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假千金太娇气?种田经商卷起来!(67)+番外

作者: 燕乐行 阅读记录

收完林家的稻子还要和林云山一起去给师父徐猎户家收稻子。

徐猎户去年冬天在山里伤了脚,歇了半年不怎么上山了。

顾北彦和林云山没师父带着,也不敢进深山。

毕竟他们家还有田地,不是不打猎就吃不上饭的人家,当然不会拼着危险进深山去。

徐猎户脚伤没好全,干活儿没以前利索,家里孩子又小,田里农活儿忙不过来。

好在收了顾北彦和林云山这两个孝顺懂事的徒弟,能帮上忙了。

而顾北诚则是又继续去李木匠家里学手艺了。

李木匠不轻易传手艺,见顾家卖糕点赚钱不起新屋了,以为顾北诚不会去学手艺了。

在见到顾北诚又过去后,也没说什么闲话,只是让少年人继续刨木头。

却也开始让他接触墨斗、量尺,开始教看图纸了。

不管是出于什么打算,顾北诚从师半年,总算接触到核心技术的门槛了。

顾佳琪和三哥说过,趁着家里还在枫林村,用心学好木匠手艺。

将来不做木匠,但家里有个会木匠的,以后要添置什么会方便很多。

哪怕将来请外面的木匠做事,有个懂行的也很重要。

为此,顾北诚从一开始学木匠只为有个谋生手艺。

到如今为了妹妹开铺打嫁妆家具,而劲头十足地学起了手艺。

八月底,西厢二层也快建好,要上梁了。

按习俗也熬制了不少花生芝麻酥糖块,切成小块儿用裁小的油纸包好,从屋梁上往下扔。

选在沐休这天的上午,村里跑得动的小孩子们和小闺女们都来了。

屋梁上在抛,顾丰氏也端着筛子给大家分了糖还有炒花生和油炸小麻花。

油炸小麻花是顾佳琪教的手艺,这个不难学,只是要面粉成本则已。

便是村里人学会了,也不会在家敞开手去做来吃的。

面粉贵着呢。

顾家建这两间两层新屋,动静闹得比村里建酿酒作坊还大。

为了腾出劳力建作坊,村长和耆老们商量了一个办法。

谁家先收稻谷、谁家晚收稻谷,谁家田多人少、谁家田少人多。

统一安排抽调人手,有的在山坡这边建屋、有的去给人家帮忙稻粮。

村里驴车也不外租了,就在村里一家家帮忙运粮,省了不少挑粮担子的辛苦。

第59章 你知道孤本多值钱么?

顾家驴车在家时,也被借去了村里帮忙。

顾家只有两亩田,顾岳祥说了不急着收,等厢房建好了再收,不然没地儿放。

如今院子里堆了不少东西也乱糟糟的,晒粮都没地儿。

很多用过顾家驴车的人家,都说等顾家收粮时会来帮忙。

顾佳琪知道村里人从上到下竟然这般团结时,还有些惊讶。

当初顾家在村里借驴车时,可是直接提的租钱。

这还不够,村里人还闹着要再提价呢,也不问问顾家卖糕点又赚了多少。

就是看不得别家好过吧。

如今却为了自家利益而和睦起来了。

也就是利益涉及的人家多了,风向就变了吧。

但这些于顾佳琪都不过是小插曲,无关紧要的小事情。

她刚完成抄书任务,还要整理话本子构思,爹娘是半点家里活儿也不让她干。

每天吃饭就喊她,也不让她洗碗,夜里也是等她忙完去打洗脚水后,才收拾了厨房去歇下。

顾北彦不进山时,就在家里干活儿,有从门前经过的读书郎往东厢多看一眼,都会被他瞪走。

八月的最后一天,顾北亭回来了。

上午,顾佳琪正提着菜篮子在自家菜地里摘菜。

西厢两层楼刚刚建好,盖好了青瓦,准备晾几天再刷墙、安门窗。

趁这空档,干活儿的工匠也回家收粮去了。

顾家这边就两亩田,村里收完粮的人家各派了一个劳力过来,一天就收完了。

如今粮食在村里晒谷场晒了两天,用麻袋装着全堆在堂屋里。

顾岳祥和顾北彦这两天又忙着收最后一批黄豆。

玉米要再晚半个月收,收完玉米还要去收红薯。

也是一天都不得闲的。

顾佳琪已经完成了剩下九个话本子完整构思、框架、细纲和人设背景等资料。

因为要交给别人写,作为熟悉全部故事内容的她,只有尽可能将细纲和人设都写得详细又清楚。

这样别人才能尽可能如她所愿地行笔在原文框架中。

便因思路和文笔的不同、接受教育和知识储备不同,差别也不会太大。

弄完这些,顾佳琪打算歇一天,让脑子也放空一下,接下来她要自己写一个。

正哼着歌在菜地里摘秋辣椒,就听见不远处大哥的喊声。

“琪琪!”

顾佳琪转头就看见穿着朴素长袍的俊郎帅哥,正笑眯眯地往菜地里走来。

顾岳祥模样不差,高大英武,三个儿子也继承了他的优秀基因。

如今一个是秀才、一个会打猎、一个学木匠,各有所长。

“大哥,可有领到辞山先生的书?”

顾佳琪将手中的菜篮子递给顾北亭,关心接下来的抄书兼职。

毕竟,抄书还能免费看书,增加她在这世界里的阅读量,一举两得何乐不为?

“嗯,领到了,书局掌柜看到你这一手好字,可夸奖了,我也不好意思冒领你的功劳。”

“主要是我平日里惯用字体不是这个,也怕掌柜让我当场写一写可就穿帮啦。”

“我就说是家中兄弟写的,家里供不起两人科举,兄弟读了十年书就弃学了,抄书还是可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