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千金太娇气?种田经商卷起来!(145)+番外
都是拖家带口的,安置在其中八百两的大宅中,即将开工的豆腐作坊就在这里了。
另一座七百两的宅子,将作为丰家人在府城的住处,以及豆腐成货的库房。
丰家大房,如今只有大舅和大舅娘还有四表哥丰明学在村子里。
芹香表姐嫁的正是在县城开干货铺的林清和。
他们要搬来府城也有地方住,不搬来也不影响大舅家搬来。
大表哥是在县城安了家的。
如今大表哥在府城,大表嫂也要带着孩子们搬来府城,不然不是长久之计。
因此,丰明昌和李慧、丰常胜搬去城西宅子。
他们的住处就能腾给大表嫂和孩子们住下,大表哥回来与妻儿相聚也方便些。
这样,丰家大房就能全部搬来了,丰明学都十六岁了,开春还想继续考童生,搬不搬来都行。
总之,一家豆腐作坊,能让丰家大房全部搬来府城。
而丰家已经在做红薯粉了,在李塘村的作坊,交给二舅家和三舅家也行。
三舅家底儿落些,但是孩子都年幼,家中缺少劳力。
顾佳琪暂时还没想到能安排他家的事情。
不过,在决定开皓月楼时,腊肉的需求量就多了。
枫林村只有一千斤,已经让人带去信儿要增加一千斤,这对村里来说可是好事儿。
为此,丰家也在李塘村熏起了腊肉,也是一笔小赚头。
舅舅他们想必也不清闲。
但是作坊需要人照看,只能带在身边的孩子们也需要有人照看。
那两座宅子,就有买下的必要。
让丰明昌和顾北彦去安顿那些人,并将作坊场地清理出来,只等装备送到,就可以开工。
顾佳琪这些天除了写字作画,也顺手将几种豆腐制品给画出了简易图,并阐述了大致做法。
做不做得出来,等装备到了试一试就知道了。
中午,柳君逸和顾北亭请了书院相熟的那些个先生吃饭。
说了将要南下拓展皓月楼分号的事,打听他们对兴安州和东华州的情况。
这些夫子时常游学、四处游历结交各地读书人,正是交流甚广,人脉众多。
当下,就有几人说了不少关于兴安州府城和东华州府城的事情,以及有名的读书人。
兴安州府学也在城北,不过有两家书院,一家在城西南、一家在城东。
城东这家与府学距离并不算远,最多就是两条街。
因此,皓月楼要继续这里的特色,就要在那两条街之间寻铺子了。
至于东华州……
一顿美酒喝下来,几乎每位先生都说了不少往事,将这两州府城的情况给补充完善。
甚至还有几人提出要给旧友去信,让柳君逸到时登门拜访,只不过……
路途远了些,年内能赶到那里,却赶不回过年的。
柳君逸过年岂能不在家中?
因此,只能先收集尽可能多的信息,准备年后出发。
如此,又再打听了东越州和陈庆州的许多事情,将人脉摸了个遍。
至于京城?
几乎每位先生都去过京城的,还有从京城来的。
比如那位郑先生,就是京城人,某世家大族的庶子,分家后迁至祖籍这里来的。
说到京城,方先生提醒柳君逸,许先生去了国子监,而许先生却是江祭酒邀请去的。
这位江祭酒,就是墨风书院老院长江鸣山的儿子江辞,也是柳君逸好酒江鸿飞的爹。
他还有一个身份:大儒辞山先生。
柳君逸想起来这两位先生,顿时开心地笑了。
从皓月楼出来时已是下午。
柳君逸带了几包从皓月楼拿的糕点还有两坛子桂花酒,带着顾北亭去了端玉私塾。
郑先生是掌塾先生,早已不带班了。
他正在自己的书房中一边煮茶、一边漫不经心地看着书。
见到柳君逸和顾北亭带了礼登门,顿时黑了脸。
“送这些,不如送溪雪先生的字呢,若能请溪雪先生一见,老夫会更高兴。”
只不过,他一边埋汰柳君逸,一边却赶紧伸手将两坛酒接了过去。
又让小厮将他的酒收起来。
这就是他的酒了。
柳君逸好一阵无语。
在柳君逸承诺,会找溪雪先生再要一幅字送给他后,郑先生这才细细地说起了京城的局势。
这个局势,是去过几次京城的柳君逸所不知道的。
毕竟他的外祖如今也只是个礼部五品郎中,大舅是从五品的鸿胪寺少卿。
二舅只有秀才功名,举人屡试难中,早就养出了老纨绔性子。
毕竟,柳家每年供给的银子,早就让张家在京城能过富贵日子了。
那些表兄弟姐妹们,一个个养得娇贵傲气,还嫌弃他是小地方去的乡下人……
他要将生意做到京城去,自然不可能与张家有任何交道。
郑先生的讲述,并非京城的市井环境,甚至不是商铺经营的门道。
而是,京城局势,那些权贵情况。
这些,甚至可能连江祭酒都不会太清楚。
郑先生毕竟出身世家大族,分家之前熟悉的全是京城豪门贵户,那些权力争斗之事。
明明柳君逸问的只是去京城开铺的事情。
郑先生此刻说与他的,却是将来春闱甚至入仕,也很有用的常识和内幕消息。
柳君逸和顾北亭一脸认真地听着,满心的感激。
郑先生甚至留他们吃饭。
柳君逸没有推辞,只把送礼的那两坛桂花酿,哄着郑先生开了一坛。
气得郑先生直翻白眼,怒道:“你喝了得赔我,不然我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