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三线厂的能干后妈[七零](99)+番外

作者: 二汀 阅读记录

等着刻字这点功夫,李晓娟领着他们去了卖衣服的地方。

这里十几个顾客,清一色女同志,各个都埋头在衣架子上翻找喜欢的衣服。

“姨姨,这个好看!”

女孩儿对好看的衣服天生就比男孩子要积极得多,施宛才到衣架前就找到件相当喜欢的衣服。

一件暗红色人字尼的大衣。

单独挂在衣架子最边上,扣子还专门挂了个锁扣到架子上。

这件大衣的款式从来没在国营商店里出现过。

翻领大衣,还有条同色腰带。

款式简单,但就算在前世也不会过时,风何况是这个人人都穿袄子的时代。

可就是太时髦,才不能穿。

穿出去一圈,十个人十个人都会问你在哪买的……难道还真跟人说是黑市买的。

王念摇了摇头:“姨姨不喜欢红色。”

“姨姨不喜欢红色的,还有件,这件衣服也好看!”施宛马上又拽出另一件灰色大衣来。

灰色翻领,领口比红色那件稍微小些,长度到膝盖左右。

“小姑娘眼光还挺好。”卖衣服的中年妇女总一下子后钻出来,用手里衣架敲了敲:“这两件衣服是我一亲戚探亲带回来的好东西,别说咱们新定,就是全国也找不出几件来!”

“外边?”李晓娟大拇指往身后指了指。

这个外边指的就是国外,那些人探亲时会带很多国内没有的东西回来送亲戚。

有人舍不得穿,生活窘迫时再拿出来卖了换钱票。

摊主说是她亲戚可能性不大,反而是收来转手又卖。

“姨姨穿好看。”施宛好像特别喜欢大衣,小手拽着就不松开:“过年穿。”

王念看她如此坚持,走过去就问了下价格。

“三十八元不讲价。”中年女同志朗声回答。

三十八元……用普通职工一个月的工资买了件很少有机会穿的衣服,王念心里肯定是觉得不划算。

与其买回去塞衣柜里,还不如多买点肉吃。

听到价格的一瞬间,施书文倒吸口凉气,似乎也被这个价格吓了大跳。

但很快,小机灵鬼就眨巴了两下眼睛,伸手扯扯王念袖口:“爸爸说要是钱不够回去他再补,你就买吧,好看!”

“三十元。”王念伸出的手指直接转弯,指向了第一件暗红色大衣:“要是能卖就卖,不能卖就拉倒。”

“灰色的倒是可以便宜点给你,红色那件不成,那可是我这的招牌。”女同志不同意。

王念脸上反倒是露出松t快的笑意,冲兄妹俩摆摆手:“听见了吧!咱们走。”

施宛乖巧地主动拉住王念的手,施书文则是拽住衣摆,母子三人作势就要走。

“哎哎哎!妹子别着急走啊……三十就三十,我卖!”

王念回头,明知故问地又问了句:“三十元?”

“你没听错。”

“那我得好好瞧瞧衣服是不是有什么问题……竟然这么轻易就卖了!”

摊主:“……”

衣服做工精细,也没穿过的痕迹,就是可能挂的有些时间了,衣服肩膀上有点灰。

王念就抓着这点,跟女同志又胡搅蛮缠半天,最终以二十九元拿下。

饶是如此,王念买件衣服就花二十九元还是震惊了李晓娟。

她努力回忆昨天见到这家子时男人的样貌和穿着打扮。

就记得很高,穿着也就是普通的棉衣,分明没有什么特殊之处,怎么工资会那么高……

衣服和钢笔都装入旅行袋里后,几人又跟着李晓娟去对面车厂寻找黄芪。

这边多是吃食,还有很少的生活用品。

“我看到黄芪了,在那边。”

食物在长生沟都能买到,王念就主要搜索起李晓娟寻找的煲汤药材。

“还真是。”李晓娟也看见角落那个耗不起眼的背篓。

这应该是个采药人,老头身上还有未干的泥巴,躲在角落抽着旱烟。

晒干炮制好的药材就放在地上,乱糟糟地堆在一起,不认识的只会以为是堆杂草。

“大爷,您这黄芪咋卖?”

趁李晓娟问价的时候,王念蹲下来在药材堆里随意翻了翻。

虽然乱,但大部分药材炮制得都很好。

“肉桂?”

王念从药材队伍里找到两截棕色树皮,开始以为是桂皮,用指甲划过出现条油痕,这才认出是肉桂。

两种都可以用来做菜,只不过前者主要是西餐和入药,而后者更适合国人饮食。

“女同志还懂药材?”老头掀开眼皮,说话慢吞吞的。

“药理不懂,就是知道些药膳方子。”王念嗅了嗅肉桂香气,又放下:“要是有桂圆就好了,能炖锅桂圆肉桂鸡汤。”

她前世常年受痛经困扰,偶尔听一老中医提起这道药膳汤有通经的作用,每到大姨妈前几天就熬来喝。

不知是汤真有作用还是其他原因,还真慢慢地没再犯病过。

这一世没有痛经困扰,喝点活血也是好事。

“我这桂圆没有。”老头又咂了口烟嘴,烟雾缭绕中转身从背篓里抓出几把白色药材来:“白术茯苓排骨汤,适合你两个娃娃。”

王念一怔,下意识看了看两个蹲在身边的孩子。

“他们俩早几年经常吃冷饭洗冷水脚,脾胃湿寒,得早点治才不会影响以后长身体。”说完,老者又自顾自地抽起旱烟,看似一点也不在乎王念买不买。

王念当然不可能立即被这两句话吓唬住,直接问施书文:“老爷爷说的对不对?”

施书文挠头,根本不用回忆就立刻回答:“奶奶说热饭费柴火,所以让我们吃开水泡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