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假千金太娇气?种田经商卷起来!(83)+番外

作者: 燕乐行 阅读记录

“交给公子。”

余年小心收下,也没多待就带着人走了。

他们这一趟是从府城天没亮就出发,拖了货也要连夜赶回府城去,将货放到杂货铺。

上回柳君逸过来,顾佳琪想着要买庄子了。

而她被手中的书稿绊住,其实没那么多时间出门。

又想到万一自己耽搁了岂不误了桂花酒的酿制?

便连夜写下了详细的桂花酒方子,若她没能过去,有了方子也不误事儿。

又叮嘱柳君逸先将纯酒囤放半个月,再换坛泡制桂花酒封坛囤放,能提升酒的清香口感。

他们现在大量囤酒,可不是急着出货的,而是要囤到冬天再拿出来卖。

眼下是卖桂花酒的最好时节,他们这不是没赶上囤货么。

那就等别家桂花酒卖得差不多了,他们再接上这笔买卖好了。

囤到明年入秋拿出来卖,品质会更好,陈酿的价钱也会更高。

余年这边刚收了货运走,九月的最后一天顾北亭回来了。

“妹妹,抄书进度如何了?”

顾北亭放了沐休假,又被墨香书局的掌柜询问抄书进度,不敢多说,只答应回家就带过去。

之前答应让爹送过去,后来只好解释,他忘记了这个月正是忙秋收秋耕的时候,他爹太忙了。

墨香书局掌柜知道顾北亭是村里人,理解农家正是农忙时,便没说什么。

“不差多少了,哥哥初二回县城,妥妥地送过去。”顾佳琪连忙道。

“我这些日子也没闲着,将上回那个系列的又写了一册半,正好这两天我在家也专门写写。”

“重阳节前就写完了一册,加上这两册,看能不能自家印书试试了。”

第73章 是她眼界浅了些

顾北亭最近写这种系列中篇,拆开看是单册话本,连起来故事又都是完结勾连着的,容易勾起读者的期待值。

他写了两册之后对自己也多了几分信心,觉得妹妹给的这故事实在太好了。

而且不只是游侠剧情,还带了神秘的悬疑色彩。

他很喜欢看,相信别的读书人也会喜欢。

顾佳琪也没与大哥闲聊,只将柳君逸让余年带来的信给他看,自己继续赶抄书进度。

她现在有点后悔将抄书当兼职了,毕竟写话本明显更赚钱啊。

就算专门抄写辞山先生的书,能以一手好看的簪花小楷博得名气又如何?

仍然只是一个书佣,最高价格也就是三文啊。

职业书佣或许有才情,但最终只是靠一手好字吃饭,并非人人能写出精彩纷呈的好看故事。

但凡能写话本的人,恐怕也没几个去选择抄书了。

最开始是她眼界浅了些。

终于完成了剩下两册抄书任务后,顾佳琪叹了口气,一脸严肃道:“大哥,你和书局掌柜说,你家兄弟要外出做工去了,不得空抄书,等以后有机会再来领任务。”

“以后,咱们都不抄书了,你也不要抄了,有那时间不如写话本子。”

单册话本子二十两,抄完一本书二、三百文。

何必?

何苦?

其实她知道,职业书佣写字比她快得多,同样的价钱人家一个月起码能多抄两本。

一个月总要有二、三两银子的轻松进帐,不然何苦做这一行?

她这原主的身体到底娇弱了些,才十二岁呢。

她写字也慢了不少,就是同样的写故事,上手之后二哥完成度都比她快不少的。

综合各种原因吧,以后她不抄书了。

见她这么说,还一脸心疼银子的表情,顾北亭笑着点了点头。

有话本子在前,确实说不出抄书福利有多好的话了。

“那咱们兄妹几个就专门再写一个月的话本子,多攒几本书稿。”

“等君逸那边有本钱印书了,咱们就直接试上一试。”

“咱们也算厚积薄发了,在天冷之前,攒些书稿,冬天里不用那么辛苦。”

冬天过往为了省些柴火,白天一家人都是聚在爹娘屋里。

他们兄弟凑在一桌看书写字。

娘坐在炕边做针线,莲芳坐在炕上也会自己学着做衣裳、纳鞋垫儿。

爹在屋角坐着,做篾活儿,或是补渔网。

到睡觉时他们三兄弟睡一炕。

莲芳五岁之后在他们屋里放了张竹床铺上被褥,八岁之后冬天里才自己睡个屋,因为害怕,娘陪着她睡了两年。

农家人冬天没那条件穿得暖暖的、睡得暖暖的,尤其冰天雪地缺柴火时,可是容不得半点浪费的。

能白天聚在屋里有火炕暖一屋的人家,还是准备充足的。

条件差些的,只能聚在厨房里待着。

就着灶下的火或是砌了火塘的,夜里有孩子直接就睡灶弯的柴垛上了。

眼下将到十月,顾北亭已经想到冬天里要面临的情况了。

到吃晚饭的时候,一家人就说起了过冬的事情。

去年过冬,家里还是莲芳,今年过冬,已是琪琪。

莲芳在家里长大的早已习惯了家里的情况,琪琪……

这孩子回家后一直很努力,也能吃苦。

可到底是在大户人家娇养长大的,秋天好过,到了冬天还能适应吗?

一家人皆是目露担忧地看着顾佳琪,顾丰氏更是欲言又止。

最后顾北亭道:“要不……入冬后咱们去定远县庄子上看看?”

“或是把琪琪送到府城去,君逸那院子我去过,余年管事的爹娘和两个儿子都在那院中住着。”

所以,琪琪过去,也不算孤男寡女共处一室,琪琪反正又不出门,读书写字总也方便些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