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千金太娇气?种田经商卷起来!(89)+番外
按柳君逸看过宅子而转达的大致情况,确定要打制一些什么实用家具。
这些家具将来不住那宅子了也还是自家的,可以放置在别处用,并不会浪费。
当天下午,顾岳祥去了一趟李木匠家。
第78章 钱有,自己凭本事拿
正好最近李木匠没什么活计,刚打完一套陪嫁家具后就歇着了,正教徒弟们打八仙桌呢。
一下又接到顾家的单子,还有五两银子首款,很是高兴。
也不等第二天就带着大徒弟去挑选木料。
当天下午,顾丰氏也在村里收了一批棉花。
又跟着顾岳祥赶着驴车去了趟镇上,买了好几匹细棉布和细葛布回来。
当晚,确定要去府城的少年们都拽着他们的娘过来了。
顾丰氏带着妇人们进屋,为她们的儿子各量了两身棉布、一身葛料衣料,又分了棉花。
顾佳琪说的,每人管两身新年衣裳,只是一句囫囵话,实则换季衣裳都是可以管的。
眼下要入冬了,冬衣是要准备的,但顾丰氏可没时间做这么多人的冬衣。
顾佳琪就让她将棉花和布料分下去,让少年们的娘自己做衣裳。
当娘的自然最知道儿子的新衣要怎么做了。
也会尽心去做,不会觉得顾家只给料子而非成衣就说什么。
这活儿还没开始干呢,新衣料子都分到家了,哪个不高兴?
而这一天,顾北彦也将林云山等九人叫到了堂屋,把府城那边租宅的事情说了一遍。
也就意味着,只等那位书院先生搬家,他们这边就能随时搬过去了。
少年们都很兴奋。
顾北彦也与他们正式签下了文书。
并告诉他们,用顾家提供的细纲写故事,就是之前说的价钱。
安心写、安心学,不用担心银子不现。
但也早就说明白的,这银子不会立刻现发,而是交稿后就记帐。
等他们年前回家时统一发,再跟着拖货的马车回家。
这样也是防止他们在外头乱花钱、弄丢钱,回头不好和家里交待。
少年们和家里商量的时候,家里人一想反正也管吃住。
也不能让他们在外头没人管着乱花钱,有顾家帮忙存住钱更好,就都同意了。
何况这文书都选择了签一年,一年时间也快。
他们年纪也还不大,一年后继续留在顾家干活还是回村娶媳妇,时间都合适。
总之这活儿对他们是极好的。
又有家里人支持,少年们更加自信积极了,纷纷签好了文书。
月底最后一天,顾岳祥带着顾丰氏,又喊了丰明昌,赶了两辆驴车摸黑出发,往府城去。
带去了两驴车粮食。
这一趟去是看宅子的。
主家离开会留下什么,需要清点一下,写一个清单双方过目画押。
将来租户交出宅子时,主家也是要清点单子上物件的。
正式交接之后宅子到了顾家手中,入住需要什么,就要重新添置了。
目前丰家得到的消息,只有顾家因为顾佳琪会做糕点而与以前认识的人家合作,在府城开了家糕点铺子。
铺子是人家的,糕点做法是自家的,到时分利顾家占三成。
没人知道,目前顾家和柳君逸合作的生意,实际是顾佳琪和顾家合伙。
柳君逸花钱花人花时间付出的都记在了顾佳琪名下。
包括定远县那两座庄子,小庄记在顾丰氏名下,大庄记在顾佳琪名下。
其他铺子也多记在顾佳琪名下,再与顾家合伙分钱。
这样,没人能查到柳君逸名下有什么产业,柳家便管不了他这些产业。
柳家主与儿子有三年之约。
这些日子也不过问他在做什么,也不伸出援助之手,也不许下面的人去帮扶一把。
他也想看看这个大儿子能做到什么程度,当是从小培养的成绩检验。
这两个月柳家主在京城那边忙生意,柳君逸也能放手做自己的事情。
入夜后,兄妹几个都在篱笆院边朝外张望,爹娘没说要在府城过夜,就不知何时能赶回来。
晚风多了几分凉意,顾佳琪打了个哆嗦。
顾北诚连忙道:“琪琪你快回屋去,我们在这儿望着呢。”
顾佳琪一想也是,爹娘若回来,在田畈上就能看见,哥哥们自然会告诉她的。
“那我回去把手里那点儿写完,爹娘回了喊我。”
顾佳琪回到屋继续整理细纲。
最近整理太多细纲,脑子有些僵硬了,只是参与话本代写的人多了,需要更多细纲才够他们发挥的。
好在第一批四人已经上手。
在她亲自给他们上了两堂写作课后,已经开始第一册 五万字单本故事了。
等去到府城,他们应该能继续提升自己,接手两册、三册的故事。
年内有望接手十二册连载文。
能最早跑来找顾北彦表明也想写话本的人,肯定是对自己的文章笔力有些自信。
且或多或少知道、看过一点话本的,不是完全无知。
顾佳琪也听二哥说了,徐猎户家有几套话本,是徐猎户的师父留下的。
所以,二哥和林云山看过,徐猎户的儿子徐大华自然也看过。
和徐大华亲近的李扬李威兄弟自然也是看过的。
也因此他们是最早跑来的一批。
都是十六、七岁年纪。
第二批五人,是顾北诚那一批读书的少年们。
都是十五、六岁年纪,有去年弃学的、有今年才不读的。
又没去外头做学徒,又没什么活儿可干,在家里刚忙完秋收,时间大把闲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