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千金太娇气?种田经商卷起来!(225)+番外
又中秋在即,有那娶妻生子的也不想家中妻儿和老父母担心,这两天就要回家去。
不过,明天应该都会再来皓月楼一次,见识见识盛名已久的皓月楼拍卖。
顾佳琪吃饭,柳君逸时不时过来吃上几口,叮嘱她吃了饭就跟着二哥三哥回家。
他和大哥这边,只要皓月楼不打烊,怕是都走不开的。
好在,没了小琴师抚琴后,有那依旧谈笑风生的,自然也有那吃饱喝足陆续结帐离开的。
此时早已入夜,车马行却依然有不少马车停在了外头,在街边摆出一条长龙。
只因夜里本来没什么客人,但皓月楼里客人多呀,总要用到马车的。
顾佳琪吃完晚饭,等二哥与大管事聊过一次最近的事情后,就准备回家了。
他们只和掌柜这边打了声招呼,就悄悄走了。
同着走的还有今晚来看热闹顺便搭把手的那些少年们。
大家在外头叫了两辆马车回去,没有走夜路。
回去还能收拾心情看会儿书,谈论谈论今科乡试的策论。
顾佳琪回到家沐浴之后,就在炕上盘腿坐着,思索着溪雪先生的文集第一册 是不是该写完了。
又想到《红楼梦》才出到四册,后面还有八册要出。
这个一直是交给府城这边的墨香书局印书坊印出来的,也不好去了京城重新找印书坊。
以前是想着有本钱了自己开一家印书坊的。
但如今却觉得没什么必要,他们要印的书就这么多,首先不足以养一家印书坊。
又每一次印书都有书局大订单,互利互惠的关系也不错。
但是京城什么都贵,去京城印书的成本也会相应增加吧?
最好是全部在府城这边,做为老客户也能各种方便。
想到这里,她将擦干的头发随意一挽,拿来笔墨纸张就准备赶进度了。
第二天,明玉阁在府城的铺子开张了。
只不过,明玉阁的生意主要客源还是女子。
男子好奇进来也只能随便逛逛,能买的目前只有成衣。
也就是昨晚柳君逸、顾北亭、宋君泽、许长卿、王梓唯、江鸿飞他们穿在身上的那些款式。
当然还有其他款式和不同颜色。
有了昨晚他们的活招牌,今天来捧场的同窗、各县同年们,大多都会买一两身回去。
还有香皂,早在建起作坊赶货时,就专门做了一批小号的试用款。
柳君逸直接给书院和府学都送了一批货过去。
他赚送的。
用着学得好,自己再到明玉阁来买便是。
这时候的香皂、润肤膏、洗发露都是日用品。
虽然不是寻常百姓人家买得起的,但能买得起的还是有许多人。
再加上酒楼、茶楼这些自家生意对消费达一定数目的客人,有这样的套装相送。
宣传力度还是不错的。
开张又在乡试刚结束还没放榜时,府城依然热闹。
又听说是几个读书人合伙做的买卖,更让人热议关注。
就如当初皓月楼的文友墙和拍卖环节一样,既新奇又有附庸风雅之意。
不差钱的有钱人家尤其是后宅的夫人小姐们,就更是蜂拥而至了。
明玉阁的生意,一开始就是柳君逸和顾北亭、宋君泽、许长卿、王梓唯、江鸿飞的合伙生意。
六人合伙,当初计划是去京城后开铺的。
如今却是,在有柳君逸允许写欠据的优势下,京城和府城同时安排上了。
只不过京城路远,那边的铺子加上作坊安排下来,开张还没有府城这边快。
京城那边的大小管事,是柳家主、宋家主和王家主共同挑选出来的。
虽然生意是家中小子们合伙的,不让家中出手。
但在挑选人手方面,还是可以尽一分当爹的操心。
虽然允许写欠据,几人还是会从家里要钱入伙,不可能什么也不拿就认欠债。
那不变成了柳君逸送钱给他们花?
因此,每人从家里拿了三万两,找柳君逸写了一张两万两的欠据。
许长卿没有家里可以拿钱,但他也找了外祖家,凑足了三万两出来。
到是顾北亭没有写欠据,因为柳家欠据刚好有一张是中秋节前还清的,恰是五万两。
为了这事,柳君逸回去找爹提前了几天将这张欠据钱要回来了,刚好用上。
至于柳君逸的五万两,自然是顾佳琪这边拿,没让家里出一两。
六人一共凑齐了三十万两,给京城那边安排了二十五万两,府城这边只有五万两。
作坊分别开在柳君逸和宋君泽、许长卿的城外庄子上,各负责一个分类作坊。
香皂、润肤膏和洗发露在柳君逸的庄子上;
首饰类作坊在许长卿的庄子上;
胭脂水粉类作坊在宋君泽的庄子上;
还有成衣作坊则是王家提供了一座城内的空宅子。
江鸿飞就也租了一座宅子当库房用。
这些庄子和宅子都是私产,不属于明玉阁。
但是作坊都归明玉阁,有统一专门的管事和人手。
但是京城那边的所有作坊,就会集中在一处方便管理了。
毕竟府城这边是自己熟悉的地盘,还有各家互相盯着,京城是他们掌控不了的陌生环境。
因此,大家一商量。
就将柳家和在京城买的那两座大宅,顾佳琪出了十五万两的宅子,留一部分小院出来当作坊。
也就是说,目前那两大宅子一座是顾家的、一座是柳君逸和顾佳琪住的。
除了一些下人,目前人丁还不足以住满宅子,因此还会空置许多小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