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假千金太娇气?种田经商卷起来!(84)+番外

作者: 燕乐行 阅读记录

如今的顾家,确实给不了琪琪过冬的环境。

顾佳琪明白了爹娘和哥哥们的担忧,想了想道:“这事儿不难解决。”

“眼下有两个办法,一个就是趁着天气没冷将东厢也推了建新的屋子,建地龙,只要两间大屋,再以多宝架、木板隔开四间,中间留条过道就行。”

“这样我和哥哥们每人一间,睡觉、写字够用,前后开窗白天也采光。”

“反正等大哥乡试之后,我们肯定会搬出枫林村的,一年时间够我们稳定铺子和作坊经营了。”

“到时在府城租个院子,或是乡试之后直接去京城租院子做买卖,等春闱之后再决定去哪里置产。”

“而家里边东厢建了地龙,甚至可以也和西厢一样建出两层来,我们搬走之后,一样当作坊用。”

“到时这作坊就交给林家打理,给管事工钱。”

“这是长远的办法,不讲那长远的,咱们作坊重心会放在庄子上。”

“村子里留下手艺,将来我们搬走了,村里作坊继续供货也好,若生二心,咱们直接弃了不要。”

“毕竟……咱们酿酒的手艺不在这个酒,而在之后的桂花酒、梅花酒还有以后的桃花酒、荷花酒。”

“红薯粉这个也就赚个新鲜,将来手艺肯定会被人传出去,咱也不好掌控。”

“而且传出去也没什么,天下这么大,红薯几乎每个农家都会种,多一种吃法对市井百姓不是坏事儿。”

“这买卖若真推广了出去,光咱们一家也吃不下,也守不住。”

“所以,这情况下咱们就不在村子里投入太多了。”

“到时看看这旧屋子能不能在底下凿个洞,将隔壁烧炕的屋里热气穿过洞来。”

“只要将我屋里冷寒之气压一压,我靠着这面墙睡,多盖一床棉袍就好了。”

顾佳琪想到古代的凿壁借光,光能借,热气也能借,把洞凿大一些好了。

反正这泥坯屋子也不会住太久。

明年等他们能搬去府城租房了,这屋子就直接推了,还是能建作坊的。

不建作坊也可以推了扩大院子晒红薯粉。

见她毫不犹豫提出改造屋子,顾北彦和顾北诚跃跃欲试。

顾岳祥和顾丰氏却是相似一眼,一肚子心酸。

当年那样的情况下分家,手里头那么拮据,能建的也就是泥坯屋子。

第74章 这是泥坯砖,一凿怕得散了

当时只建了上房。

还是三郎出生以后,大朗又启蒙读书了,这才想着建三间屋子出来,将来三兄弟也好有个自己的屋子。

谁想后来又生了莲……琪琪,就变成了闺女一间,二郎和三郎合住一间。

留着西厢杂屋不动。

是打算等大郎说亲后再建新屋,再把东厢也建好,二郎和三郎搬去西厢。

谁会想到,大郎读书有天赋,不仅考上了秀才还要考举人。

琪琪回来又带着一家人赚钱。

他们家根本不会在这村子里头住一辈子了。

不管是大郎本事,还是琪琪本事,他们都是要搬出去的。

“这屋子怕是不能凿,怕凿坏了可就连冬天也过不了了。”

最后,顾岳祥缓缓开口:“这是泥坯砖,一凿怕得散了。”

“要不,你们给君逸去信问问,在府城租个一进的小院子。”

“够咱们一家人住的,租两、三个月得多少钱?”

顾丰氏想着大郎的提议。

当然不能将闺女放到君逸院中去,哪怕是住到柳家去也不成。

柳家不会同意,放在君逸外头院子又算什么?

若是被柳家发现了,没的没了琪琪的名声。

顾丰氏说出这层顾虑,顾北亭顿时红了脸,一脸惭愧。

他确实未想到这一层。

只想着那小院有空屋子可以住,妹妹又是每天在家写字的,又有人做饭吃,很好养活。

然而顾丰氏说租院子的事儿,顾北彦又纠结了。

“娘,我这两天刚带徐家小弟写话本子呢,还有李扬、李威哥俩都也要带带。”

“若我们搬走了,他们几个遇到不会写的问题,问都没地儿问去,还有云山也上手了。”

他们才凑足一册交给余年管事带回府城去,接下来正是他们大展身手的时候。

若只是自家人写,去府城肯定更方便。

但要培养新手出来……妹妹不得空儿,他得留在村子里盯着些吧。

除了他担忧话本子的问题,顾北诚那边也是一脸烦恼,默默扒着饭。

他还在学手艺呢,怎么搬去府城住两三个月?

顾佳琪却又开始了新的思考。

一家人说了半天没个确定主意,突然见她安静了,都看向了她。

“琪琪?”顾丰氏喊了一声。

“啊,我在想,入了冬是冷了,也是快过年了,府城的新年生意肯定比县城要好得多。”

“咱们应该要去的,能做更多赚钱的事儿。”顾佳琪回过神来,连忙说着她的想法。

“咱们目前已有糕点铺子、酒楼、干货铺,干货铺的皮蛋、红薯粉都有作坊自己做了。”

“酒楼也不需要咱们去跑堂,但我若在府城,到时候定然能在府城做些新的吃食。”

“前儿我就想吃烧鸡了,然后我就想到啊……”

“烧鸡还有荷叶叫化鸡,这个方子我是告诉君逸哥了,酒楼应该已经有了。”

“烧鸡这类的还有酱油鸡、酱汁鸡、还有酸辣口味的、香辣口味的……”

“啊,还有鸭子,我以前吃过一次八宝烤鸭,其实还可以试着做脆皮烤鸭……这个需要建烤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