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假千金太娇气?种田经商卷起来!(146)+番外

作者: 燕乐行 阅读记录

第128章 会将溪雪先生从天上拉下凡间

柳君逸忙笑道:“等梅花酒出来,照这坛子赔给你。”

一听是梅花酒,郑先生便豪爽地笑了,不再追究。

等柳君逸和顾北亭告辞时,郑先生又是一脸遗憾地叹道:

“帮我问问溪雪先生,他可有草书大作?”

柳君逸似迟疑了一下,才说道:“他最好的是行草,草书差些火候。”

顾佳琪练草书的字稿,只有他和大哥见过,家里其他人都不知道。

确实是差着些意思,但也拿得出手就是了。

他也没想到,琪儿在书法一道竟这般有天赋,过往在家中也不知道练了多少。

然而,琪儿却不好意思地告诉他,也没练太多,就仿佛神来之笔,事半功倍那种效果。

他都要眼红了,他三岁习字,至今已经十四年,琪儿才十二岁!

琪儿启蒙的字,还是他教的呢。

也是因他教了。

傅家才意识到他是读书人,怕琪儿将来配不上他,回安远县后才找了夫子教琪儿启蒙读书。

他们偶尔书信往来,他知道琪儿爱看话本子,却没听琪儿说过练字一事。

琪儿以前的字只能算清秀工整,没想到……

柳君逸婉拒了郑先生,却让郑先生嗅到了不同寻常。

如其他人猜测的,溪雪先生就在府城,且与柳君逸非常熟,可能比顾家还熟。

因为,皓月楼也有柳君逸的合伙,柳君逸一直忙前忙后地张罗,他们很多人都知道。

顾北亭是县学来的,皓月楼能在府城红火成这样,离不开柳君逸的功劳。

当然也有那位突然冒出来的溪雪先生的字画噱头。

晚上,柳君逸和顾北亭又来顾佳琪屋里喝茶,见她又点了几盏烛台,照亮书桌四周,画的彩色也很鲜艳,都忍不住捧着茶杯站在桌角看。

顾佳琪完成梅花图订单后,就开始画桃花春景。

桃花占主图,角落还有几丛鲜艳的牡丹开得正好。

等她画完停下来时,柳君逸才与她说起今天一天在外头完成的事情。

又提到郑先生的那些话。

顾佳琪连忙道:“不是说那位郑先生善书法,一手草书很有名?”

“他想要见溪雪先生的草书,怕是有比较之心,绝对绝对不能写。”

写了,或许也不会输,但一定会将溪雪先生从天上拉下凡间。

三百五十两的字,她还想以后有机会再卖掉两幅呢。

听她嘀咕,柳君逸忍不住笑。

喝完一杯茶,他们就回那边小院去了。

生意虽好,但他们还要温书,也得早些静下心来看书才是。

而且……

第二天就是腊月初二,顾佳琪就听说大哥回县学去了。

“你大哥也过来几天了,也该回去读书了,只是这么冷的天儿……”

顾丰氏说着便顿了顿,没再说她的担心。

她也明白,如今家境好了有闲心这般感叹,若是以前,大郎在家读书不也很辛苦?

顾佳琪随口附和了几句,并未多说。

家里人以为大哥回县学了,只有她知道,大哥跟着柳君逸去清阳县了。

清阳县在定远县南边,应该也是下雪天,但与府城比,是不是没那么冷?

她也不知道,她也没去过。

昨天急巴巴地买了几家人,当家的都是能做管事的中年男子,上有老、下有小而已。

老小家眷安顿在城西的宅子里,成为豆腐作坊的主力。

而他们也将跟着去清阳县和华阳县,在最短时间内连开两家顺心酒楼还有两家福琪轩糕点铺。

这两家铺子都是手握方子的,早开早赚钱。

顾佳琪卖字画所得两千六百五十五两。

其中一千四百五十五两是皓月楼分利五成。

另个还有梅花图五百两、山水图六百两、《把酒问月》一百两,没进皓月楼,全成了她个人的进帐。

原本她还想给自己留一百两私房钱的,眼下又全部拿了出来。

只为了柳君逸他们出去一趟,能一次就顺利地将铺子都开起来,也早些回来。

加上就近从府城的其他铺子和话本销量里回拢的现银。

一共凑足了五千两,经过定远县时还能再回拢一些。

柳君逸和顾北亭带着一个新管事去清阳县,余年带着两个新管事去华阳县。

说书的秦先生是清阳县人,家也在清阳县。

只是他们不会再去县城开皓月楼了。

秦先生又喜欢府城这边的皓月楼气氛,自己也写了几幅字,在排队等上文友墙。

他便让柳君逸带了封家书回去,只等年关就回家过年。

丰明阳每天在皓月楼里也做得越来越顺手,每天认真记下总帐,想着什么时候能去兴安州府城。

腊八之前,江鸿飞受柳君逸所托,将装裱好的红梅图送去那世叔府上。

《把酒问月》早就给郑先生了,郑先生想要的草书,那是注定不能如愿的。

至于其他的字,则是留着了,没有再拿去皓月楼。

有了神秘的溪雪先生开张扬名的美谈,皓月楼收到的字画已有几十份。

不过,皓月楼并没有全部挂出去,而是按收到的顺序一次只挂上五六幅。

要么是四幅画、两幅字,要么是两幅画、三幅字。

数量少才更让客人们细细欣赏、品评,投票也好看一些。

选中的三件作品拍卖。

剩下票数差些的继续挂着,票数却可以累积,无疑就成了下一批拍卖里的作品。

原计划每月的初十、二十和三十日为拍卖之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