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千金太娇气?种田经商卷起来!(90)+番外
没想到就捞着写话本子的活儿了。
上作文课时他们也来听过,对顾佳琪佩服得不行。
知道顾佳琪看过许多话本还有游记、杂记、文章后,更是不敢小觑,也不敢大意。
一个比他们小几岁的小姑娘。
就因为长在大户人家,就能和他们一样启蒙读书认字,却读过的书比他们还多。
他们可不好意思小瞧了这个小姑娘。
而顾佳琪同样不会轻看这些初出茅庐的少年们,他们可是自家书社未来的主力写手。
她允诺他们,若在这一年内他们能不用她提供的细纲资料,而是全程写出自己创作的话本故事。
价钱给到单册十两。
前提必须是他们自己想的,而不是模仿挪用她的。
钱有,前提是他们自己凭本事拿。
但顾北彦却泼他们冷水,提醒他们。
利益再大也要吃得下,好高骛远小心鸡飞蛋打。
怎么也要练上一年半载,有十足的把握再出手。
第79章 用手段抢生意
而他们现在还共用着一个山居散人的名号。
等能写单册时,就会再用新的名号,同类型的书一个人只能用一个名字。
故事是顾佳琪提供的,养起来的名号也只对应这个类型。
一年后若不愿意给顾家的书社写了。
去别处时就要另取属于他们自己的名号,不能将在顾家用过的名号带走。
顾北彦给他们解释过,这些名号对应的是妹妹给他们的细纲。
将来他们不用这些细纲而只写自己的书,除非一直模仿,不然肯定风格不同。
别到时被人发现代笔之事,对书社名声有影响。
且他们离开之后,顾家书社只能关门不成?自是要继续用这些名号的。
少年们到没那么在意名号,纷纷表态,说一年后也继续给顾家书社写。
除非顾家不需要他们了,不然必要优先投给顾家。
有了这么多写手,话本子生产线算是在稳定发展了。
顾佳琪想着话本铺子的事情。
上回柳君逸来信提了几句,他同窗周子良已写完三册,加上顾北亭完成的两册。
用做好的简易撑脚书架,摆在顺心酒楼柜台后边。
每一个客人要结帐就会去柜台边,就能看见那些话本子,酒楼小二也会向客人推销。
最近柳君逸还请了个说书先生,在顺心酒楼说游侠故事,给顺心酒楼带来一批客人。
被顺心酒楼带动,如今府城其他酒楼和茶楼也增加了说书先生。
只不过说的是谁的话本,就不一定了。
但说书也是有规矩的,不是看过话本就能说。
而是要先向卖话本的铺子约定好,人家允许你说,你才能利用这个故事去赚钱。
说书先生一般由酒楼、茶楼聘请,并非在街头自己随便说。
因而,都是这些商铺之间互相约定,交了银子才会允许你说。
顾佳琪一早就定下走十二册长篇连载话本的路线,无疑也会给这些酒楼、茶楼说书先生提供便利。
你写得风生水起,人家照样能说得舌灿莲花。
前不久顾佳琪卖与府城墨香书局的《游侠录》,就很受说书先生欢迎,听者众多。
只不过墨香书局再找柳君逸询问山居散人新书,就得不到新书了。
因为柳君逸开始找书局印书坊开始印书了。
三千册起印,约定按八十文的价还要给墨香书局供货。
因而,印的第一册 《射雕》,起印就是五千册,书局就要了四千册。
以二十文的毛利空间,从销量上明抢柳君逸还未开出来的书社生存空间。
柳君逸也不在意。
墨香书局是一家大书局,在大夏王朝各地少说也有几十家分号,这生意盘子是他没可能比得上的。
等他接掌柳家或可一拼。
墨香书局定走四千册书,以为能限制他的发展空间,却不知是助力了琪风书社快速打开书面。
四千册书三百二十两现银到手,盘活手头资金。
支付同窗周秀才第一册 的十两银子,平均单册三十文的各种印书成本共一百五十两。
书局不知道他们背后写稿价钱。
印书多成本低,控制在三十文的单册价钱,也是墨香书局的优惠。
首先柳君逸与墨香书局的掌柜和管事都有交情。
书局的人也不犯着得罪柳大公子,更谈不上欺压。
因而,用手段抢生意是可以,但在这种工价上却都是明着谈,不会再使小动作的。
而这个成本均价,柳君逸也很满意。
就算现在琪风书社还没有铺面,生意上失了太多先机。
但在顺心酒楼直接开张,第一天就卖掉了上百本书,全是酒楼客人捧场。
当书局有货后自然又抢走了读书人的生意。
随后顺心酒楼派上了说书先生,且在定远县的顺心酒楼也立刻安排了说书先生。
并通过定远县学和安远县学的朋友们,抢先以九十文的价拉到一批销量。
且柳君逸与这些县学的朋友约定。
以后这些话本出来,都以九十文的价交与他们在县学中卖,卖不完的退回与他。
为此,柳君逸通过朋友介绍朋友,书信往来而内定了一批各地县学销量。
且这些朋友为了自己那十文利,也会向县学以外的亲朋熟人旧同窗们兜售。
他手中那一千册虽被墨香书局抢得先机,但也很快就卖完了。
立刻又去印出第二册 ,并将顾北亭写的那两册的第一册也印出来。
这样,酒楼书架上就出现了三册,而非一册话本的多本堆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