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千金太娇气?种田经商卷起来!(72)+番外
若真如此,找别人代文的工钱都能给自家哥哥们赚了。
“好!”顾佳琪露出了开心的笑容,目光闪闪有些跃跃欲试。
等一家人吃晚饭时,顾佳琪就说起她的新想法。
顾北亭只是提议让二弟和三弟试试。
顾佳琪却直接派起了任务,让哥哥们都来写。
“二哥,江湖游侠的故事,我明天就写完新的给你。”
“明天晚上开始,你就学着写话本子。”
“不用担心写不出来,你每写一晚不管几页,第二天早上就交给我看。”
“有需要修改或是要提意见的地方,我会说。”
“我们也可以探讨,只要掌握了行文的方法,这个不难的。”
小读书郎也有读书心得的课业要完成呢。
慢慢还要学写诗、对对子,读书十年,应是会散文、游记这类体裁的。
不然,真到了下场科举时,如何应对考卷上的文章要求?
只要她将故事要表达的东西、要表现的情绪,以及要完成的整个故事线索,加上他们自己所学的行文方式。
就可以上手了。
哥哥们读书不少,只是没看过话本子,没有这方面经验而已。
“三哥你也一样。”顾佳琪又看向一旁听得津津有味的顾北诚。
“二哥是习过武、当过猎户,有打斗情节的话本子交给他写,他会有经验一些。”
“那三哥你有什么想写的类型没有?”有自己喜欢的类型,写起来容易上手。
顾北诚认真想了想,不好意思地问:
“有没有那种……村里人发家致富的?”
“或是小人物赚大钱的?”
顾佳琪沉默了。
顾北彦给弟弟夹了一筷子菜,叹了口气。
“话本子是有钱人买得起的闲书,有钱人怎么懂得小人物的努力?”
顾佳琪心下也叹了口气。
从某种观点来说,小人物发大财、灰姑娘嫁进豪门,本来就能引起很多社会底层读者的美梦共鸣。
但……
就连他们三兄弟读了十年书,还没买过话本子看呢。
那些没读过几年书的贩夫走卒、农家小民,怎么会舍得每月花一百文去买这种闲书看?
失去底层读者,如何让买得起闲书的有钱人产生共鸣、生出继续阅读的兴趣?
话本子的主要群体,还是大户人家的夫人小姐吧。
也有一些不需要进取、不缺银钱、闲来无事想找乐子,又不好吃喝嫖赌那一路子的公子们……
也会喜欢看话本子的吧。
当然,还有一些她未知的读者群体。
正所谓大千世界、无奇不有,她又能概括几分?
不过,看到三哥渐渐露出窘迫的表情,顾佳琪心中闪过念头。
她可是科技文明先进世界的人,岂会搞不定古人的阅读习惯?
就算以前没有小人物发家史,以后也会有!
“小人物发家致富,也可以是:小人物上位记。”
“若三哥不是坚持要写小人物像咱们家这样,通过每天起早摸黑的努力,赚取几文、几十文的利益……这样的发家故事。”
“小人物也可以是通过努力变得很厉害、很富贵、很强大这个结果的故事,还是有很多可以写的。”
“比如,有个寒门学子通过努力读书,成为远近闻名的才子。”
“通过科举一路金榜题名,成为状元、成为大官,这就是小人物从底层一路步上青云路的故事。”
“又比如,有个农家穷小子,家里没田没地还欠了债,够小人物了吧?”
“这个穷小子上山采药遇到名医收徒,学到一手医术济世救人,成为一代有口皆碑的名医。”
“又比如,一个穷猎户,在山里救了一位将军,后来猎户跟着去从军也当上了将军。”
“又比如,一个街头摆面摊的小子,做得一手好面。”
“生意慢慢兴隆,慢慢开了一家小面馆子,再后来又开了一家分铺,最后成了远近闻名的面王。”
顾佳琪一连举例了好几个小人物发家的故事,一家人深有同感,听得津津有味。
只不过顾北亭却露出思索的表情。
因为他是看过妹妹写的那个江湖游侠故事的详细纲要的。
若只是现在这般说的故事,可撑不起几页纸的,要写出十二册内容,就得有六十万字。
几千字就能写完的故事,又如何撑到六十万字?
那简单的话语里,可就包括了无数个争锋厮杀的事件了。
“剧情曲折、冲突不断。”妹妹曾与他说过。
君逸也曾与他说过,话本子种类很多的。
内宅女子看的则多情爱、后宅争宠,还有小姑娘喜欢的白马春风少年郎。
无外乎风、花、雪、月,花前、月下、海誓、山盟。
那样的故事很多,相似度也很高,也没几本能出到好几册的。
一个故事分出上、下两册就不错了,十万字,或是再多一册到十五万字吧。
可妹妹要撑起话本铺子,每个故事都要出到十二册,真的可行吗?
如果一个故事勾人心魄、争相购买,别说十二册,二十册都不担心。
但若销量不如意呢,后面的册数是出还是不出?
在顾北亭思绪万千时,顾北诚突然讪讪开口:
“妹妹,这样的故事能写那么长吗?有没有那种……几千个字就能写完的故事呀?”
他没好意思说,想像力不够,文笔也没什么自信。
不像二哥听说要写游侠故事,就恨不能撸起袖子去干架了。
他想起来,二哥曾提过以前在师父家里看过江湖游侠的话本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