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时处顺(47)
陆时思考了片刻,回应道:“这段时间,我感觉生活就像投掷出去的纸飞机,最初满怀希望投掷出去,但是轨迹却不是我所能控制的。心理学上有个名词叫上行社会比较,在日常生活中,个体常常通过与优秀的他人进行比较来认识自我和评价自我,从而体会到某种负面情绪。我最近也会出现这种状况,感觉大家复习进度都好快。”
卢希安边走边拿出手机,一顿操作。两人本是一前一后地走着,这一转身,陆时直接毫无障碍地贴上了卢希安结实宽厚的胸膛,卢希安低声道:“其实大家学的都差不多,你按自已节奏来,有计划并且能执行就行。还有一点,你走路记得看路,当心着点。”
陆时立马辩驳道:“明明是你自已忽然转身,我才撞上去的,你还反过来说我。”
刚好此刻两人都停住了脚步,卢希安指了指手机的内容说道:“你好好看看这个,以前你自已发的。”
陆时发现原来是自已的微博账号“艾瑞格moosu”上突然有了许多私信和评论的通知。追根溯源,那是一条他在刚准备考研时转发的一个分享考研上岸的视频,并配文,“今年为自已努力一把。跨考考研,我行!”
陆时可笑自已这段时间的颓废。点开各个红点,那是一条条鼓励的话。
“加油啊,研友,跨考虽难,你能用心复习就一定可以,我信你行!”
“稳住,这把得赢。”
“别怂,别放弃,加油!”
“我是穿越者,相信我,我现在评论的都是能上岸的。”
“致现在奔赴在考研路上的研友:选择了,就请坚持下去,脚踏实地就好,能撑到最后就好,这是考研人都行的事!”
......
一条条看下来,陆时内心五味杂陈,唾弃自已现在的颓废,竟然因为小小情绪就放弃,网友鼓励的话有时候就这样带动了自已,似乎一切还是来得及,陌生人全心的相信,更重要的是眼前这个人全心的相信,这是多么的有力量。
从这之后,陆时更坚定了,或许鞭长莫及,但也只能马不停蹄。
笔尖与纸面摩擦发出不间断的沙沙声,楼梯角的落地窗边忘我背书的身影,攻克英语试卷上所有难题后激动得手舞足蹈的模样,在电话里对外婆说“别担心啊,我很好”的逞强,晨曦匆忙得不可阻挡的步伐,深夜书页翻动挑灯夜读的认真,从白昼坚持到黑夜的日子令陆时很踏实。
倒计时的日历被一页一页撕下。
考前的晚上,月光透过树杈,泛着淡淡的鹅黄。
陆时尽可能地过了一遍政治大题,感觉安心了些,脑子里不断浮现出零零碎碎的知识点,心满意足地睡去了。
突然,有人打来了电话,谁会在临考前的深夜里打电话来?陆时猜想一定是十万火急的事情,他迷迷糊糊地接了电话,一个不太熟的朋友需要《肖四》的最后一页,陆时想着不能耽误研友的学习,就从被窝里钻出来,打开灯,掏出装好的书包,拍了照片,给他发过去。
陆时看了看手机,此刻已经快到十二点了,心里有一丝慌张,考前的半个月已经很久没有这么晚睡了,明天考试的时候思路不灵活怎么办?考英语阅读理解题一个不留神看走眼怎么办?
辗转反侧,难以入眠,陆时看一下手机,马上要凌晨一点了。
陆时越来越慌,带着哭腔给卢希安打了个电话:“怎么办啊,这么晚了,我很久都没有这么晚睡过了,天亮就要考试了,完蛋了,这一年的辛苦大概都会因为这个电话而被葬送,为什么会有人这个时候给我打电话?就算我睡觉忘开静音,但半夜也不该给人打电话啊?尤其是第二天就要考试了。”
卢希安温柔地抚慰道:“这是突发状况,人总会遇到突发状况的,要学会应对,还有我呢。再说,你拍的照片说不定真的能帮到那个朋友呢。”
挂了电话,陆时想一想,突发状况总是难免的,他需要有应对的能力,于是强迫自已穿好衣服,开始看书,可脑子乱的很,什么也背不下来。陆时只好又脱了衣服,上床躺着,睡不着,已经是凌晨三点了,他用手机搜索了一下:考研前一晚失眠。他发现很多人都有这种情况,有的人彻底考砸了,有的人超常发挥。我看了几页小说,内心慢慢地放松下来,凌晨五点左右,终于睡着了。
醒来的时候陆时很开心,至少睡了一个多小时。他吃了小吃,点了拌面。
陆时掏出《腿姐十道题》开始背,路过的一个高个子男同学笑道,“现在还看书啊?”
陆时心里有一丝恼火,反问道:“有什么好笑的?”
考场前已经排起了长长的队。卷子发下来,陆时先迅速地看了一眼大题,之后便开始从选择题开始答题,凭着意念,硬撑着身体,像喝醉了一样,脑子陷入了一种奇异的清醒。
就这样,考试的这两天过得既紧张又快速。考完最后一门走出考场,大家叽叽喳喳地讨论专业课很难,而陆时却有点恍惚,仿佛只是无数个复习日里平常的一天。
今年考研热搜也是很热闹,英语一和数学一轮番宣告自已是最猛的一。
在这个凛冬,宿舍四个人都各有各的选择,各有各的想法。人穷及一生无非就是在做着各种选择。
经济学里有个专有名词叫路径依赖,意思是一个事物一旦延着某个路径走,那就会形成惯性。因此,在大四这一年的选择,可能决定了未来若干年的发展方向。当然,对于未来有无限可能的年轻人来说,这一年也并不是完全绝对的,因为就算你到社会上,也会有变更的可能。