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千金太娇气?种田经商卷起来!(17)+番外
收拾好厨房,在出门之前,顾北诚又将晒着桃肉的盘箕搬回堂屋搁着,兄妹又将黄豆堆积起来的黄豆重新摊平。
做桃肉果脯不需要将桃肉晒得太干,主要是收一收水份。
既要保持爽脆口感,又要避免水份太足容易腐坏,以及过度糖化。
下午,顾佳琪午睡了半个时辰,起来到院中筢动黄豆,这次没有谁再过来帮忙了。
她看一眼关好的篱笆院门,回屋继续写字。
赶在傍晚之前,去县城的人都回来了,驴车蹄蹄得得声老远传来。
顾佳琪正蹲在晒簟边将黄豆用侧箕往箩筐里装,听见动静连忙起身往外走。
“爹!娘!三哥!林家大哥!”
看到驴车上笑脸灿烂的几人,顾傅雪琪悬了一天的心便安放下来,也高兴地喊了起来。
“琪琪妹妹,你、你唤我云山哥就行,咱们村姓林的哥哥还是有几个的。”
林云山下了驴车,不好意思地挠了下头,但是该纠正的还是要纠正的。
“哦,云山哥。”顾佳琪尴尬地笑了一下,连忙改了口。
人家理由充足,没道理不改口。
而且她现在不说亲,已经和人家的娘说清楚了。
“嗯。”林云山见她乖巧懂事,英武的脸庞也不禁染上一抹红晕,连忙大步走了。
听见驴车回来的动静,林家院子也出来几个人。
第15章 妹妹果然是学过算帐的
今天林云山是搭着顺风车去县城卖山货的,价钱比去镇上要好。
一大背篓干木耳和干树菇,愣是多赚了几十文钱。
他卖了货之后,就跟车帮顾家叫卖。
有他和顾北彦在,这一车东西也有人照看,不怕县城的混子使坏。
“妹妹,走,回屋。”
顾北彦一下驴车,一手拽着叠在一起的三只箩筐、一手拉着站在门外的顾佳琪,开心地往院子里走。
看他这般,顾佳琪就知道这一趟跑县城收获不错。
顾丰氏也是满脸惹不住的喜气,拎起剩下那只大背篓,跟在后面。
顾岳祥还要去还驴车,没有直接进屋。
顾佳琪连忙回屋拿了钥匙,先将厨房门打开。
顾北彦先倒了一碗茶出来咕噜几口喝了,这才满脸喜气地开口,说起县城里的事儿。
早上他们出发去县城,一路顺利进城,沿街叫卖一路往城北角的县学方向走。
果然,他们进城刚好朝市过了,又是经过门前,不少铺子和作坊甚至街上的行人,听见叫卖都凑了过来。
一开始他们以为绿豆糕两文钱一块,会有人舍不得买或是还价。
后来才发现,单买一块的根本不会还价,买两块的想还价,得知五文三块,三文却买不到两块后,也有不少人买了三块。
栗子糕是一样的价,也是最先卖光的,因为糕点铺的栗子糕比绿豆糕贵。
也有人想买桂花糕。
顾丰氏报价桂花糕要三文钱一块。
没上货是怕县城客人嫌贵不想买时,竟然有不少人说买上一两块还是可以的。
甚至有人还提前还了价,五文钱两块,必买。
如此这般,桂花糕已经提前揽上生意了。
到县学找到顾北亭后,果然带了几个同窗来买糕点,都没有等到下午。
甚至那一大篓秋枣,也都在县学卖光了。
之后到了中午就不好卖了,剩下的在集市停留了会儿,又继续在县城到处逛。
这是第一天,他们主要是熟悉县城环境,多吆喝几噪子。
也经过了傅家门前,却没有停留。
顾北彦说完县城大致情况,才问:“大哥看糕点生意好,让我先问你,还要不要接县城的书?”
“大哥说抄书辛苦,糕点隔天卖一次,也有不少进帐了,不用这么累着的。”
“想写字继续抄《千字文》就行了。”
一册《千字文》就是稳定的三十文进帐。
“我想试试,如果接大儒的书确实太累不划算,下回就不接了,如果方便,反正我闲着也是闲着。”
顾佳琪连忙说道。
“今天我在家专心抄写,到明天中午就抄完一册了。”
见她又快抄完一册,顾北彦无奈地笑了笑。
“那行,后天我们再跑一趟县城,这次做一筐桂花糕试试,我会告诉大哥,帮你把书带回来。”
怕每天都去卖糕点,会消耗客源而导致生意不好,顾佳琪一早就与家里人说的是隔天卖一次。
就算有人多买了几块,两天也该吃完或是送人了。
顾佳琪已经按娘以前的习惯,提前煮了一锅红薯饭,饭上还放了三个玉米。
顾丰氏收拾好就过来做菜,顾佳琪就坐在灶下帮着烧火。
顾北彦拿了一袋银钱也坐到灶下,数给妹妹看。
看着一把一把的铜子儿,一个一个地数出一百个,再用搓成的红绳串起来。
顾佳琪也看得赏心悦目,很有成就感。
早上装了三筐糕点,大小都差不多,一筐放了二百二十余块。
都用绵纸每层隔垫着,尽量保证路上不颠碎。
价钱一样,两文钱单卖的就有一百多块,其余几乎都是五文三块、十五文九块卖掉的。
顾北彦也记不太清楚了,最后数出来的铜钱,一共一千一百九十文。
串了十一串放在小筛中,手中还有九十文的零数。
看着这些钱,他忍不住挠头,仔细回忆着卖糕点时的情景,不记得最后一共卖出了多少块糕点。
卖枣的钱都在娘手中,卖糕点的钱都由他收着。
去县城时他就说了,回家要数给妹妹看,让妹妹也高兴高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