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假千金太娇气?种田经商卷起来!(209)+番外

作者: 燕乐行 阅读记录

他们要搬去京城,都不会在府城买宅,寻常嫁妆根本不便利。

但……

成亲当天也不能什么都不备着就进柳家门。

第183章 六人先签下了合伙意向书

端午节前,柳家和没有如信中所说那般回来。

顾佳琪陆续完成了书院师长们的礼,那些按他们要求完成的字画。

那些画无一不是他们自己平日里写的诗或是词。

他们亲眼见证顾佳琪给江老院长完成字画的过程,也学了老院长,只提供了自己的诗。

这样就能有一幅画、一幅字,哪怕表现的是同一首诗,这首诗是他们自己作的。

他们就很开心。

哪怕这些字画上留的是溪雪的小印,他们也高兴。

给许长卿、宋君泽、王梓唯和江鸿飞他们的字画,则是按溪雪先生原来的风格。

不是喜鹊登梅就是花开富贵,或是桃花迎春……

知晓了小琴师和溪雪就是柳君逸的小媳妇后,他们也在顾北亭回来的那两天里,到了顾家拜访。

在东厢也亲眼见证了一回顾佳琪写字作画的场面。

毕竟那曾是师长们吹嘘的事情,他们也有幸见到了。

顾佳琪与柳君逸私下商量,拉拢这几个他的发小同窗,在京城开一家大的精品铺子。

她早就在计划着,却苦于本钱不够的生意。

她心里在琢磨着的首饰、衣裙的款式,还有手工调制的润肤膏、洗发露、香皂。

她提供图样和制作方子,大家合伙经营,一起分利。

虽说以她现在手中的银票厚度,开一家或是几家这样的铺子轻而易举。

但是与这些人合伙,却能释放更多友情的善意,有利维护他们与柳君逸和顾北亭的关系。

如今是凭着年少的交情,将来入了仕,抱团或是更铁的关系同样很重要。

因此,世家大族更重视联姻。

他们不能联姻,还不能以利益捆绑了?

几个月下来,顺心酒楼在各府城和县城已经开了几十家了,很快就能超过一百家。

也将那些食方充分的利益最大化。

柳家和订的那五千套琴曲谱已收回款二十五万两,和书局订的三千套琴曲谱二十四万两银子。

去掉成本八万两后,还有四十一万两,加上自家散卖所赚,以及字画进帐。

凑足五十万两全用在顺心酒楼和福琪轩茶楼上。

县城拓铺成本相应低很多,府城需要的本钱则要番上两、三倍。

三个月下来,一边拓铺、一边开张的铺子自行经营盈利,盈利又继续补给到拓铺上。

一百家顺心酒楼和一百家福琪轩茶楼,相信很快就能达到。

而随后放出的筝曲谱,赚的钱虽不如琴曲谱那么夸张。

但有早已铺开的经营渠道,只不过是速度慢一些罢了。

但是筝曲谱所赚的钱,用来在京城开一家铺面大的精品铺子,还是足够的。

何况还要拉上其他几家?

这事情,交给柳君逸去与大家说。

东厢这边的谈笑风生,并没有立刻说起这个事情。

顾佳琪一身女装来奉茶,几人看着小琴师已是小姑娘,一时也有些傻眼,表情尴尬。

等她离开,几人立刻又将柳君逸好一阵埋汰,又问顾北亭,顾家就一个妹妹?

那恨不能有几个妹妹也分他们一个小媳妇的架式,让顾北亭哭笑不得。

中午,顾佳琪亲自下厨做了几个菜,有皓月楼的、顺心酒楼的,甚至还有富贵酒楼的。

看着这些几家酒楼的招牌菜,几人心里也有了猜测。

他们能猜测出小琴师和溪雪先生的身份,哪一个不是精明的?

下午,又转移到柳君逸的小院去聊天。

只有他们几个在场,柳君逸这才说起顾佳琪的计划。

一听他们做新的生意要带上大家一起赚钱,顿时都很高兴,直呼还是顾家妹妹大气。

见他们愿意,还主动问起所需本钱,如何张罗铺子的事儿。

柳君逸自然是细细说来……

在座,只有柳家和宋家、王家是行商之家。

许长卿的祖父是府衙主薄,父亲是兴安州丘河县令,其母早逝,父亲续娶。

因此他和胞弟胞妹自小生活在祖父身边。

许家都是小官,不算富贵,但他外祖家是商家有钱,母亲的陪嫁不少,都被他接管了。

妹妹出嫁给了一半母亲留下的嫁妆,剩下一半在他的经营之下也有盈利,够他和弟弟用的。

只不过,若能有赚钱路子,他当然愿意更进一步,为自己和弟弟赚一份更宽裕的将来。

王梓唯家生意不如柳家大,除了一些干货、皮毛、瓷器生意,主要经营的还是茶叶,在南边有好几处茶山。

柳家那么多酒楼和茶楼、杂货等生意,所需茶叶也是从王家进货,各地分铺亦如是。

如今皓月楼、顺心酒楼还有福琪轩茶楼,所需用的茶叶,柳君逸当然也直接找上了王梓唯。

宋家则是经营布庄、布坊、成衣铺、胭脂首饰、绣庄等生意。

顾佳琪要开的精品铺子,宋家是最能供上货的,也是最有经营经验的。

说到行商生意经,在座只有顾北亭是最没经验的,只能默默煮茶,用心学习。

江家是书香门第,却也有些小生意。

在府城有老夫人的嫁妆铺子,在京城也有少夫人的嫁妆铺子。

江鸿飞却是专心读书和玩耍,并不曾过问这些生意之事。

但他从小和柳君逸、宋君泽他们玩在一块儿,自然也是听得多了。

当下,柳君逸按顾佳琪的意思,将这生意一分六份,大家出一样的本钱,从外面请人经营,大家各自分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