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千金太娇气?种田经商卷起来!(164)+番外
他管过君胜的课业的。
君胜却找母亲告状说他欺负他,他被母亲训斥。
后来他就不管了。
但他每次从外面回来,都会问弟弟们的功业.
两房嫡庶,全部问一遍,并不只限君胜一人,总不能怪他又来欺负了吧?
如今母子离心已到了明面儿上,以后他也管不了这么多,只能提醒父亲了。
“也不只君胜,我曾告诫过云峰、云扬和云瑞,还有云湛、君宇和云宝。”
“他们将来都继承不了多少家业,若不自己努力谋出路,固然能靠着柳家的钱财过富贵日子。”
“但父母会老去,家业会交给兄弟当中的一人,到时他们又能得到多少?”
“当家主母若不好相与,他们还要连累他们妻小过憋屈日子。”
“不如趁如今年少,好好努力为自己博一个出息的前程,不计功名或行商。”
“云峰应该是听进去了的,我瞧着这一年多来,云峰的功课是有明显进度的。”
柳君逸想着以后回家少,与弟弟们相处也会变少.
怕引不起父亲的重视,便将自己身为长兄曾与弟弟们谈心一事,大略说了一遍。
又点出柳云峰。
柳云峰是庶子里最大的,生母是陈姨娘。
他前不久刚满了十六岁,上次柳君逸回来照例问课业时,听他说想明年下场考童生。
明年乡试之后,等下一次乡试得再三年。
因而,只要柳云峰有意并愿意努力,这三年足够改变他的命运。
柳家庶子再出一个考科举的仕子,能为商户柳家的荣耀再添一笔。
而柳云峰也能为自己挣一份前程,甚至陈姨娘在柳家也能扬眉吐气。
至于其他的,是父亲的事,是大人的事。
与他们当儿子的无关了。
其实柳君逸私心里希望,父亲能扶持其他人来压制强势的母亲。
第144章 万一顾家不高兴呢?
母亲有张家出身、有两嫡子,任何事都改变不了她的地位。
只是她心里更偏重娘家,实际还是瞧不起行商的柳家,行事才如此强势无畏。
借此敲打一下,让她明白自己不能为所欲为,对柳家的长远安定,其实不算坏事儿。
只是会不会引起后宅争斗,就看父亲的了。
至少,柳君逸最希望看到的,是通过庶弟柳云峰的出息……
让母亲看到自己娇纵养出的幼子前途,有几分危机感,不要再继续惯着了。
君胜今年十三,明年就十四了,想考科举或是学经商,扳正性子变得沉稳一些都来得及。
大房的云扬十岁、云瑞九岁,二房的云宝才八岁。
他们只要有人去好生教导,不走歪路,是最有希望培养起来的。
若是仗着柳家富贵而养成了纨绔,那柳家赚这么多钱做什么呢?为了养废子孙吗?
他将这些话,都漫不经心地说与父亲,希望引起父亲的重视。
“知道了,年内我也不出去,会过问他们读书情况的。”柳家和明白长子的苦心。
在昨天父子长谈之后,又经历了张氏姑侄之事。
他也明白,柳家要摆脱张家压制,还得要柳家有人出息,能够撑起门庭。
光是君逸一人还不够,还要其他人。
哪怕是庶子、堂侄和族中子弟,有出息的人越多,张家在柳家的威胁就越弱。
张氏没了独一份的倚仗,自然也就横不起来了。
这才是从根源上解决了问题。
“逸儿啊,你不喜欢这院子,换个院子就是了,不必要真的搬出去呀。”
柳老夫人拄着拐杖来了。
外头积雪还没有扫完,她过来的速度慢了些。
一进院子就喊了起来。
“祖母,我搬出去也能少些烦心事儿,明年就要乡试了,不能被闲事儿影响读书的。”
柳君逸已经心平气和,只以读书为理由安抚柳老夫人。
“可如今外头冷着呢,你在哪儿读书不是读书啊,在家里也能让……”
柳老夫人不依,继续劝着。
柳君逸却摇了摇头,无奈道:
“祖母,我住的那院子离书院近,有时还会请同窗一起谈论文章。”
“就是拜访先生也方便。”
“再说了,我很多同窗其实还住在书院里呢。”
“不喜太热闹的,也像我这样在附近租买宅子的。”
“有些先生也住在附近,互相走动确实方便一些。”
“我若回来,无疑就是自己退出那个读书人的圈子,往来就不容易了。”
“您放心,除夕夜里团圆饭,我会回来吃的,我还要讨压岁钱呢,还要陪您守岁呢。”
柳君逸一通哄,柳老夫人这才心情稍安,又被他讨压岁钱的话给逗笑了。
柳老夫人抬手轻拍了大孙子一下,笑道:“好吧,那我包个大红包等你回来。”
柳老夫人忍着要溢出来的眼泪,转过头看向来给她行礼请安的婆媳,瞧着面生得紧。
“祖母,她们是我那边院子伺候的人。”
“余妈妈和她儿媳王氏,是一家子人,母亲管不到他们家。”
柳君逸介绍了余家人的情况,又强调了一句。
一句话让柳老夫人差点又心酸落泪。
她好好的大孙子,如今竟是委屈成这般。
“你那边院子太小了,安置不了太多人,让你父亲去给你找个大些的院子,祖母再给你些人。”
“祖母,不用了,我之前两年也是这么过的。”
“余家人很好,余家两个小子如今年岁还小,再过几年也能得用了。”
“等乡试之后我就要提前去京城闭门读书,等后年春闱也能轻松应对,不至于因赶路着急忙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