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千金太娇气?种田经商卷起来!(58)+番外
夏布打七折、秋布打九折,这些布也是一样,现在买确实很划算。
顾佳琪头一回逛布庄,当下听着伙计的讲解也认真去学习辨认布料。
之后,说要看看棉布和细葛布、细麻布,顿时把伙计给说愣了。
看见顾佳琪一脸镇定不慌不忙模样,伙计不敢多嘴,忍了脾气领她们去便宜的布料区。
这家布庄原本就是做寻常百姓家和穷家人生意的,客人要买便宜布料是再寻常不过的事情。
伙计自然也不会狗眼看人低,何况顾丰氏进铺并没有说要买贵布。
很快,顾佳琪便知道了细棉布五十文一匹,粗棉布是三十文一匹。
细葛布三十文、细麻布是二十五文,布料也相对要少一些。
一匹能给一个成年男子做一身衣裤还剩下一些余头。
可以给家里小孩子再做一身,若是半大少年能做一件上衣。
再剩下的边角料就留着将来破了好缝补,或是纳鞋垫了。
而细棉料子,若是一匹给顾佳琪做衣裙,能做两身,当然也可以做一身衣裙、两件半臂还有些余头罢了。
这是顾丰氏在闺女耳边悄悄补上的话,怕闺女以前没经历过这些琐事,不懂常识。
这是衣料买卖里商家的小诀窍。
真要换到贵布上,价钱是高了,一匹布料也多得多了,有更宽的、更长的各种差别。
但是穷家人哪里买得起那些贵布?
二、三十文最贵五十文,能做一两身衣裳能穿几年了。
家里有弟弟妹妹能继续穿旧衣的就更划算。
有的人家,娘的嫁衣小心收着再传给闺女,大闺女出嫁穿过后,还能再拿回来给小闺女出嫁穿。
衣裳破了也是缝缝补补又三年,谁会一年置办几身新衣裳?
这些话,顾丰氏迟疑了一下,没有在这里说与闺女听。
将布庄大略逛了一遍后,顾佳琪让娘买了两匹灰色中衣料子,是细绢布,四十文一匹。
再买了两匹细麻布料子一共五十文。
又挑了四匹细棉夏布,两百文打七折只要一百四十文。
秋布打九折,九十文只需要付八十一文,顾佳琪一脸平静地将那一文给抹掉了。
第51章 闺女是个能持家的
伙计见她一身富贵装扮,却买的全是便宜布,也觉得新鲜,对这一文钱就作主同意了。
买布都配送缝衣线,可以搭配布料颜色来送,顾丰氏忙着挑选缝衣线。
顾佳琪脑中灵光一闪,突然问:“有没有布头卖?”
她也不是对穿越毫无所知的盲穿人士,这种精打细算过日子的常识,还是知道一些的。
伙计似愣了一下,随即点头:
“有的,布头有春布、夏布、秋布还有去年的冬布,不过都是做不成衣裳的布头和碎边角。”
“十文一斤可以挑选还送缝衣针线、八文一斤可挑选不送针线。”
“五文一斤好料子不能挑选,三文一斤在棉布里不能挑选,两文一斤粗布料子不能挑选。”
“我挑两斤不送针线的。”顾佳琪立刻说道。
伙计立刻让柜台里的伙计拿出一大包布头来,放在柜台上让顾佳琪随意挑选。
顾佳琪随手翻了翻,只要了细棉夏布。
夏天才过去不久,这些柔软轻薄的细绵布头还是很多的。
眼下又是中秋,别人想挑也会下意识在同等的秋布里去挑。
大块布头可以给家里小娃缝新衣裤而不需要另外扯散布。
十岁以下的孩子,两、三块颜色相近的同等布料就能拼接出一件舒适好看的新衣裳了。
顾佳琪打着同样的实惠算盘,并不是为了拼接出一件外衣,而是……
夏布轻而薄,穿在里边贴身舒适,还没那么占重要。
她挑了三斤颜色相近布角整齐的大块布头出来,又加了一文钱买了缝衣线。
伙计被她的精打细算给算愣了,总觉得哪里不对劲儿又说不上所以然来。
最后,给顾佳琪将布料折叠好拿粗绵纸包好,布头不打折,收了二十五文钱。
逛这一趟,一共花了二百四十文钱。
这也是顾家难得的一次大采买。
等伙计将布匹也拿粗绵纸包好之后,顾丰氏又花钱单买了一包不同粗细的缝衣针。
付完了钱,就喊三兄弟进来把布料搬到驴车上去。
等他们出门之后,掌柜的突然感慨了一句:
“这娘儿俩是会打算盘的,帐都分开算了,优惠都分开给了。”
驴车前行,一直到出镇的时候,顾北亭才好奇地看向妹妹。
“琪琪,家里不是都有衣裳穿么,怎么还买这么多布料?”
顾佳琪笑道:“四匹夏布,反季买清仓货很划算。”
“反正放到明年也还是新衣裳,还能提前一年做出来,不慌不忙。”
她这么一说,三兄弟都笑了起来。
不愧是他们的妹妹,就是会算帐!
“还有两匹细绢布,可以做成棉衣内胆。”
“就是不和外衣料子缝在一起,穿脏了洗外衣即可,棉衣内胆不需要洗,晒晒就好,洗多了不暖和。”
“布头我自己练练手,细麻料子当然是给爹和哥哥们干活儿穿的。”
“逸哥哥送的都是好料子,你们也不想穿着好料子上山下地吧,总没那么肆意。”
她这么一说,兄弟几个一脸恍然,连连认同地点头,就连顾岳祥也不禁笑了。
闺女是个能持家的。
哪怕是在有钱人家长大,也没有养成铺张浪费的性子。
也对,但凡她性子娇纵一些,只怕也不能在顾家适应得这么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