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假千金太娇气?种田经商卷起来!(71)+番外

作者: 燕乐行 阅读记录

因而,第四天上午他们还会去参观墨风书院,中午会由墨风书院作东请吃饭,下午就回县学。

这样能省一晚客栈宿钱。

这是吴先生与他们说清楚的行程。

为了照顾到家境贫寒的学子,师长们也是很有心思了,安排很周到。

顾北亭将重阳节诗会的事告诉了妹妹。

顾佳琪一边将信收起来一边道:

“哥哥不用犹豫,不管柳君逸来不来,你都报名去府城。”

“就算他不知道跑来了咱们家,我也会告诉他赶紧回去。”

“在府城不是有三天半么。”

“加上去府城的路上时间和安顿住处,怎么也得还有一天。”

“没的像咱们那样半夜出发,赶到府城直接进入正题的。”

“府学要办诗会,他肯定知道的,他是府城仕子,只要在诗会当天去府学即可。”

“他只要提前两天去定远县,就能把那边的事儿办了。”

“说不定他打着提前来咱们家,再与你一起去府城的主意呢。”

顾佳琪觉得,府学办诗会的事儿,府城所有读书人肯定早就知道了。

柳君逸也肯定知道。

他没细说,说不定就如她所想。

顾北亭琢磨了一会儿,不禁失笑。

“确是如此,那我回县学后就先报名,就是……恐怕得交上五两银子,还要带着银钱吃饭傍身。”

顾北亭又将师长说的报名标准说了一下。

一辆马车坐三个学子,去府城三百文,回来同样三百文。

住府城客栈,有府学帮着通融又是府学办诗会,客栈也会算得便宜些。

但一天怕得也要一两银子的预算,只是现在还不知是提前一天到,还是真的像妹妹说的,和他们家一样半夜出发,到时就是上午,直接参加诗会?

应该不会安排到这个程度,师长们也要面子的。

到是定远县那边或可这么做。

毕竟定远县到府城真就只要将近两个时辰的,到后还能美美地吃上一顿早饭呢。

所以,四天住宿是要的,五两银子剩不了多少的。

加上省着些吃饭,不请客多掏钱,再准备五两应该差不多了。

听了他的算帐,顾佳琪却摇了下头。

“还要再准备二十两傍身,虽然不需要你请客,真遇上了也肯定是柳君逸请客。”

“但你出门在外哪能每一分一文都算得这么准?”

“不用这么多的,院试时也去过府城几天。”

“那时我们许多考生都抱团合住客栈的通铺,吃的是街边面摊,花不了多少。”

顾佳琪还是摇头。

“那时你们是初出茅庐,如今你们是有秀才功名的县学仕子,那时为考功名而去,如今是游学。”

“你们师长肯定说,游学是以文会友、增长见闻。”

“其实你们师长还想让你们多结交些不同地方的人脉,指不定将来在仕途上就多条门路,没有坏处。”

顾佳琪的话,说得顾北亭连连点头。

顾北亭叹笑道:“君逸上回也说过类似的话,还带我结交了不少县学原本不认识的同窗学兄。”

顾佳琪微微一笑,看来大哥不会因钱而却步了。

游学这种事,她当然支持大哥去,且知道这样的机会并不多,得好好把握才是。

“大哥,剩下九个话本子也弄完了,你这次去府城可方便带过去?”

顾佳琪想起来话本的事,连忙问道。

若能带给柳君逸,也省得再寄信还要承担遗失的风险。

然而,顾北亭却毫不考虑地摇了摇头。

“那时我们同行的人太多,且同坐马车不有三人,为了节省成本怕还要两人一个房间。”

“基本就没有单独待着的时候,不管是我带着还是交给君逸,都很招人注意。”

“那只能等我去府城时再说了。”顾佳琪叹气,只能继续等了。

“妹妹,既然故事都定稿了,还有这些天不若你试着写一个?也给大哥写一个看看?”

“还有你二哥、三哥也都读了十年书的,不考科举也不能将书还给夫子去,不若让他们……”

顾北亭想到柳君逸曾说的,现在帮别人写话本子的读书人不好找,要有本事还得可靠。

而他也知道,明年就是乡试了,考科举的人都紧着温书呢,哪有心思写话本子?

游学,已是额外放松的机会了。

说到顾北彦和顾北诚,顾佳琪有些意动。

别看二哥不是进山就是下地,三哥也很认真在学木匠手艺。

但他们每天晚上不管是一页还是三页,总要抄点书才睡的。

只不过是最近家里又是起屋又是秋收还要收玉米、红薯,着实是忙了些。

但大哥的话不无道理。

在她原来世界里,读十年书也就是刚完成九年义务教育。

但在古代世界里的十年书,可能就从蒙童到考童生、考秀才了。

诗词文赋要熟读,策论要有思想有手段。

在有背景框架、主题思想、全文详细情节走向和冲突事件、人物关系、人设特点的前提下。

以这十年书将这么详细的故事行文下来,应该没啥难度吧?

很多写话本子的读书人,也不全是要闯科举路的,他们的学历最多也就是个秀才?

第63章 让哥哥们都来写

但凡中了举,不是开塾就是给私塾、书院、县学、府学这样的高等学府当先生了吧。

很多大儒也只有举人功名,甚至没有功名呢。

所以……

将二哥和三哥培养出来,也是一个好办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