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假千金太娇气?种田经商卷起来!(137)+番外

作者: 燕乐行 阅读记录

“瞒不住的,毕竟你大哥在府城也认识不少人了。”

“顾家有没有小四弟,随便打听一下就知道了。”

柳君逸忙解释。

“书院同窗和县学那边也是常来常往,当初傅家之事,在安远县传得太热闹了。”

“别担心,今日的小琴师,足可奠定你才女之名,也符合皓月楼的经营之风。”

这时,坐在对面的顾北亭却有些担心地拧起了眉。

“现在还不是公开你们关系的时候,就算柳家不反对,顾家也还需要多积攒些底气。”

他说得委婉,柳君逸却沉默了。

他的亲事早已和父亲定下了三年之约。

但若琪儿太早暴露,就很容易招来母亲的反对,还有傅家若是找茬……

眼下是他们大力发展壮大的时候,那些纷争,能避免还是避免的好。

“明天,琪儿就不要去皓月楼了。”

“我请鸿飞和长卿、君泽他们帮忙,代替两天。”

“今天开张,热闹主要是读书人来捧场,晚上多了些府城闻声而来的客人,相熟的并不多。”

只要在引起别人注意之前,自己先低调敛去锋芒,就能减少风险。

顾北亭想了想,觉得可行,便看向自己的妹妹。

“琪儿,明天你就在家里,酒楼开张很顺利,之后也会很顺利,不用太担心。”

“今天听大家的评价,溪雪已被很多人称之先生,可见读书人是认可的。”

“春联相赠一事,也不能随便再送溪雪书法,这会拉低溪雪的名号。”

顾北亭忍不住复盘了今天文友墙那边的评价。

顾佳琪乖巧地点了点头:“好。”

家里已经攒了不少春联了。

她这几天不写话本,有大把的时间。

又在家人面前展露了书画才能,就忍不住多写一些字了。

作画则以水山风景为主,那四幅梅花图,则是应景儿所画,连诗都没题。

几人说着话,就到顾家了。

他们三人坐了一辆马车,其他人则挤了两辆马车,热热闹闹地都回来了。

都没吃晚饭,先回来的顾岳祥和丰明昌早就带了消息回来。

一家人做了许多饺子,蒸笼里还煨着馒头。

见他们回来了,顾丰氏又赶紧将两罐鸡汤热上。

大家也不拘形式,就在厨房里摆了一大张桌子,坐着的、站着的,挤挤地吃饱了。

顾岳祥和丰明昌也在这时候将他们的屋子都烧了炕,等会儿回去屋里就不冷了。

今天顾丰氏他们也没去皓月楼。

尽管听顾岳祥和丰明昌说起了酒楼的热闹和生意兴隆,还是忍不住又问起了晚上的生意情况。

听说又差不多满座了,明天的雅间也订了大半出去,都开心不已。

柳君逸也在这里吃了晚饭,又喊了顾北亭去他的小院。

这样有更多时间可以商量之后的事情。

他们都交代顾佳琪好好休息,今晚就不要再忙了。

顾佳琪又是乖乖地应诺着。

她也知道,他们都希望为她撑起一片天,为此努力着。

夜里,顾佳琪坐在暖炕上看着书。

没有写字画画的时候,她都会读书架上那些大儒的书。

书架上的书,除了自家的话本,都是柳君逸为她选的。

她不考科举,四书五经学过就算,不需要精通。

到是那些大儒们的书,不管是诗词文章还是读书笔记,都代表着那些读书人的个人风格。

有学习心得,也有教育理论,也有其才华展露……

读大儒的书,有利于她熟悉这个世界的读书环境和格局。

也有利她成就自己将来的女儒之路。

溪雪,不只是书法和作画,她也可以写些文章,写些读书笔记。

论文或是散文什么的,她都会。

顾丰氏在厅上喊了一声,随即便掀开棉帘走进屋中。

看见闺女盘腿坐在炕上,面前摆着小炕桌,桌上点着一只烛台。

“你这丫头,果然没睡,你大哥和君逸出去的时候,不是都叮嘱你早些睡?”

顾丰氏手里拿着两个汤婆子,一边唠叨一边将汤婆子放到床上,将被子铺开捂着。

转身走了回来在炕边坐下,目光含着喜悦看着闺女。

“先前在厨房有外人在,不太好说,你爹悄悄告诉我,今儿一天结帐早就过千两了。”

“这、这个数目可是真的?”顾丰氏压低了声音。

这事儿,都让他们晚饭都激动得没吃好,听到这数字就觉得脑子里嗡嗡的。

只是等孩子们回来,又不好确定。

毕竟还有村里来的那九个少年人,这事儿总不好拿出来说,若传回村里不得乱套了?

顾佳琪见娘压抑着激动表情,期待地等着自己回答,便放下书笑道:

“娘,这是开张第一天,就像宴客一样,事先都收到了邀请,来捧场的。”

“以后就不会有这么多进帐了,一天一、两百两进帐都是可能的。”

“差这么多吗,那……以后赚钱是不是很难呀?”

顾丰氏一听,顿时一肚子喜悦又变成了担忧。

“这个得看之后的情况,书院那一带原本就是生意不好的,不过我们是特色经营的,不好说。”

见娘面露愁苦表情了,顾佳琪连忙给她算了一笔帐。

“娘,酒楼都是流水生意,每天有支出也有进帐,生意好不好当天就知道。”

“别处的酒楼且不说,就说咱们皓月楼。”

“这儿是府城,一个跑堂伙计的工钱一个月都得三两,咱们从村里带出来的就有二十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