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假千金太娇气?种田经商卷起来!(226)+番外

作者: 燕乐行 阅读记录

目前做为作坊就很合适。

将来他们搬过去了,开枝散叶到宅子不够住时,早就在京城站稳脚跟,可以将作坊迁出了。

第198章 带他们一起暴富

甚至都不用等到那时。

只要明玉阁开始赚钱而不是继续消耗成本时,就可以在京城再买几座小宅院用来做专属的作坊之用。

目前的权宜之策,这么安排已是最合适的了。

以后,谁会想到作坊开在自己府里?

在保密程度上也有一定优势。

京城那边的铺子张罗得如何,开张生意又如何,他们并不知道。

但在府城这边,他们就能全程参与进度,开张之日更是亲自到铺中见证生意兴隆。

各家虽然不能参与生意,但也会用人脉关系和购买力来支持。

柳家和宋家、王家早就用拿货价定了一批货,准备铺到自家在各地的铺子里去。

当然前提是在不影响明玉阁生意的前提下。

几家夫人女眷也买了不少回去用,甚至送人。

铺子开张第一天,虽然没有折扣,但对消费达一定数目时,会赠送一些礼物。

这礼物就是小一号的香皂、润肤膏和洗发露的套装。

哪怕这个消费达到的数目里已经包括了相同的物品,但哪个客人不愿意多拿一点?

拿回去打赏下人,也是极好的。

明玉阁开张三天,就在这样的小利小惠中宣传到位、生意兴隆。

又随着考生们回乡,将府城明玉阁的广告宣传带回了各县镇去。

各县镇的大户人家想买,只能自己到府城或是派了管事专门来采买了。

可惜,目前只有他们府城这一家铺子,别的府城还不知道明玉阁大名。

但这三天生意,让大家想到了当初开张即巅峰的皓月楼。

几人凑到一块儿担心起铺子太红火又铺得慢了,会被别人抢走生意盘。

可以说如今的明玉阁,就是当初的皓月楼。

开张这么好的生意,就容易让其他有钱人去别处悄悄模仿着经营。

若他们自己拓铺,本钱不够。

就是本钱够也发展不了这么快。

若是像皓月楼那样只经营南下京城生意线,那其他州府城又空置了。

若是也像当初让柳家经营其他二十州皓月楼一样,将方子和经营卖出去……

但这并非吃食生意,是可以远程运输且有一定储存时间优势的。

在座的六人都是刚考过乡试的秀才,没一个反应慢的。

最后商量结果就是加大作坊出货,让六家有意介入其他州县的,直接进货,再出钱买下明玉阁经营权。

当初皓月楼可是两万两一家卖出经营权的,再加上各种方子……

若他们同样以两万两卖明玉阁经营权。

柳家、宋家、许家外祖家、王家还有江家,在京城线以外各自买几家或是十几家经营权。

也是一笔不小的进帐,正好用来补上他们发展京城线缺少的本钱。

且由他们供货,也不怕短期泄露方子。

本就是肥水不落外人田,自家也不至于耍手段来偷来抢这些方子。

各家自己也明白,这生意是柳君逸拿出来的。

实际由顾佳琪出图样、方子和经营特色的生意,他们完全可以自家经营。

却拉进他们几人一起赚钱,就是带他们一起暴富。

这份情义远超过这笔生意,谁家也不至于傻到破坏这几人的情义。

也不会忘记,这几人是要入仕的,将来在仕途上的信任和交情,远胜于眼下这点利益。

这也是各家出力却不提分利,一心想要支持孩子们自己赚钱的心知肚明。

而顾家产业已经很多,根本不需要再介入这些生意,是唯一不用让家里人买经营权的。

很快,大家又叫上了顾佳琪,商量出结果后就各自行动了。

柳家、宋家和王家本就是商户,柳家因着皓月楼和干货、酿酒的盈利,今年确实赚了不少。

也是柳家低调不愿意突然暴富张扬,毕竟柳家目前以子弟科举为重,低调稳当不得罪人为主。

不然,如今府城首富恐怕很快就要换成柳家了。

柳家、宋家和王家自然是立刻就积极响应了买经营权的事儿。

许长卿是母亲早故、父亲另娶,他和弟弟妹妹在祖父身边长大,与父亲和继母继弟妹没什么感情。

但有外祖家多年来的扶持,他自然将这份好处给了外祖家。

江家是官宦人家,也是书香门第,名下产业有一些,生意却不多。

或者说江家人都是读书入仕的人,再不济也会以文章闻名、开塾做先生为营生。

如今江鸿飞兴冲冲地跑回去要祖母买一些经营权,还要写信让母亲买一些。

可把江家长辈难坏了,他们也不懂经营,最后江鸿飞将明玉阁的经营管理方式说了一遍。

江老院长立刻让凑钱,挑选有江家子弟在的府县,请管事掌柜来经营便是。

明玉阁的生意好不好、所卖之物好不好,他们又不是看不出来。

这搭伙儿赚钱简直就是钱生钱的生意,不做是傻子。

最后,短短几天里,五家派了代表齐聚一堂。

按府城两万两、县城八千两的经营权价格,自己挑地方买。

不过最后在吸引了柳家皓月楼经验后,大家咬了咬牙都只买了府城。

首先府城经济消费力原本就强于县镇。

虽说两万太贵,但若往县城别家铺子铺货,一样能够赚钱。

且用明玉阁的招牌,可以互相拉动名气和消费,比自己新开一家单铺强太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