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假千金太娇气?种田经商卷起来!(80)+番外

作者: 燕乐行 阅读记录

之后柳君逸带着书稿去顾北亭屋里,开始认真检查能够投出去的那些稿子。

顾北亭则是去帮顾北彦敲定他还要修改的稿子,直接替他改了几处。

顾北彦见大哥来帮忙就直接不管了,继续写自己的。

他希望今天还能把手头这篇写完。

顾佳琪也停下了抄书任务,重新铺纸准备尽快出一个单册话本。

这种话本其实还是杂志文里的大中篇,默写一篇就是了。

正好记忆不完整,文字上还能更凝练几分,五万字差不多能写完。

柳君逸是看过很多话本的,且他有钱,各类大儒文集、游记、杂记都有很多。

上次中秋节过来时,他还给顾北亭带了很多自己的书,帮助顾北亭增加阅读量。

之后顾北亭就没有再抄书了,忙着读书。

以柳君逸的阅读量,检查这些书稿是很容易的。

一直看到中午吃饭时,他已经完成了一册书的阅读量,没有问题。

吃过中饭又继续,到半下午时,对其中两篇做了几处小修改,也通过了。

赶在傍晚前,顾北亭带他去村里的酿酒作坊看进度。

因为顾岳祥说,村里作坊已经开始出酒了。

但是还没出货没见着钱。

村里人总觉得挠心挠肺的,完全不觉得货太少,只叽喳着订单有没有问题。

于是顾北亭带着柳君逸过去。

询问了出酒的进度,品尝了酒的品质,搁下五十两银子,明说是订金。

喊来了村老和耆老们,当场签下了长期合作的文书。

言明这定金会一直搁到不再合作时才会收回,平时不管哪次拖货都必是货银两讫,概不拖欠。

有了这份文书,也是给村里的定心丸。

只不过这份文书是顾北亭亲手签的,钱是柳君逸给的。

柳君逸解释,他明年要乡试,不方便出面。

他此番是来县城访友的,顺便来看看作坊进度,回去好安排人拖货。

之前是他疏忽了,应该早点安排管事过来签下文书,给出订金的。

他说得客气,又是府城秀才,又是现银五十两,村里还有谁会说什么?

至于文书是谁签的已不重要了,五十两已攥在村长手中,这个很重要。

按一百文的供货价,这可是五百斤酒。

而他们现在六口锅齐上,经过各道工序算下来,一个月出两千五百斤酒是没问题的。

还有点时间打扫作坊,做养护。

顾北亭强调过,酒价已经很高了,不需要为了多赚几文而过度使用作坊。

细处见真章,若最后影响了酒的品质丢失了生意,就得不偿失了。

还有酿酒也辛苦,也要给作坊里的人歇歇的时间。

一开始,作坊里的人不以为然,觉得休息就是减少自家的工钱。

但是干了几天之后就知道,不歇歇怕是很快这岗位就会被别人顶替了。

这比下田干活儿时间短,却更累人啊。

之后就再没人说那点工钱的事儿了,不过又担忧起订单而已。

如今府城买家来了还付了五十两订金,大家再没什么可说的了。

村长还主动邀请柳君逸去家里喝酒。

被柳君逸婉拒了,说还要与顾北亭探讨科考文章,明天要回府城,不得空闲。

见他说到科举事,本来还在附和留他吃饭的作坊里众人,顿时不敢多说了。

这可是府城来的秀才,顾家大郎能认识这样的人物真是走大运了。

傍晚,顾家在院子里摆桌吃饭。

许多家里有闺女的妇人都在院子外头来来去去,或是借故找顾丰氏说话,一双眼睛却只盯着柳君逸。

顾佳琪一看就明白了,小声与柳君逸说。

柳君逸直接走到顾丰氏那边抱拳:“婶子,君逸已定亲,若有好姑娘请说与北亭兄。”

他这么一说,那门外几个正找顾丰氏打听的妇人,顿时不好意思地赶紧走了。

顾北亭都是她们高攀不上的读书郎了,这位府城来的秀才岂不是更加高攀不起?

是她们一时鬼迷心窍,想多了。

当晚,第三册 《游侠录》也敲定了下来,几乎没有改动的了。

因为越到后面行文越是熟练,情节掌控能力也十分纯熟了。

而顾北亭那边也将林云山的两篇和顾北彦后面赶出来的那边定了稿,再给柳君逸过目。

加上顾北亭自己写完的那两篇,第四册 也有了。

第二天赶早,顾岳祥赶着驴车送柳君逸去镇上坐马车回府城。

柳君逸在镇上往定远县寄了一封信,说明天会去定远县看那两座庄子,若合适两座都买。

这么说也是告诉那周中人,两庄都给他留着。

而他走时,还带了两张食方。

顾佳琪说,万一周转不过来就去富贵酒楼卖食方。

就说是这趟府学诗会,她哥哥带过去的食方,有柳君逸亲自出面,价钱肯定还是一百两。

至于能不能举一反三,一方变多方,就让厨子们自己琢磨了。

能多两百两,也能让柳君逸缓一缓,不至于太焦头烂额。

而顾佳琪这边,到底没能写完临时起意的那单册话本稿子,只勉强写完了万字。

柳君逸说有了那两张食方,不必急于贱卖话本书稿了,留着等庄子安置好后再来安排印书卖。

若非突然要花一千多两买下两座田庄,而不是等月底去府城看庄子慢慢买。

他们也不会出现资金周转不过来的情况。

接下来,顾佳琪除了赶抄书进度,就是继续整理话本细纲和短篇细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