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千金太娇气?种田经商卷起来!(81)+番外
顾北彦已经能写三万字左右的中篇了。
顾北诚刚把万字篇写法练熟。
林云山那边也是万字篇渐渐得心应手。
因而,需要她在记忆库中收罗许多以前看过的故事。
第71章 只要撑过眼前这关
通过自己的知识储备实力,转化成这世界里合适的故事写法。
游侠类已经快被写得没什么新意了。
她又开始改良元素,增加玄幻、仙侠类的,准备攒一批做成《游仙录》,与《游侠录》成为系列。
这些天里,顾岳祥和顾丰氏收完家里的红薯和玉米。
将玉米卖了大半给酿酒作坊,又去丰家将收来的红薯运回来。
丰老爷子和丰老太太也来了闺女家看情况。
看到家里建了两层新屋子,却是要用来做红薯粉作坊,心里皆是感慨不已。
当年只能靠娘家接济而被娘家人瞧不起的顾家,如今总算是越来越有奔头了。
老父老母心里踏实多了。
这些年看着自家的闺女被自家儿媳瞧不起、说闲话,他们心里也不好受。
顾岳祥从李塘村回来时就经过了镇上,买了五花肉、排骨和一副猪下水回来。
岳父岳母多年没来过家里,顾岳祥自然不敢怠慢。
顾佳琪见外公外婆来了,连忙放下笔,去厨房里帮着做饭。
顾丰氏在顾岳祥去丰家拖红薯时,就早早准备了桂花糕给他带去。
如今又和闺女一起做了一桌子菜。
卤小肠、蒸糯米肠、排骨萝卜汤、红烧肉焖干笋和青椒炒肉,再加上一个青菜、一个蒸蛋。
还有猪肺没来得及清理,就没有做。
但那滋味儿极好的卤小肠片,可让丰老爷子大大称赞了一番。
喝的还是柳君逸这次带来的桂花酒。
听说是顾北亭府城认识的朋友带来的,可让丰老爷子一顿好夸。
“北亭出息了,果然读书还是要多结交读书朋友,朋友多了人脉圈子也变大了。”
“这县学也是好的,还能带着秀才们去其他地方游学,增长见闻呐。”
听说了府学诗会的事情,丰老爷子觉得大外孙这是熬出头了。
只要明年乡试中举,那顾家就更能扬眉吐气了。
至少顾家那大房的混帐们是不敢再随意欺负他们的。
可惜自家大孙子早早放弃科举,选择去做帐房过起了安稳日子。
不过也不差了,一个月八两银子的工钱,在县城买了宅子也算攒下一份小产业。
翁婿边喝边聊。
另一边丰老太太也和闺女聊着家常,知道顾家大量收红薯想做红薯粉,丰家那边其实也动了心。
丰家薄有家底儿,人手却有不少,过了农忙就全闲着了。
这件事,顾佳琪和爹娘哥哥们早就商量过了。
既做作坊又没绕过丰家,除非丰家自己无意,不然迟早面对。
因而,当自家老娘亲来探口风时,顾丰氏并未拒绝。
只说这手艺在自家别乱传了,会的人越来越多,自家的出货就会越少。
因为如今还是卖个新鲜,好出货。
若到处都有得卖,喊不起价不说,别人都有货了,谁一定要在你家买?
到时各家为了出货就会降价,扰乱行市,被牵连的还是自家买卖了。
其实,丰家这么早就来探消息想做这个,既在顾家人意料之中,又觉得有些憋屈。
这买卖还没正式开始呢,好不好卖还不知道,你就要分一杯羹,将来送货到哪里?
无非就是县城粮行、杂货铺呗。
那都是丰家自己的人脉,到时候丰家也要出货,就只会将这人脉自己用。
顾家就只能另找销路了。
但这件事,顾家还真不能阻止,因为不能撕破脸面。
丰家也没有与顾家以撕破脸面的方式来要这门手艺。
真撕破脸面了,对要科举的顾北亭也没有好处。
在需要丰家帮着收红薯的时候,顾佳琪就提过这层隐患了,这也是急着买庄子的另一个原因。
不管丰家能出多少货、能有多少人脉销路,其实并不影响顾家出货。
柳君逸已经在府城西买了一间大铺做干货铺子,正在攒货。
顾家这边的作坊还没有开工,干货铺那边已经开了。
第一批装备送了四个过去府城,还在赶新的装备这两天就能到。
到时再给定远县庄子送去十几套装备,赶货很快的。
顾家这边有两套装备,丰定只能等下一批装备了。
丰家介入,安远县的出货渠道就不考虑了。
府城除了新开干货铺,柳君逸还有一家开了几年的杂货铺,一样能出货。
到时几家酒楼再增加酸辣粉做菜或替代面条,只要推向吃客就能打开红薯粉的销路了。
到时丰家在县城送不完的货,他们顾家也可以收过来,权当多个作坊出货。
现在人手不够,柳君逸还没有腾出手来忙这个。
先囤货就对了。
下午,老俩口带着可以做红薯粉的好消息回家去。
顾丰氏将那一挂猪肺清理干净切成片后拿竹篮装着,顾岳祥去河边下了几网,装了半篓鱼也给带上。
其他东西顾家没有,丰家却不缺。
也就顾家离河边不远,这河是活水,只要多下几网不管大小总不会落空。
另外丰老太太也学着了卤肠片的做法,回去的时候说要去镇上寻寻看还有没有哪张肉案还有猪下水卖。
送走自家爹娘,顾丰氏叹了口气,有些替孩子们委屈。
顾北彦劝她:
“娘,这是躲不过去的,让出去也好,二表哥不是还帮着咱们收了几布袋桂花回来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