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千金太娇气?种田经商卷起来!(196)+番外
顾佳琪除了在廊下走走,都不出门,好在她有事情忙,也不觉得枯燥。
她知道,现在是辛苦一些,但等生意稳定下来,她就不需要再这么忙碌了。
尤其等柳君逸中举之后,她就要嫁给他了。
可她今年四月初一才满十三岁,不到十四岁的年纪就嫁人着实有些……
但她明白柳家的用意,也清楚柳君逸的苦心。
这时候她也不会掉链子的。
反正他们早已约定好,先把亲事办了,将他正妻的位置占了。
只要他不纳妾,就没人能勉强得了他。
只要他纳妾,她就要和离书远离他。
他不能失去她,自然会死守他们之间的承诺。
为此,他与她张罗的这些生意,除了分出顾家的那份,剩下的全在她名下。
就如他说与他父亲听的。
要么,他娶她,她的钱是他的钱,要么她带着这些产业嫁别人,他是人财两空。
这是他们一致对外的策略,首先柳家就妥协了。
将来的路,他们携手一起走。
正月初八,皓月楼新年开张,第一天就打八折。
但是这天,皓月楼外除了打折营业的字牌,还多了一块字牌。
上书:
《溪雪先生珍藏琴曲谱》《溪雪先生琴曲手札》,一套百两银,先购先得。
就是曲谱图版和文字版,文字版包括曲式解析和学习心得。
这套书买下来,就是在手把手教人学琴了,当然,琴艺一般的人学起来可不容易。
但这样的书到了陈先生和小陈先生手中,自然一看就懂。
顾佳琪并没有藏私,原本除了一些曲谱,很多都是历史没那么久远的古曲,以及她那世界里的影视曲目。
她虽未携带华夏文库和曲库过来,但她也有二十多年的生长记忆,接触到的知识并不少。
能普及一些是一些,在普及的过程中为自己赚一些利益,有何不可?
虽然墨风书院还没有开课。
但住在附近的师长和平时就喜欢聚在这里的学子们,知道今天是皓月楼营业的日子,自然就三三两两地过来了。
有的是在家觉得闲闷了,有的是选在这天宴客顺便给皓月楼暖暖场子。
毕竟还有柳君逸的人脉关系在呢。
来后发现今天八折,顿时很高兴。
看到溪雪先生琴曲谱的消息,就更高兴了。
第172章 卖琴谱的事
营业八折的字牌上还写了,原定初八拍卖改到初十。
也就是说,今天要重点卖曲谱了。
正是东边不亮、西边也亮。
今天的话题就是溪雪先生的琴曲谱了。
一百两银子,听起来确实多。
但在经历了那么多场皓月楼拍卖场面后,又是溪雪先生所出,这个价格还不用竞价。
所有人竟觉得这价钱很便宜了。
今天来的客人还不算太多,毕竟趁着过年走亲戚、访友、出游的人还有些没赶回来。
书院是正月十二才正式开课的。
再给八折优惠,经营收益怕还不如除夕前两天多呢。
但是曲谱一出,当天就卖掉了一百二十套,足以弥补经营上的缺口。
尤其这天,小陈先生将琴谱上的那些曲子,都反复练习了多遍。
虽然不如小琴师的熟练和悠闲,但他毕竟提前几天收到了琴谱。
过年几天都没出门,就在屋里钻研这些琴谱,差点废寝忘食。
如今再在皓月楼演奏,还是能让人听上一听的。
很多人都现掏银子买了琴谱和手札。
一边听琴一边看谱,再回想当初小琴师的琴音,很多人心花怒放。
大赞还是溪雪先生不藏私,这么好的琴曲和学习心得都拿出来分享了。
所有人都忘记了,这一套琴曲可是要一百两银子啊。
新年刚开张的皓月楼,就在这样闲适自在的气氛中,继续赚钱了。
接下来两天又陆续卖掉了几十套。
有些人不吃饭也会派人过来买琴谱,生怕慢了就没得了。
琴曲虽然印版麻烦了些,制作成本高了很多。
但柳君逸年前找印书坊的管事是仔细洽谈过的,最终谈成一套书的成本是十两银子。
可比话本高了百倍。
印书坊这边的消息很快就传到了书局。
哪怕要过年了,书局大管事也立刻找到柳君逸,要订一万套,但是一套的价格想要六十两。
柳君逸很干脆地拒绝了。
并且说这是大儒溪雪先生的珍藏,人家肯拿出来就要分走一半,不然根本不给印。
他若再给书局六十两的价,他在中间白干吗?
价格拉扯了许久,柳君逸始终不肯松口,态度很是坚决。
卖价一百两银子,印刷成本就要十两,溪雪先生还要五十两。
剩下四十两的空间,柳君逸和书局各赚二十两。
最后谈定的价格,就是以八十两的价给书局,书局见利益太少就只订了三千套。
反正以后若真是好卖,再印便是了。
但也因印刷成本高了,印书坊喊着没赚到钱,即便起印一万套,也没给出八折九折的优惠。
柳君逸也没在这细节上继续拉扯。
反正不给书局太便宜就是了。
书局订走三千套,皓月楼马上就会出现很多家分号。
因此。
柳家和订走了五千套,他那二十家皓月楼各分两百套。
剩下的一千套,会在各地的富贵酒楼或是其他茶楼里散卖。
一家铺子分上二、三十套,随便卖卖也是钱。
反正顾家的皓月楼,正在营业的这家只准备了三百套,顺心酒楼也只铺了一百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