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千金太娇气?种田经商卷起来!(18)+番外
顾佳琪看二哥智商卡了壳,忍不住笑了,她将烧火棍在地上划拉了几次,心中大略有数。
“一筐二百二十多块,总入帐一千一百九十文,五文三块糕和十五文九块糕,是一样的价。”
“假若卖掉三百块,就有五百文。”
“假若再卖掉两百块……两百一十块,也就是五文三块增加了七倍,同理,进帐增加七倍就是三百五十文。”
“不管是五文三块,还是十五文三十块,加起来总共卖掉了五百一十块。”
“进帐……八百五十文,你先把钱划拉开。”
随着顾佳琪轻柔的声音,轻松的语气,顾北彦连忙将八吊铜儿和手中的五十文划拉到一边。
“还剩下三百四十文。”顾北彦看一眼剩下的铜钱,连忙道。
“两文钱一块,卖掉一百七十块,正好是三百四十文。”顾佳琪轻声笑道。
“五百一十块加上一百七十块,就是六百八十块,三只筐均放两百二十六块,多少一两块的差别……差不多了。”
“给了大哥三块。”顾北彦又想起来这一茬儿。
“都是多出来的了,这个进帐卖掉这么多块,帐能平了。”顾佳琪说道。
顾北彦连连点头,又佩服地道:“妹妹果然是学过算帐的。”
不管实际有多少块糕点,当时装筐的数量大差不差,现在只是将所得收入确定了卖出数目而已。
“加上我们吃掉的,还有昨天试做的成本分摊,按七百块总数算成本。”
“再按实际消耗摊入的成本,今早我们算过的,六百五十文差不多。”
因为不算一家人的人工,借驴车一天的成本提高了,还分摊了小石磨的钱,最后将原定六百文的成本提到了六百五十文。
最后毛利润是五百四十文。
近半的赚头,虽然在外跑了一天有点累,还是让一家人都很兴奋。
“后天加入桂花糕,就要数清楚数量了,等栗子糕卖完就再增加一筐桂花糕,同样三筐却能增加利润。”
栗子和桂花,都是人工以外的零成本,利益却提高了。
顾佳琪的话,让顾北彦又期待起来,有点等不及这两天了。
第16章 第二桶金计划
第二天大早上,顾北彦又喊了林云山跑了一趟山里。
将他们去过的那些地方所有的桂花和板栗,全都摘了回来。
林云山顾不上给自家摘些干货,全帮顾北彦了,顾北彦答应他,下次帮他摘树菇。
林云春见大哥中午回家,竟还往顾家送桂花,自家什么也没捞着,顿时气得去找娘告状。
“娘,你看大哥!顾家又看不上他,还一个劲儿往跟前凑,不要脸面嘛。”
见林刘氏没有说话,林云春又气鼓鼓地埋怨。
“我想要点桂花做香包,他都不肯给我一点,全送到顾家去了。”
“好了,那是你大哥答应顾二郎帮忙,你少在这里上眼药,都快及笄的人了,说话还不过脑子。”
“娘!我怎么没过脑子了,明明就是大哥他……”林云春气急抢白。
林刘氏也生气了,朝着闺女虚扬了一下巴掌。
“在家与你大哥不和,在外与邻里不和,传出去也只会让人说我当娘的没教好你。”
“可是你受教吗?一张嘴叭叭的跟吃了生米似的,不是在骂骂咧咧就是在说人闲话。”
“知道你瞧不上琪丫头,可你咋不睁开眼好生瞧瞧,琪丫头回家这么些天了,顾家闹什么了吗?”
“顾家三兄弟都和妹妹相处这么好,琪丫头与他们闹过嫌隙了吗?反倒是你,一天天就盯着你大哥说闲话。”
林云春被娘一顿骂,委屈地噘着嘴,眼中含泪还想还嘴,被林刘氏瞪了一眼。
“还不摆桌去,你弟弟都知道拿碗筷了,你心思都搁哪儿了?”
林云春这才不吭声了,低头往厨房走去。
林刘氏扭头看向顾家那边,心底叹气。
自家闺女性子要强又犟嘴,若改不过来……将来嫁到哪家都是要吃亏的。
下午,顾家这边忙着做山楂酱,将桃肉果脯封坛,忙到傍晚又去摘了一篓秋枣回来。
一家人当晚早早睡下。
第二天又是半夜起来,在厨房里忙了两个时辰,天没亮时,就赶着驴车继续往县城而去。
这次林云山没有再跟去县城,而是继续往山里摘干货去了。
家里边的地,暂时有爹和爷爷还能顾得来,他就想趁着秋天山货繁盛,多摘一些。
尝到了去县城卖干货的甜头,自然也想赶下一趟的。
顾家这边,有了上次的沿街叫卖,这一次不但更熟了路,叫卖收钱也更熟练顺利。
甚至有了上回还要找妹妹算帐的经验,顾北彦一早就说了,那一篓桂花糕由他来收钱。
这样就不怕算不清楚了。
没想到,他们先去县学的时候,县学里许多顾北亭的同窗一听这次有桂花糕,都出来照顾了生意。
就连几个夫子都安排了书童出来各买了一包。
桂花糕是三文钱一块,五文钱两块。
虽是比绿豆糕少了一块,却是黄豆所做。
又有桂花料而色泽更好看、口感更清香细腻,形状也更方正显大一些。
更多客人偏好桂花糕,栗子糕也卖得不错。
光是县学这一趟生意,就让他们卖掉了小半的货。
后来顾北亭同着他们出来一路去别的街市,经过自己常去的墨香书局时停下来。
在等顾北亭去书局领抄书任务时,书局掌柜也让个伙计出来买了一包桂花糕、两包绿豆糕还有两斤秋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