最多能坐八人,客少就坐四人。

同样的标准下,圆桌更好摆火锅、干锅和配菜,平常情况下坐六人最宽松合适。

但今天不是客人太多嘛,很多认识的是不是约好的也都自动搭伙一起了。

大堂就是这般方便,雅间就不一样了,谁请客出钱就是谁作主。

小雅间一张圆桌、一张八仙桌;大雅意是两张圆桌、一张八仙桌。

消费按雅间大小先定二、三两银子基础费,再按酒菜吃食的定价来消费。

也就是说,你要了雅间什么也不吃不喝,小雅间二两、大雅间四两,这个钱你必须要掏的。

雅间会赠一盘糕点、一壶茶水,冬天有炭炉、夏天有冰盆。

剩下想要什么就自己点。

赠的不用给钱,自己点的要付帐。

在这样的消费格局下,今天中午高峰期客满,意味着什么?

不说门口卖的那些小吃食以及明天订单。

就说今天已经满座的消费,大略估计就超过五百两了。

“……几乎每一桌都点了一个火锅和两个干锅,加上配菜和酒,消费不低于二十两。”

皓月楼虽然只有两层高,顺心酒楼都比它高一层。

但大堂是四个大铺头,一边是十二桌、一边是八桌,台子四周围着的还有六桌。

二十六桌就超过五百两了,还有二楼的六个大雅间、六个小雅间全满,每个雅间二十两再加上基础费……

估摸是超过四百两的。

还有后院八个大雅间,虽然听不见前堂的琴和说书,雅间基础费也是一文不少要给的。

想谈自己的事情或是在意美食美酒而不介意前堂服务的,到后面雅间则环境更好。

能吃得起这样酒楼的客人,谁又在意这几两银子?

开张就定位在读书人特色的酒楼,能来这里吃饭会成为读书人或自诩文人才子的面子。

想要结交更多读书人甚至想要偶遇大儒或哪家的师长,来这里吃饭也是一个好的选择。

顾北亭说完,看看柳君逸,又看看自家妹妹,最后伸出一双手掌握拳又张开。

“晚饭生意肯定不如中午,但今天纯利肯定超过一千两。”

第117章 提升溪雪的名声

所谓的日进斗金,大约也是这意思吧?

不过,这只是开张生意,图个新鲜、好奇特色,更多的还有读书人的捧场,算是熟人生意。

熟人生意,为了不得罪别的客人,开张第一天是八折优惠、第二天是九折优惠。

第三天是没打折优惠了但会送每个客人一包糕点,还有一幅春联。

至于这幅春联还是不是溪雪先生所书,就看运气了。

若全靠顾佳琪一人去写也太累了,因而,最近顾北亭也是在帮着写的。

柳君逸知道人手还是不够,也顾不上自己的字会不会被认出来。

反正也不拿去卖,最近几天也是加入写春联队伍的。

还有秦先生也帮着写了。

书院的方先生也准备了一幅字画和一副字。

准备等溪雪先生的字画卖一回后,也挂上文友墙。

秦先生最近借着写春联也在练书法了,他有什么打算显而易见。

读书人能通过读书事来赚钱,是美谈,连银子都是香的,何乐不为?

连他们这样的人都有这样的想法,别的读书人又岂无念头?

能进墨风书院读书的仕子,都是家底儿殷实的。

他们不会在意这些小赚头,但也架不住想要博名的跃跃欲试。

府学那边则多寒门子弟。

他们不一定消费得起皓月楼一顿酒食,却也趁着开张优惠的日子,结伴而来。

想要摸清楚皓月楼的特色规则,想要将自己的诗词文章和字画挂上文友墙。

而经过读书人往外宣扬出去这边文友墙的事。

自然会有大户人家或是爱好这些的商人贵户们,前来拍买作品。

这本身就是一件从读书人中流传出去的宣传口碑,借力打力、自己镀金。

有了这些特色优势的推动,还会招来有钱人光顾,甚至一些后宅的夫人小姐……

也就不担心这些读书人捧场之后,热闹变萧条而没生意了。

但不管以后经营情况如何,开张第一天就能纯赚千两,还是很让大家振奋。

而很多同窗和师长们都对溪雪先生好奇,也会提升溪雪的名声。

接下来就等着本月最后一天的拍卖了。

因顾佳琪一次拿出了四幅梅花图,自然形成了梅花主题。

方先生画的山水,会等腊月初一再挂上,也避开了这一趟的溪雪主题。

三人边吃边聊。

一碗面吃完,又喝了杯热茶,柳君逸和顾北亭略作收拾又四处应酬去了。

今天来的认识的、不认识的、好友或普通点头之交,全都要打招呼的。

直到申时,从开始就进了酒楼的这些客人才陆续散去。

跑堂小二们早就趁空隙分批吃过了中饭。

见桌子空了也迅速去收拾桌子,小心地将最脏乱的地面略作清扫。

等客人离开立刻一捅而上将大堂、雅间全打扫擦抹出来,很是勤快主动。

毕竟,虽远离村子里的家人,但在这繁华的府城管吃管住还有统一着装。

这小半月是学习期,工钱一两,下个月是试用期,工钱二两。

过了年再来就是正式工钱,三两。

县城酒楼伙计的正式工钱,也只有二两啊!

反正都是管吃管住,每天一样干活儿,二两和三两,差距大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